新華社馬斯喀特4月14日電(記者 余忠穩、潘劍)當地時間14日淩晨5時30分(北京時間9時30分),奧運聖火專機由坦桑尼亞第一大城市達累斯薩拉姆抵達阿曼首都馬斯喀特,由此進入奧運聖火境外傳遞的第九站。
4月14日,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劉敬民(中)手持火種燈步出機艙。 當日,運送北京奧運聖火的專機從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飛抵阿曼首都馬斯喀特。 新華社記者 張寧 攝
當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劉敬民手持火種燈走下飛機時,受到阿曼體育事務大臣兼阿曼奧委會主席阿裏·本·馬蘇德和中國駐阿曼大使潘偉芳等的熱烈歡迎。駐阿曼中資機構工作人員代表幾十人也自發前來迎接奧運聖火的到來。
此前,阿曼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12日晚在這裡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北京奧運聖火在馬斯喀特的傳遞路線以及活動方案。
阿曼奧委會副主席哈比比·馬奇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阿曼方面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採取了嚴密的安保措施,以確保聖火傳遞順利進行。
按照預定方案,奧運聖火在馬斯喀特的傳遞活動將於當日下午5時(北京時間晚9時)拉開帷幕,有80名火炬手參與,預計將持續3個多小時。
火炬傳遞起點設在該市東南部布斯坦宮酒店前的布斯坦環島,終點是位於城市中部的阿爾庫魯姆自然公園;沿途將經過馬斯喀特市主要街道和標誌性景點,如阿曼皇宮旗幟宮、馬斯喀特門、阿拉伯傳統市場馬托拉集市等,傳遞路線長約20公里。
據悉,馬斯喀特站火炬傳遞當天結束後,奧運聖火專機將搭載聖火于15日晚離開馬斯喀特,前往下一站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
奧運聖火前往境外傳遞第九站-阿曼首都馬斯喀特
新華社達累斯薩拉姆4月13日電(記者宋盈 義高潮)當地時間13日晚,載有北京奧運聖火的專機從坦桑尼亞第一大城市達累斯薩拉姆起飛,前往火炬境外傳遞的第九站--阿曼首都馬斯喀特。
達累斯薩拉姆市市長亞當·金比薩,坦桑尼亞新聞、文化與體育部部長喬治·姆庫奇卡和坦桑尼亞奧委會秘書長巴伊到機場為聖火送行。
當地時間12日晚,奧運聖火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飛抵達累斯薩拉姆。13日下午,奧運火炬在這座東非海濱城市進行傳遞。當地時間15時左右,最後一位火炬手--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蒂拜朱卡在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完成傳遞並點燃聖火盆,標誌著這一站的火炬傳遞圓滿結束。
這是自1936年奧運聖火傳遞活動開創以來,聖火首次抵達東非地區。
馬斯喀特奧運火炬傳遞路線解讀
新華社馬斯喀特4月13日電(記者余忠穩 李震)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馬斯喀特站將於14日進行,按照預定方案,馬斯喀特火炬傳遞路線起點設在該市東南部布斯坦宮飯店環島,終點是位於城市中部的阿爾卡爾姆自然公園,沿途將經過馬斯喀特市主要街道和標誌性景點。
在火炬傳遞路線起點的環島上擺放著象徵中阿友誼的倣古木船“蘇哈爾”號。1980年11月,按照古代阿拉伯遠洋商船結構和式樣建造的“蘇哈爾”號從馬斯喀特港出發,沿著古代阿拉伯航海家開闢的航線,歷時7個多月,航行9500公里,于次年7月抵達中國廣州。
“蘇哈爾”號後來被運回馬斯喀特,安放在布斯坦宮飯店門前的環島上,作為阿曼航海史上的“紀念碑”和中阿友誼的象徵,供人們參觀。
從布斯坦飯店環島出發向北,火炬將經過西達卜港,進入馬斯喀特老城,來到壯麗的阿曼皇宮--旗幟宮。在旗幟宮,可以看到不遠處聳立在海岸山頭上的兩座古堡--傑拉裏古堡和密拉尼古堡。兩座古堡由葡萄牙人在16世紀修建,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由旗幟宮繼續向北,火炬沿著濱海大道折向西,來到歷史悠久的馬托拉集市。據説馬托拉集市已有千年曆史,自形成以來就是人們交易買賣的場所,迄今仍維持著古老的風貌,充滿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此後火炬一路向西,沿阿爾卡爾姆大街抵達終點阿爾卡爾姆自然公園,整個路線長度約20公里,由80名火炬手完成傳遞。火炬傳遞結束後,公園內將舉行豐富多彩的傳統歌舞表演,包括燃放焰火等慶祝活動。
馬斯喀特老城將迎來奧運“祥雲”
新華社馬斯喀特4月13日(記者黃富慧 潘劍)北京奧運聖火將於14日抵達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從擺放在布斯坦宮飯店門前的倣古木船“蘇哈爾”號出發,奧運聖火“祥雲”將經過馬斯喀特老城和阿拉伯傳統集市馬托拉集市,最終到達阿爾卡爾姆自然公園。
馬斯喀特老城位於馬斯喀特市東部,依山傍海,山勢峭拔多姿,與海水相映,蔚為壯觀。古堡遺跡是阿曼的特色,全國大約有600多座。在老城中,最為著名的是傑拉裏古堡和密拉尼古堡。老城小街巷中,有不少傳統的阿拉伯小房。阿曼皇宮旗幟宮也坐落在老城。從旗幟宮出來沿路北行,經過一座中世紀城門,即著名的馬斯喀特門,再西行約1公里,隔一個山口,就到了馬托拉集市。這也是奧運聖火傳遞將要經過的路線。
以旗幟宮為中心,人們可以看到傑拉裏和密拉尼兩座古堡分別位於旗幟宮東西兩側,連同連綿起伏的山脈,似乎在共同保護著城市不受外敵入侵。兩座古堡由葡萄牙人在16世紀修建,到現在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從旗幟宮前長長的廣場上看過去,這裡實際上是一個建築群,旗幟宮位於中心位置,兩翼是伊斯蘭風格的圓頂建築,廣場兩邊分別是有著近20個拱形門的長廊。白色的長廊外面是白色的樓群,阿曼經濟部、財政部等政府部委在這裡辦公。
旗幟宮是1972年由現任蘇丹卡布斯修建的。整個宮殿兩邊由藍色和金色的柱子支撐,柱子中間為白色墻壁,給人以聖潔、輝煌的感覺。
沿著長廊向宮殿走去,緊閉的黑色鐵柵門上裝飾著金色的花朵,顯得威嚴而又華麗。三三兩兩的遊客在大門前拍照留影,孩子們則在長廊裏嬉笑追逐。
在旗幟宮,記者偶遇一個從老城到宮殿前清真寺做禮拜的老人,聽他説阿曼蘇丹卡布斯並不住在這裡,這裡是他會見國賓和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平時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宮殿前面活動,顯示了低調的蘇丹卡布斯親民的一面。
見證中阿人民友誼的“蘇哈爾”號迎來奧運聖火
新華社馬斯喀特4月13日電(記者潘劍 黃富慧)北京奧運火炬馬斯喀特站的傳遞將於14日在馬斯喀特布斯坦宮酒店門前的布斯坦環島開始,環島上停放的見證中國阿曼兩國人民友誼的“蘇哈爾”號木船屆時將迎來奧運聖火。
位於印度洋之濱的阿曼有著悠久的航海史。據説,早在公元6世紀,阿曼同中國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建立了密切友好的關係。
當時,阿曼建造的一艘大木船從當時的重要商埠蘇哈爾出發,歷經艱辛後終於抵達中國廣州。蘇哈爾因在當時阿曼海上貿易中的突出地位而被阿拉伯地理學家稱為“通往中國的門戶”。
上世紀80年代,為緬懷歷史、表達阿曼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阿曼政府按歷史文獻記載,倣造了一艘當年從蘇哈爾航行到廣州的大木船,並將其命名為“蘇哈爾”號。
“蘇哈爾”號長22米,高3米,按照古代阿拉伯遠洋商船的結構和式樣建造,全船不用一根鐵釘,船板用椰棕搓成的繩子連接起來,縫隙間涂以樹膠,以防滲透。
1980年11月,“蘇哈爾”號從馬斯喀特港出發,沿著古代阿拉伯航海家開闢的航線,不用現代航海儀器,靠觀察日月星辰測定航向,歷時7個多月,航行9500公里,于次年7月抵達廣州。
“蘇哈爾”號後來被運回馬斯喀特,安置在布斯坦宮酒店門前的人工環島上,作為阿曼航海史上的“紀念碑”和中阿友誼的象徵,供人們參觀。
北京奧運會聖火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站傳遞結束
4月13日,火炬手阿赫瓦裏手持火炬傳遞。當日,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活動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舉行。這是北京奧運會聖火境外傳遞的第八站。 新華社記者 戚恒 攝
4月13日,火炬手、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劉昕生手持火炬傳遞。當日,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活動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舉行。這是北京奧運會聖火境外傳遞的第八站。 新華社記者戚恒攝
新華社達累斯薩拉姆4月13日電(記者 宋盈 周少平)北京奧運聖火達累斯薩拉姆站最後一名火炬手——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蒂拜朱卡于當地時間13日下午在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完成傳遞並點燃聖火盆,該站接力傳遞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