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4月17日電(記者呼濤、牛琪)截至2008年2月,中國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達到1200個。目前,在聯合國註冊的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減排項目中,中國佔據的比例達到16%,年減排量則接近一半。
這是記者17日從此間召開的中國-歐盟清潔發展機制促進項目研討會上獲悉的。
據世界銀行統計,2005年至2008年間,全球的減排量需求為2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每年需要通過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實現的減排量在2億至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是《京都議定書》中引入的三個靈活履約機制之一。其核心內容是允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溫室氣體減排項目。
這個項目在中國的實施已成為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實現其削減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重要方式。而中國企業通過利用發達國家的技術轉讓和資金,也可以實現技術進步並提高能效,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CDM項目管理中心主任楊宏偉表示,中國一直在認真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並積極促進《京都議定書》的生效。
“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不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施捨,而是一個雙贏的機制。”楊宏偉説。
目前,中國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節能和提高能效以及甲烷利用等領域,其潛力已經受到發達國家關注。其中,歐盟已于2007年6月在中國啟動了一項預算為280萬歐元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
黑龍江省環保廳副廳長唐丁丁説,清潔發展機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國際合作機制,其實施將為中國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推廣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