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廣東陽江市區的一些樹木被大風吹倒。颱風“浣熊”于19日14時15分在廣東省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再次登陸。 新華社發(劉再揚 攝)
新華社廣州4月19日電(記者 徐清揚)熱帶風暴“浣熊”19日14時15分在廣東省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風力7級,中心最低氣壓998百帕,登陸後已減弱為熱帶低壓。“浣熊”登陸後給廣東帶來暴雨,最高降雨量達260毫米。
據廣州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林良勳介紹,受“浣熊”和冷空氣共同影響,18日至19日,廣東沿海海面先後出現了7到8級,陣風10級大風,臺山市上川島錄到瞬間最大陣風達32米/秒(相當於11級)。廣東省西部沿海部分市縣出現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上川島錄到雨量超過260毫米的特大暴雨,臺山、陽東、鬥門的部分鄉鎮錄到超過100毫米的降雨。
目前“浣熊”強度繼續減弱,但受其環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9日下午到夜間,廣東珠江口兩側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珠江三角洲和粵東有大雨,局部暴雨。20日白天起,廣東南部沿海風雨減弱,粵北和粵東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區有陣雨。
氣象專家解釋“浣熊”為何變化如此之快
新華社廣州4月19日電(記者 徐清揚)從熱帶低壓升級到颱風,從颱風迅速減弱成熱帶低壓,今年首個熱帶氣旋“浣熊”能量變化如此迅速,實屬罕見。氣象專家解釋説,海水溫度決定了“浣熊”的變化速度。
據廣州中心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林良勳介紹,“浣熊”從生成到減弱在短期內發展十分迅速,一是升級迅速:“浣熊”在4月15日14時由熱帶低壓發展為熱帶風暴,16日14時加強成颱風,時間跨度僅僅24小時;二是減弱快速:從18日21時到19日14時,“浣熊”迅速由颱風強度減弱為熱帶低壓強度,僅僅17個小時中心風速從33米/秒減弱到17米/秒,氣壓也有所減弱。
林良勳解釋説,4月中旬,南海中南部的海溫高達28攝氏度到29攝氏度,遠高於颱風形成、發展和維持所要求的最低海面溫度26.5攝氏度,這為“浣熊”形成和發展升級提供了所需的熱能。但當“浣熊”進入華南沿海後,華南沿海海面的海溫不足24攝氏度,導致“浣熊”在後期快速減弱,海溫的高低決定了“浣熊”的變化迅速。
另據介紹,4月上旬到中旬,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比常年同期偏強,在這樣副熱帶環流背景下,容易生成颱風,這就是“浣熊”為何如此早生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