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天,圍繞“西氣東輸”的一個個好消息讓新疆各族人民笑逐顏開:先是“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開工,隨後“西氣東輸”的另一主力氣田“迪那2氣田”又宣佈奠基。不過,最讓新疆人高興的還是盤點“西氣東輸”實施以來所帶來的種種好處:不但優化了新疆能源結構,改善了當地的生態,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迅猛發展,油氣田修到哪,哪便迅速脫貧致富!
“西氣東輸”工程于2002年7月4日開工。這條橫貫東西的能源大動脈,首先得益的是新疆各族人民。塔裏木油田先後投資10億元,加快盆地中小氣田開發,並以全國最低價直接造福當地老百姓。2004年底,和田河氣田率先建成向和田供氣;此後,阿克莫木氣田、英買力氣田也先後建成並向周圍城鄉供氣。至此,塔克拉瑪幹沙漠周邊的新疆南部5個地州全部用上優質天然氣。
天然氣入戶,對當地生態改善大有裨益。南疆5地州乾旱少雨,生態脆弱。以前,居民靠砍伐胡楊、紅柳為薪。僅和田地區每年毀掉植被至少5億公斤。植被破壞,加劇了生態惡化,據氣象部門多年觀測,和田地區月降土量每平方公里達124噸,當地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夠,晚上還要補。”隨著天然氣入戶,10年後和田地區的降土量將減少1/3。
“西氣東輸”建設,也帶動了當地交通業的發展。過去,南疆不少偏遠地區不通公路,隨著井架在戈壁瀚海裏一座座矗立,一條條公路也隨之向荒原伸展。目前,油田在沙海裏修建的公路和油管伴行路總長度超過了2000公里。
油氣,是現代工業的“血液”。“近水樓臺先得月”,新疆以油氣為龍頭的石化工業蓬蓬勃勃發展起來。以前,説起庫爾勒的工業,人們戲稱:“輕工業是彈棉花,重工業是釘馬掌”。而今,在庫爾勒石化工業園區,天源石化、東辰甲醇、祥瑞輕烴、美克精工等“大塊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從戈壁上冒了出來。僅這個園區,每年可新增近百億元銷售收入。
靠“西氣東輸”發展起來的不只是庫爾勒。庫車、輪臺、澤普、拜城……這些昔日的貧困縣,一躍成為響噹噹的財政強縣。和田人大代表買買提·托乎提説得好:“共産黨幫咱翻了身,油氣開發幫咱斷窮根。”最新統計,目前全疆油氣加工能力已超過2000萬噸,油氣工業已成為新疆第一大支柱産業,油氣工業增加值已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0%左右。
除了這些變化,新疆居民還有一個明顯的感受:隨著“西氣東輸”建設,就業變得不那麼難了。幾年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每年新增職工人數超過18%。(記者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