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讓志願精神的種子播撒在非洲大陸—記援非志願者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常璐)在廣袤的非洲大陸上,有這樣一群中國年輕人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愛心默默地為非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援非青年志願者。

    到非洲去:奉獻的青春體現價值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這是中國首批援非青年志願者之一、復旦大學博士生馮艾的感觸。這簡練的話語道出了中國青年志願者們在非洲的工作和生活。

    遠離祖國和親人,面對艱苦的條件、陌生的環境、等待援助的人們,志願者們沒有絲毫的退縮、沒有更多的等待,而是迅速進入角色。無論是在首都醫院,還是在音樂學校;無論是在窮鄉荒島,還是在邊遠山區,他們用辛勤的勞動、真誠的付出,為非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也展示著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用平等的交流、深入的溝通加深中非人民的友誼。

    ——梁一鳴,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2007年1月作為中國援非青年志願者赴塞舌爾,與同事林道軒一起在當地的維多利亞醫院從事志願服務。他們發現外科感染率很高,無菌觀念比較差、護士理論基礎比較薄弱,就堅持和護士一起換藥,並且向同事宣講無菌原則的觀念,手把手示範無菌操作。在他們的努力下,病房切口感染率降低了,足部大面積潰瘍減少了,糖尿病人的截肢率明顯下降了。一年來,他們兩人共開展手術500多臺次,處理急診外傷病人1400多人次。

    ——李越,煙臺大學機電學院講師,2007年1月與在煙臺大學計算機學院擔任講師的妻子孔繁茹一起,將年僅5歲的女兒留在老人身邊,共同奔赴津巴布韋,在穆塔雷技術學院開展為期一年的計算機教學志願服務,為學院成功開發了面向學生的數據庫管理系統。

    ——申玉龍,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生,2006年10月在埃塞俄比亞好萊塔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學院開展為期一年的農業教學工作,期間完成了栽培整地模式改造、地埂建造、坡地集水設施建造、大小雨季排水集水系統四項實習教學內容,並協助中國專家完成了小麥、玉米兩項節水高産示範,學年結束時,被授予“教學成績突出獎”……

    2007年1月赴塞舌爾的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是首次赴該國服務。他們的到來在塞舌爾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次有青年志願者來塞舌爾援助,第一次有中國的外科醫生,第一次有中國的護士,第一次有正式的漢語教學老師。志願者們在開展醫療、護理、音樂教育、漢語教學等方面志願服務工作,受到了塞方的好評。

    其中,“80後”的譚曉睿是廣州星海音樂學院2006屆畢業生,在塞舌爾音樂學校教授小提琴。因為“穿中國旗袍,演奏中國音樂、唱著中國歌,”這個最年輕的志願者被親切地稱為“MISS CHINA”(中國小姐)。

    “沒有人會拒絕微笑。燦爛的笑容和親切的問候贏得了大家對我的尊敬和喜愛,也使我收穫了非洲朋友的友誼。”譚曉睿説。

    付出與收穫: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

    2007年10月25日出版的《埃塞俄比亞先驅報》上,刊登了一位普通埃塞俄比亞公民致中國志願者的一封信。信中説:“為增進中國與埃塞俄比亞人民之間的了解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中國派遣青年志願者來到埃塞俄比亞,無償服務於多個領域,幫助埃塞俄比亞的人力資源提高技能……我相信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志願者將為加強兩國青年之間的交流做出貢獻。”

    這封熱情洋溢的信是非洲人民回應來自遙遠中國的青年志願者們努力工作的一個體現。工作之餘,志願者們還向當地民眾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利用業餘時間教當地學生學習武術、京劇等,還深入學校、醫院、社區等基層單位,與當地人民共同生活、工作,並在工作同時傳播了中國文化,增進相互了解與信任,使當地群眾更了解、喜愛中國,更真切體會到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他們的勤奮工作,不僅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也贏得了政府和人民的認可與讚譽。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對中國青年志願者給予高度評價:“志願服務是友誼的象徵,也是文化的聯絡和交流,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解決了一些困難。雖然對志願者來説,是一個人去做志願服務,但從他的服務中受益的是越來越多的埃塞俄比亞的人民。”

    突尼斯執政黨憲政民主聯盟主管青年、教育和文化的副總書記卡邁勒·哈吉·薩斯今年在會見中國青年志願者時説,青年是世界的未來,是文化的傳播者。此次中國派志願者服務於文化、體育和教育領域,是一個創新。他強調,中國政府始終主持正義,支持各國人民的正義事業,突尼斯人民熱愛中國人民,熱愛中國文化。

    津巴布韋青年發展與就業創造部常務秘書穆帕祖在歡送首批赴津志願者的會上説:“謝謝你們到津巴布韋來,我們從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也希望你們能更多地了解津巴布韋。我相信你們會成為津巴布韋與中國的友誼使者。”

    塞舌爾共和國駐華大使菲利浦·勒加爾説,中國青年志願者成功地代表了中國青年的形象,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朝氣蓬勃、豐富多彩的中國,一個高尚、偉大的民族。

    同時,志願者在國外的一年志願服務生活,不僅開拓了國際視野,加深了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理解,提升了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識與能力,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對今後的成長産生了積極影響。

    “在塞舌爾的每一天,面對這些樸實、善良的患者,感同身受非洲朋友的病痛,我心中有了使命感和責任感。因為我們有一個崇高的稱呼——中國青年志願者。”志願者梁一鳴説。“這段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一個篇章,讓我銘刻一生,作為一名中國援外青年志願者,我自豪,我光榮!”

    青春作證:做永遠的志願者

    2002年,團中央招募選派了5名中國青年志願者到老撾開展服務,拉開了中國青年志願者赴海外服務的序幕。3年後的2005年,中國青年志願者首次踏上非洲大陸,12名中國青年志願者赴埃塞俄比亞開展服務。他們的傑出表現獲得了當地政府與人民的稱讚,埃塞俄比亞請求繼續增派志願者,提出了300多個崗位需求。

    2006年11月1日,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前夕,50名不同專業背景的青年通過了嚴格選拔,組成迄今為止中國派出的規模最大的援外青年志願者服務團隊奔赴埃塞俄比亞。

    2006年1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佈,今後3年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願者。迄今,團中央已向非洲派遣了105名青年志願者,從事漢語教學、醫療衛生、農業科技、體育教學、計算機培訓、職業教育、工業技術等方面的志願服務。

    2008年3月,首批援突尼斯和第二批援塞舌爾的青年志願者已經啟程。今年,還將有更多中國青年踏上非洲大陸,通過奉獻和付出實現自己的青春和人生的價值。

    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援外志願者工作,中央領導同志在出訪時幾次看望援外青年志願者,勉勵他們要愛崗敬業、傳播友誼、增長才幹、團結協作,做促進中非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使者。

    援外青年志願者工作已經成為黨和國家對外友好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優秀青年人才的途徑和舞臺。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盧雍政表示,中國青年志願者深入受援國人民當中,與當地人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國青年志願者是傳播中外友誼的民間使者,他們用辛勤的勞動增進了中國人民和受援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從一個獨特角度展示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在國際上傳播“和諧世界”理念,使當地民眾能夠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愛好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中國。同時,也有助於培養一批既具有國際眼光,又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優秀青年人才。

    “志願者是平凡的,但是,志願者的精神和理想是崇高的,志願者的事業是偉大的……”志願者林道軒在自己的博客中寫下這句話。

    奉獻如歌,青春作證,他們説,要做永遠的志願者。 

 
 
 相關鏈結
· 重慶援外青年志願服務隊前往毛裏求斯
· 北京奧運社會志願者加油站志願服務日前正式啟動
· 平凡中的偉大 3位北京十佳志願者心中的志願精神
·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誓師大會”在京舉行
· 記北京奧運會外籍志願者:“我愛中國 我愛奧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