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流行病專家曾光教授:重視公共衛生避免更大傷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5日   來源:人民日報

    四川省汶川縣地震發生後,當地衛生條件變得惡劣起來,人們普遍擔心傳染病的大規模流行。記者採訪了多次參加特大自然災害公共衛生服務的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專家曾光教授。他提醒,抗震救災,莫讓公共衛生問題造成更大的傷害。

    曾光曾參與總結中國兩次特大自然災害(唐山地震和1998年南方洪水)後公共衛生服務的經驗。他説,地震之後,如果災區公共衛生服務跟不上的話,可能會造成比災害本身更大的傷害。災區主要發生五方面的疾病。

    一是災害造成的傷害,身體外傷或內臟傷害。

    二是因過度疲勞,缺乏水和食物引起的疾病。

    三是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腸道傳染病,如傷寒、痢疾、霍亂、甲肝等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如乙型腦炎、炭疽、流行性出血熱、禽流感、狂犬病等;直接接觸的疾病,如破傷風。

    四是受災區影響,衛生醫療服務中斷,會造成一些舊病復發。

    五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救災中,可能因恐懼、焦慮等原因,出現精神方面的病症。

    因地震的影響,災區的人民直接暴露在自然中失去了原有的屏障保護。曾光説,隨著夏天的來臨,因天氣炎熱和環境潮濕,要特別注意飲水衛生、食品衛生和生態衛生。衛生監督人員力所能及地對食品和飲水衛生進行了監督,保證災區人民能喝到乾淨的飲用水和吃到衛生的食品。

    在消毒液的使用上,曾光認為,室外使用不如室內使用效果好。根據唐山地震的經驗,清毒液在室外噴灑,只在一定的時間起作用。待濃度降低後,蚊蟲等還會捲土重來。而使用濃度高的話,還會引起中毒反應。曾光不贊成濫向空地、街道噴灑消毒液或殺蟲劑,以免破壞環境。在自然環境中,災區特別需要的是蚊帳和帳篷等減少和自然接觸的物品,儘量減少和螨、蚊、跳蚤等蟲媒性生物接觸的機會。建議為災民發放急救包,在包中放置繃帶、紗布、紅藥水、手電筒、清涼油等物品,做好自救準備。

    大災之後防大疫,是防止新的疫情的産生。大規模的人群免疫和飲水衛生措施能確保災區不發生大的傳染病流行,多種疫苗可使傳染病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要儘快恢復兒童預防免疫工作,防止新的疫情的産生,特別是大規模的人群免疫。在救災中如果出現傷口,在災區的土壤裏都會有病菌,傷口破損後,如果沒打過破傷風疫苗的話,極易發生感染如破傷風。破傷風是很難治愈的。

    前去災區參加救援的醫療服務隊不要成了災民。曾光認為,進入災區的醫療防疫隊必須攜帶短期內能自給的食宿設施和物品。組成人員應是醫療和預防並重。醫療隊伍是去救人的,先要自行解決好飲水、飲食等生活問題,防止小規模的醫療服務隊進入災區,沒能救人卻成了災民,為災區增加負擔。醫療服務隊支援災區的工作,最好是大規模的,成建制的,獨立地承擔起醫療救援的任務。(記者 王君平)

 
 
 相關鏈結
· 全國各地積極捐助四川災區: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 宗教團體積極參加抗震救災 踴躍向地震災區捐助
· 解放軍總政印發軍隊參加抗震救災宣傳教育提綱
· 中央財政再撥救災資金2.5億元 累計下撥11.1億元
· 全國公安機關面對災難迎難而上緊急行動抗震救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