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22日電(肖林、王毅)記者22日從四川省科技廳科普處獲悉,四川21日首次出動無人飛機,對此次地震造成的堰塞湖進行全面勘察和安全性評估,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據介紹,利用無人飛機搭載攝影相機進行航空攝影的技術,目前已成功獲取了“5·12”四川汶川地震後四川省北川縣湔江沿岸、安縣茶坪河、綿竹市漢旺鎮、什邡市洛水鎮等地區的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數據,尤其是識別出了安縣茶坪河和湔江北川段上的多處堰塞湖。
在四川汶川“5·12”地震後,四川西北部山區造成了大範圍的崩塌滑坡,並在各級河流中形成了30多個堰塞湖和堰塞壩,這些堰塞壩的穩定性和潰決風險,成為直接影響災區抗震救災和生産自救的危險因素。但由於道路不通,余震不斷,很難獲得各個堰塞湖和堰塞壩的準確情況,給全面的勘察和安全性評估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四川省科技廳根據這一情況,立即組織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北京安翔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學等産學研單位,信息、遙感、水利、地質災害等相關方面的專家,以及省內外專家研究對策和聯合攻關,並首次使用了無人飛機。
據介紹,未來幾天,四川還將利用航空攝影這一技術,繼續開展青川縣清江流域、安縣仙子河等地區的航拍攝像,儘快全面收集、了解各個堰塞湖和堰塞壩的情況,為指揮部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地震災區已發現8處水量300萬立方米以上大型堰塞湖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王立彬)根據航空遙感資料和專家實地調查初步分析,目前四川大地震災區發現34處堰塞湖,其中8處水量在300萬立方米以上,存在流土潰壩災害隱患。
記者22日從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在對地震災區航拍圖片及衛星數據解譯後已發現34處堰塞湖,其中水量在300萬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堰塞湖8處,100萬立方米至300萬立方米的中型堰塞湖11處,100萬立方米以下的小型堰塞湖15處。遙感中心已將相關數據進行整理,提供給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水利部和四川省使用。
航遙中心對5月14日的航拍圖片解譯後發現,有1處堵江形成的堰塞湖下距北川縣城2.6公里,下游15公里處是通口鎮,堵口高程640米,而北川縣城為630米。堵江淹沒公路約6.3公里。與5月18日衛星數據對比發現,水面面積已從7.6萬平方米增加到15萬平方米,漩坪鄉及張家壩已全部被淹。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殷躍平説,地震發生以後,中國地質調查局一直對34處堰塞湖高度重視,因為在龍門山地區,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地震以後堰塞湖潰壩引發的災害,例如1933年的茂縣地震。堰塞湖問題涉及水位上升和壩體結構。有些堰塞湖是由大塊石頭形成的,像德陽綿竹上面的天池鄉堰塞湖,這是由厚的大塊石組成的,潰壩可能性比較小。但比較鬆散的物質構成的堰塞湖就比較危險。目前正採取非工程措施,把下游沿岸影響比較大、位置比較低的居民儘快地轉移到比較高、洪水淹不到的地方。對一些施工條件比較好、難度不算大的堰塞湖,正採用挖掘等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