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6月7日電(記者李亞傑)記者從四川省委組織部獲悉,截至3日,全省抗震救災第一線共有5356人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各級黨組織已發展新黨員1277人,其中,直接從入黨申請人中發展新黨員462人,佔發展新黨員數的36.2%;從培養不足一年的入黨積極分子中發展新黨員760名,佔發展新黨員數的59.5%。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四川省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模範帶頭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在黨的先進性的感召下,一大批優秀分子積極主動地紛紛向黨組織提出入黨要求,自覺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經受考驗,以實際行動向黨遞交了一份最好的“入黨申請書”。
四川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中央組織部下發的《關於做好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發展黨員工作的意見》,切實做好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發展黨員工作,吸收了一大批表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分子加入黨組織。
青川縣樂安派出所民警鄭毅,地震發生時顧不上身懷六甲妻子的安危,第一時間與戰友趕到學校指揮疏散學生,就在房屋轟然垮塌之前最後一批學生被他們救出教學樓。
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鎮松林口村入黨積極分子、民營企業主向紀雲在災情發生後,採購了價值3萬元的礦泉水、麵包等急需物資送往災區,從公司調出2臺挖掘機趕往綿竹參與挖掘救助,並親自駕貨車趕往綿竹轉移出100余名受災群眾,還一次性捐助5000元用於家鄉抗災自救。
營山縣星火鎮聯升村35歲的機動車維修業主謝鮮民,停營維修業務參與抗震救災,並一次性捐款8萬元資助受災群眾,承諾結對資助3名受災貧困兒童完成學業。
武警涼山州森林支隊戰士何健、于國亮、羅成磊、羅碧瑞,在參與都江堰市災後搜救行動中不怕苦不怕累,冒著生命危險,奮不顧身搜救被埋群眾、搶救安置傷員,而他們中間有的8位親人遇難,有的家裏房屋全部倒塌。
在廢墟上,在醫院裏,在公路邊,在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在一個個抗震救災的前沿陣地上,都能看到一個個入黨積極分子忙碌的身影,他們的先進事跡受到了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的讚揚。
為及時把在抗震救災第一線表現突出的同志吸收入黨,源源不斷為黨組織補充新鮮血液和新生力量,四川省委組織部及時下發《關於做好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發展黨員工作的意見》,對吸收抗震救災中表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分子入黨敞開大門,特事特辦。對培養考察期未滿一年、但具備黨員條件表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表現特別突出的優秀分子,經黨支部研究同意,報上級黨組織批准,都及時吸收其為預備黨員。
截至6月3日,全省各級黨組織共在抗震救災第一線舉行入黨宣誓儀式137批次,參加宣誓的新黨員達1096人。
四川省委組織部特別強調,對這次發展的預備黨員,有關黨組織要繼續做好培養工作,加強黨員黨性教育,確保發展黨員質量。
安縣組織18名理論教師分6個小組深入到各受災群眾安置點和各黨工委臨時集中辦公點,分別對一線入黨的78名黨員進行培訓。德陽市旌陽區利用各種會議契機,安排曾到重災區抗震救災第一線的黨員搶險隊員,給廣大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講黨課,增強廣大黨員帶領群眾重建家園的信心。
32歲的北川縣人民醫院內科男醫生唐雄,在被困139小時從廢墟中被救出時,身體極度虛弱,但眼睛卻滿含感激的淚水,幾乎用盡全身的力氣説道:“感謝黨、感謝政府,在困難時候你們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同時,他用顫抖的手緊緊握住消防救援隊員的手説:“我要入黨,我的生命是黨給的,我也要為黨和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綿陽市中心醫院的病床上,唐雄同志鄭重委託主治醫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委託親屬向組織彙報自己的思想,表達入黨的強烈願望。5月23日,經北川縣委批准,唐雄同志被發展為中共預備黨員。
抗震救災一線發展黨員工作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有群眾説:一個人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敢於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生死關頭能夠豁得出來,本身就是共産黨人無私無畏的表現,應當積極鼓勵。把其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入黨,有助於增強黨的生機活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一些入黨積極分子説:一線入黨對於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來説是巨大鼓舞,有利於激勵先進,增強黨的戰鬥力,有利於激發更多的人投入到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中去。
成都:萬名民警入帳篷 採集信息助尋親
新華社成都6月7日電(記者郭嘉軒、傅琰、韓世峰)6月6日下午,當成都都江堰6914廠職工王建國,地震後第一次通過電話聽到遠在浙江姑媽的聲音時,不禁喜極而泣。短暫而蘊含巨大喜悅的通話背後,是成都市上萬民警幹警反復核查災民信息,為迅速搭建“尋親網站”而付出的艱苦工作。
王建國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他在幸福鎮奎光巷的房屋全部垮塌,只是人跑了出來,財物及親戚們的聯絡電話都被埋在廢墟中。從剛才的通話中王建國才知道,“震後這20多天來姑媽一家通過各種方式尋找自己,但由於自己被轉移到廠裏的集中安置點,因此一直無法取得聯絡。6月4日晚11點,姑媽看到成都市公安局“尋親網站”,經過與成都警方聯絡,竟然找到了自己所在的臨時安置點,再通過安置點負責人,費盡週折才找到了自己。”
成都市公安局治安防範人口管理處處長馬力表示,“5·12”大地震發生後,很多受災群眾倉促之際,來不及與親友匯合便外出躲避,隨後被安置在臨時集中安置點。現在在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情況下,與家人取得聯絡成為最大的願望。而警方原本通過戶口、身份證等,就掌握了人口信息,加上各區(市)縣公安局在受災群眾安置點設立了警務室,民警在前期工作中和受災群眾建立了聯絡,所以現在有能力為受災群眾的親友提供尋親服務。
從6月2日起,成都市公安局在互聯網上開通“尋親網站”,幫助受災群眾尋找失散的親人,第一時間為受災群眾提供最可靠的尋親信息。這成為地震後全國首個官方搭建的尋親平臺。
據了解,目前成都市集中安置點內除了本地受災群眾之外,還安置了大量外地的受災群眾。按照部署,截至6月5日,所有跨區安置救助、異地就醫的災民信息採集全部完成錄入;到6月12日,各派出所將完成所有安置點和醫院受災群眾的信息採集。需採集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年齡、性別、戶籍地址、照片等常規項目,以及所在安置點、受災或獲救地點、聯絡電話、身體狀況等新增內容,甚至包括受災群眾所在的帳篷編號。為儘快完成這一龐大工程,成都市將動員萬名民警投入調查。
馬力表示,目前成都警方已掌握了1.6萬多名受災群眾的信息,但本著“不能有絲毫差錯”的原則,部分信息還需進一步核實。目前成都警方已推出6000人名單,公佈在成都公眾信息網上,只要輸入親友姓名和年齡段,就可精確查找相關信息,但涉及身份證號碼、婚姻狀況等個人隱私信息將被屏蔽。而對災民所在安置點、健康狀況等重要信息,則會做到實時更新。“讓妻離子散的家庭破鏡重圓,對民警來説是多麼大的榮耀;這也是‘親民愛民之師’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