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第一次”的背後
新華社成都6月12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車玉明、徐揚、王洋)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發生一個月來,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人們見證了新中國歷史上眾多的“第一次”。這些“第一次”的背後,是堅強不屈的意志,是血濃于水的情感,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共和國前進的足音。
第一次啟動一級救災響應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國家一級救災響應于5月12日22時15分正式啟動。此前,在地震發生不到2小時內,國家減災委緊急啟動了國家二級救災應急響應。
根據有關規定,一級響應啟動後,民政部門直接向國務院報告災害信息,災害發生後24小時內下撥中央救災應急資金,協調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組織開展全國性救災捐贈活動,統一接收、管理、分配國際救災捐贈款物等。
在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全國各地的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迅速向災區集結,社會各界總動員,全面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國內外捐助款物第一次突破400億元
截至11日12時,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總計445.74億元。也就是説,地震發生以來,平均每天有近15億元的捐贈。這個數字已超過了有關部門統計的中國2006年、2007年捐款總額。
在這次捐贈活動中,不僅僅是工商企業和企業家,各級政府、演藝體育明星、社會組織乃至國外政府都紛紛解囊。普通民眾幾乎全民參與。為規範捐助款物的使用,中央紀委、監察部、民政部、財政部、審計署聯合發文,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佈通知,加強對救災捐贈工作的監督檢查。
志願者第一次大規模參與救災
從災難發生的第一天開始,參與抗震救災的志願者就無所不在。20多萬奔赴前線的救災志願者,係著黃絲帶或綠絲帶,與消防隊員的紅色、子弟兵的綠色、醫護人員的白色一起,構成了這次抗震救災現場的一個特殊場景。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各地參與救災的志願者超過1000萬人。在救災一線,志願者們爭分奪秒,風餐露宿,參與搜索救援、醫療救治、心理救助與輔導、救災物資運送與分發、維護治安、清理現場、環保檢測、募集捐贈、豐富災區群眾文化生活等災區幾乎所有類型的服務。這次大規模參與救災,既是志願者的集體亮相,更是對這個群體的檢閱和考驗。
國外救援隊第一次參與地震救援
自5月16日起,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四國的救援隊相繼抵達四川災區,並立即投入救援工作。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救援人員參與救災的行動在震災最前線展開。
5月20日以來,來自俄羅斯、日本、意大利、德國、英國、法國、古巴7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11支救援隊285名醫務人員在四川成都、德陽、綿陽、廣元等重災區開展人道主義救援工作。
境外搜救隊及醫療隊的人道主義救援,得到了中國領導人和全體中國人民的讚譽和尊重。
第一次舉國為平民哀悼
5月19日清晨4點58分,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一如平常地隨著朝陽冉冉升起,然後徐徐降至半旗。當天14時28分,悽婉的警報聲、汽笛聲、喇叭聲在中國大地的各個角落鳴響,天地同悲、舉國齊哀。
在傷亡慘重的重特大事故發生後,很多國家都由政府宣佈設立全國哀悼日,而我國則一直缺少一個國家層級的集體祭奠活動,對於唐山大地震、特大礦難、渤海沉船等重大事故造成眾多的死難者,從未舉行過全國下半旗的悼念儀式。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設立為期3天的全國哀悼日。
對逝者的哀悼,無疑是對生者最大的慰藉。舉國哀悼3天,寄託著政府對遇難者的尊重,對生者的關懷,是“以人為本”理念的特殊體現形式。
第一次專門為地震災後重建制訂國務院條例
6月8日,國務院公佈實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這是我國第一個專門針對一個地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條例,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的制訂和頒布,確立了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方針和基本原則,規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必將科學、有序、有力、有效地推動恢復重建工作,促進災區經濟社會的恢復和發展。從2003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出臺,到這次專門出臺《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中國在建設法治政府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第一次震撼世界的信息透明
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卻沒有造成社會恐慌,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的及時、全面披露,與1976年唐山地震時極為封閉的新聞報道形成天壤之別。
從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中國政府準確、及時、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民的關注,傳達出對生命的關切。抗震救災中每天的新聞發佈會,將災情和救災的進展及時告知公眾;向所有外國記者開放災區採訪……
中國政府抗震救災中的信息公開透明,受到了《洛杉磯時報》等海外媒體的廣泛好評。英國《金融時報》在報道中稱:“大規模的救災努力,以及中國政府在應對災害過程中顯現的透明度,贏得了全世界讚賞。”
第一次大規模實施空降空運救災
5月14日,在災情最緊張的時刻,15名空降兵在沒有地面指揮引導、沒有地面標識、沒有氣象資料且氣候惡劣的情況下,冒險從4999米高空傘降到重災區茂縣,創造了世界空降兵史上的奇跡。
同日,空軍飛行132架次,將6000余名增援部隊和131.5噸救災裝備、藥品空運至災區。15日,空降兵一架大型運輸機在汶川映秀鎮上空,用大型降落傘成功空投下挖掘機和工程車等大型救援設備。解放軍在這次救援行動中,空運規模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在世界上,都是最大的。
有軍事專家表示,在陸路前進的救災隊伍嚴重受阻的情況下,這次大規模的空降空運對抗震救災發揮了巨大作用。
第一次大規模實施對口支援救災重建
6月8日,端午節,深圳市提前把首批援建的過渡安置房303套正式移交什邡政府。連日來,類似深圳這樣對口支援的方式大大加快了過渡安置房的建設速度,為災民安置和災後恢復重建提供了保障。
6月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決定,為加快災後重建,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對口支援機制,組織有關省區市對口支援災區加快災後恢復重建。有關部門已經確定了21個省區市對口支援重災縣。
由相對富裕省市對口支援災區縣市,是我國常見的災後重建機制之一。這次對口支援災區和重建的規模,已遠遠超過其他救災和重建的規模。
第一次成功處理巨型地震堰塞湖
高危型堰塞湖由於蓄水量大、落差大,往往在形成後幾天至幾年後會被衝垮,形成嚴重的地震滯後次生水災。史載,1933年四川疊溪7.5級地震中形成的3個堰塞湖在震後45天大潰決,大水一直衝到250公里外的都江堰,死亡2500人。
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最高時達到2.5億方,威脅著百萬人生命財産安全。經過艱苦奮戰,到10日17時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搶險取得決定性重大勝利,實現了無一人傷亡的目標,創造了世界上處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