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家發展改革委:災區重建規劃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江國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13日表示,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的制訂將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使災後重建規劃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這位負責人就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日前討論通過的《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方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災後重建任務艱巨複雜,涉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必須統籌兼顧,科學規劃。不僅要安排好人類活動空間,還要考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要考慮恢復生産,還要考慮促進産業結構調整;不僅要考慮促進經濟增長,還要合理安排經濟佈局;不僅要體現現代化要求,還要注意保護歷史文化遺産。

    他説,災後重建將首先從受災群眾最現實、最迫切的需要入手,優先解決受災群眾居住以及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加快恢復生産,解決就業和收入等問題,使受災群眾有房住、有安全飲用水、有學上、有病能醫、聽上廣播、看上電視。然後,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災後重建的主要任務,恢復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

    目前,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正會同有關地方政府和部門進行調查研究,科學論證,對汶川大地震的受災範圍提出綜合評估意見,為最終確定災後重建規劃範圍提供依據。

    這位負責人説,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不斷深化,也初步掌握了地震活躍區域的分佈和走向,可以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和廣泛借鑒國內外經驗,這些都是科學進行災後重建的基礎。制定災後重建規劃,要在對地震現場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系統評估,科學論證,合理確定規劃範圍,合理確定重建區域,合理確定建設內容。

    在談到災後重建要按自然規律辦事時,這位負責人説,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必須尊重自然規律。這次災後重建要避開主斷裂帶,避開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多發地區。還要努力修復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他表示,制定災後重建規劃,要充分考慮當地地質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未來人口規模和産業結構,合理確定城鎮佈局、工農業生産佈局和建設標準,在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範圍之內合理安排各類開發建設活動。

    在談到堅持統籌兼顧,做到重建與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相結合的要求時,這位負責人説,災後重建不僅是自然系統和人工系統得到恢復的過程,而且要為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因此,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災後重建要與工業化城鎮化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與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結合,與主體功能區建設結合,把適宜開發的區域發展好,把需要保護的區域保護好。

    根據安排,國家將在3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重建規劃編制任務,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重建的主要任務,確保災區人民基本生活生産條件、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和工農業生産設施得到全面恢復,達到並好于災前水平。同時,要實現災區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空間佈局和産業結構優化,科學發展的後勁增強,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相關鏈結
· 發展改革委:12日豬肉價格略降 每500克為14.56元
· 發展改革委:四川日用電最高負荷恢復到震前水平
· 地震災區基礎設施修復應急物資保障情況之二十三
· 地震災區基礎設施搶修應急物資保障情況之二十二
· 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 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