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四川綿陽7月12日電(新華社記者江毅、沈汝發)29歲的張林最近正在籌劃兩件“大事”:蓋新房子,種新花椒。“努力兩三年,日子很快就能紅火起來。大家看吧,四川人不是懶人,不會躺著要吃要喝。”雖然還住在自己搭建的過渡房裏,張林對今後的生活仍然充滿信心。
張林是四川江油市戰旗鎮回龍村7組的村民。地震中他家8間房子倒了5間,剩下的也全成了危房。“我爺爺都80歲了,我兒子才6歲,一家6口算是死裏逃生了。”回憶起地震時的情景,張林仍然心有餘悸:“那陣子正是農忙,家裏人都在田裏插秧,眼看著村裏的房子一間一間地倒,全都嚇傻了。”
地震發生後,當地政府想盡辦法送來了救災物資,張林卻沒有領帳篷。“我們家算幸運的了,好多家裏有人遇難的,他們更困難,我好歹是個村民組長,應該讓他們先領。”
沒有帳篷,一大家子上有老下有小的,靠什麼遮風擋雨?張林打起了自家竹林的主意。
“四川竹子多,哪家房前屋後沒片竹林的?砍下來就是材料。房子雖然倒了,木頭還在,拆下來也能用。”就這樣,張林用竹子和舊木料搭起了屋架子,再買來棚布和遮陽網,一座90平方米的過渡房3天就建好了,這時離地震發生還不到1個月。
“住著還不錯,擋風擋雨足夠了,我屋頂上蓋著遮陽網,最近天氣這麼熱屋裏也能住人。”張林給自己蓋的過渡房打了個“高分”。
“為啥不要活動板房呢?”記者問他。
“遭了這麼大的災,黨和政府都很關心我們,全國那麼多人在幫我們,但也不能光靠別人不是?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嘛。”張林的語氣裏有著年輕人的自信。
“地震後感覺人情味更濃了。我們村組有70戶100多人,有一半都是自己建的過渡房。哪家有困難,人手不夠,左鄰右舍都來幫忙,房子也就建得很快。”張林對記者説:“人心不亂事情就好辦,這幾年農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我家裏一年各種農業補貼有1000元以上,家裏種地1年收入1萬多元。我爺爺是80多歲的老黨員,地震後我們爺孫擺談的時候他還説,活了這把年紀,沒見過哪個政府對老百姓這麼好,救災這麼得力,所以我們自己也得爭口氣不是?”
現在張林已經在準備建永久自住房了,打地基的石頭已找人打好了,紅磚運來了1萬多塊。張林給記者算了一下,蓋房子要3萬塊磚,木料可以用舊的,建個100平方米的平房要投5萬元到6萬元。
“你家一年收入1萬元,這缺口怎麼解決?”記者問張林。
“有辦法。政府已經給我們開過會了,我這樣的,中央、省和地方政府能補助2萬元左右,我再找信用社貸一點,加上積蓄,差不多就夠了。”
“錢全拿來蓋房子了,今後日子怎麼過?債怎麼還?娃娃讀書怎麼辦?”記者追問。
“説起這個,鎮上剛組織我們出去看過,等玉米收過了我就打算種花椒,新品種的。按10畝花椒來算,2年進入盛産期,1年收入3萬元到6萬元沒問題,3年內我就可以把帳還上,還能多收入幾萬元。我跟村組裏一些‘兄弟夥’擺龍門陣時還説,等過個幾年,我們經濟條件好了,也學外面建個居民點,把房子修的漂漂亮亮的。”張林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困難只是暫時的,辦法總比困難多。”戰旗鎮鎮長胡勇對記者談了自己的感受:“過去修房子容易引起的宅基地、農作物糾紛,現在大家都不太計較了,誰家有困難,周圍人都能相互體諒幫忙。我們的老百姓真的是太淳樸了,我心裏很受感動,現在鎮上的磚廠也恢復生産了,一天能産3萬塊磚,滿足災民自建房屋的建材需求,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們有信心能讓大家儘快住進安全經濟的永久性住房。”
胡勇告訴記者:“為了幫受災群眾提高經濟收入,我們通過外出考察,從簡陽市引進新品花椒,先在回龍村試種,成功了就在全鎮推廣。還有一家農業公司給我們運來了5000株‘太空海椒’的苗,已經試種了2畝,如果土壤氣候合適,那家公司計劃在我們這裡建一個生産基地。四川人都喜歡吃火鍋,花椒、海椒又是新品種,不愁沒銷路,收下來還可以曬成幹貨,磨成粉,不用擔心爛在地裏,比較穩當,現在大家積極性都很高。”
記者在北川、安縣等重災區採訪時,也時刻感受到受災群眾組織起來開展生産自救的精神。在北川縣曲山鎮做餐飲的徐茂友告訴記者:“逝去的人已經去了,活著的人還得繼續活下去。我的房子雖然垮了,但人沒垮,我還要出去打工。”
安縣黃土鎮方碑村支部書記李付軍告訴記者:“我們村一共有1462人,地震後有將近400人出去打工了,留在家裏的也找些小生意來做,誰都不好意思一輩子戴著‘災民’的帽子。”
根據綿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統計,地震使整個綿陽近80萬城鄉勞動者失去了勞動收入,受災群眾就業願望很強烈,災後自發出去打工的有5萬多人,地震後從外地返回災區的群眾,現在絕大多數又外出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