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匯率改革走過三年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累計超過21%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新華社記者姚均芳 王宇)7月21日,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三週年紀念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21日公佈,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6.8271元人民幣。以此計算,3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已超過21%。

    2005年7月21日,我國宣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縱觀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呈現持續小步上揚態勢,“有升有降”的雙向波動特徵也很明顯。2008年以來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加快,已經累計上升近7%,超過了去年6.90%的全年升幅。

    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不斷增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擴大到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均波幅已由2005年匯改後到年底的17個基點擴大到目前的超過60個基點。

    3年來,我國匯率改革始終堅持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不斷推向深入,從實踐來看,匯率改革調控成效正向著預期的目標邁進,在匯率機制不斷完善過程中,相關風險也逐步得到控制。

    匯改以來,匯率對改善貿易失衡、促進産業升級、擴大內需方面的影響日漸顯現。與此同時,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也得到優化,紡織、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産品以及能源性産品在出口産品中的佔比下降,機電産品出口增勢良好。

    不過,經濟結構調整、産業優化升級過程必然意味著部分不具競爭力行業的逐步衰退。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服裝、鞋類等我國傳統出口行業受到的壓力尤為明顯,不免出現部分企業倒閉、退出市場,並引發行業內加速整合的情況。

    對這類企業來説,單純依靠低價格、數量擴張的發展模式已不是可取之策,努力提高産品附加值、提高産品檔次、提升品牌知名度才是明智之舉。而我國由於地區發展不平衡,這也為此類行業實現産業轉移,從東部地區轉向中西部地區創造了可能。

    實踐證明,多數能夠積極主動應對人民幣升值的企業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快的利潤增長。不少企業通過內部挖潛、金融避險等措施不斷發展與蛻變。

    匯改以來,伴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短期投機資金加速流入問題也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針對這一風險,我國多個部委近期已著手行動,對貿易和直接投資等領域資金流向進行監督,共同封堵熱錢流入,並注重防範短期資本的突然撤出。

    2008年7月14日起,國家外匯管理局、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實行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發展改革委近日也發文,要求各地加強和規範對外商投資項目的管理。這兩項措施旨在對貿易和直接投資項目下的熱錢流入進行監督,從而防止外匯資金異常流入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國際收支平衡帶來潛在的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將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和外貿增長方式,加大結構調整,進一步增強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

    匯率改革之路已走過三年,可以預見的是,匯率制度的不斷完善,必將有效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圖表:匯改三週年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圖 新華社發

中國經濟改革濃墨重彩的一筆
——
寫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三週年之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記者張旭東、王 宇、姚均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改革在多個領域得到突破性進展。這其中,2005年啟動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在中國經濟改革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7月21日,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三週年。3年之前,人民幣匯率改革如何牽動決策者?3年之後,匯率改革向國人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對國民經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和變化?

 
 
 相關鏈結
· 圖表:匯改三週年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圖
· 經濟改革濃墨重彩一筆——人民幣匯率改革三週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