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榮耀與夢想在這夜綻放--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側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09日   來源:新華社

這是奧林匹克會旗(左)和五星紅旗在空中飄揚。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 曲志紅 汪涌 高鵬)古希臘赫拉神廟前採集的太陽之光,跨過五大洲四大洋的千山萬水,960萬平方公里神州大地,歷海拔8844米地球之巔的攀登,經全世界2萬多人手手相傳,今天,終於來到北京,來到鳥巢,來到第29屆夏季奧運會主火炬的面前。

  8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首腦,204個奧運大家庭成員,16000名運動員和教練員,10萬名現場觀眾,數十億電視觀眾;東方和西方,中國和世界,我們、你們和他們,一起凝視著,一起見證著:

  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北京國家體育場,一頁新的歷史正在誕生。

這是開幕式上的擊缶表演。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站在這一刻,仿佛站在一個古老民族的歷史面前,5000年漫漫之路,浩浩然文明之光,人類發展的長河中曾留下多少永不磨滅的“中國印”

  2008面古樸的缶,2008名佇立的人,在鳥巢開闊的中央場地上組成氣勢宏大的“缶陣”。一道耀眼的光芒如閃電般從空中射來,激起缶陣上波濤起伏的光影,震耳的缶聲如春雷隆隆響起。鳥巢裏,全場觀眾隨著發光的缶面上閃現的數字一起高喊:

  “5——4——3——2——1”

  10萬人的齊聲呼喚飛向天空。天空中,絢麗的焰火如盛開的牡丹,映紅了鳥巢,映紅了北京的不眠之夜。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008名缶手擊缶高歌,唱和吟誦,盪氣迴腸。

  此時此刻,讓人忍不住回望歲月滄桑,光陰流水。全世界唯一延綿不斷數千年的中華文明,曾多少次像今天一樣創造了歷史?人類發展的長河中曾留下多少永不磨滅的“中國印”?

  鳥巢中央場地,平坦如一張巨大的書案,案上一卷中國古代形制的畫軸緩緩打開,一張白紙鋪在畫卷中央。

  古琴聲起,《高山流水》淌進場中。15位全身玄衣的舞者躍上畫卷,如飽醮的濃墨,如騰挪的筆鋒,用獨特的肢體語言,時而描摩,時而寫意,行雲流水,抑揚頓挫。

  “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之求索!”在人類文明的白紙上,我們的祖先以這樣的精神和氣魄,一筆筆刻下無法湮沒的痕跡,一頁頁書寫自己的華彩篇章。

  “用最現代化的手段,向全世界展示古老的中華文明”,這是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的初衷。

  今夜,1萬多名錶演者,借助多媒體技術和聲光電等影像效果,為全球觀眾打開中華文明長卷的一角。《畫卷》《文字》《戲曲》《絲路》《禮樂》一一呈現,先秦百家哲人們的智慧,“四大發明”的創舉,詩詞、音樂、舞蹈、戲曲、書畫、建築等古代藝術的韻味,如夢如幻地勾勒出中國古代文明的博大氣象。

  然而,透過這一幕幕驚艷的亮相,細細體味,貫穿其形意、滲透于神韻之中的,是中華文明自古以來推崇、守護的一個理念,一種哲學,是華夏子孫對和平、和諧、和睦的追求和嚮往──

這是開幕式上的表演。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一塊塊堅硬而方正的活字印刷字模,忽然間柔軟地像風一樣劃過,又或像水一樣流動;一會兒由方變圓,成陰陽兩級,一會兒又由圓成方,壘起錯落有致的城墻。讓人眼花繚亂的變換中,唯一不變的是一個個活字印刷字模組成的一個漢字。它以不同時代的不同字體,出現在風中、水中、圓中、方中,以及演員們的吟誦中。

  這個字就是:“和”。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懂得追求善與美的民族,追求‘和為貴’、‘天人合一’,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它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之一。”

  今天,13億中國人正在為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奮力前行。同樣,這個“和”字,與奧林匹克運動倡導的“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在精神層面上異曲同工。

  也許,正是這個“和”字,註定了奧林匹克和北京今夜的相逢。

 

這是開幕式現場。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站在這一刻,仿佛站在一個時代新的坐標點,100年孜孜以求,30年翻天覆地,今天,東西兩大古老文明在奧林匹克聖火下相擁,將催生怎樣的激情碰撞

  今夜,全世界在北京的天空中看到了“奧林匹克的歷史足跡”。

  一個個巨大的、燃燒的腳印狀焰火騰空而起,從永定門沿北京城中軸線一路向北,穿過天安門廣場,一步步走向主會場鳥巢。當第29個亮麗的腳印炸開在鳥巢的正上方,立即化為漫天繁星灑向地面,在鳥巢中央聚攏成星光閃爍的奧運五環。

  中國最美麗的古代藝術形象飛天,在空中舞動長袖,巨大的五環隨著衣帶飄飄的飛天緩緩升起,緩緩升高,像一個美麗的神話輝映全場。

  張藝謀説,他希望用夢幻般的五環,讓所有人記住奧運會第一次來到中國的這一天。

  這種神奇的感覺,讓人不能不心潮涌動,百感交集。

  從《天津青年》第一次提出“中國何時能辦奧運會?”的設想,中國人的奧運夢已經整整100年。實現這個夢的歷程,和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生活幸福的道路相伴而行。在把夢變為現實的過程中,中國從落後到發展,從貧窮到小康,從封閉到開放,已然以嶄新的面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和自信平和的心態,站立在世界東方。

  鳥巢中央,象徵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畫卷再一次打開,原來的黑白水墨變成五彩斑斕。青年鋼琴家郎朗和5歲的女孩一起,在畫卷上彈著舒緩浪漫的鋼琴曲,為新時代、新生活奏鳴。

  千余名少男少女,身披亮閃閃的星光,用自己的身體搭建起一座惟妙惟肖、晶瑩剔透的鳥巢。一個紅裙女孩,放起一隻五彩風箏,從光影鳥巢中飄然飛過。

  這充滿憧憬的美好景象,感染了全場,看臺上無數觀眾揮動手中的手電,臺上台下,萬點星光,“疑是銀河落九天”。

  “中國人發自內心的支持和熱愛奧運。”這一幕,讓克羅地亞駐華大使韋利奇發出由衷的讚嘆。“北京奧運是一扇精美的窗,通過它,人們欣賞到世界最偉大的文明和最燦爛的文化。透過這扇窗戶,世界也將重新認識中國、認同中國。”

  奧林匹克有這種神奇的力量。4年一度的奧運會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體育賽事,也是全世界矚目的文化交流盛典。今天北京的奧林匹克之夜,奧運大家庭的204個成員匯聚一堂,北京奧運成了現代奧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聚會。

  “對於大量普通中國人來説,北京奧運使他們第一次有機會零距離、大面積接觸外面的世界,讓中國人真正體會到地球村的感覺。”一位外國記者在對北京奧運的報道中如是説。

  幸運萬分抽到奧運開幕式門票的北京市民李先生,似乎正在感受“這種感覺”。今天他早早趕到鳥巢,看著自己身邊穿梭而過的各國來賓,説著各式各樣的語言談笑風生,他半開玩笑地説:“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國了。”

  的確,坐在北京奧運的主會場,格外強烈地感到一種“世界就在身邊”的氛圍。4.2萬噸優質鋼材搭建的鳥巢,是中外合作創造的建築奇跡;正在激情上演的開幕式文藝演出,其團隊中很多重要崗位由外國藝術家或技術人員負責;來參加比賽的人員自不必説,就連看臺上的觀眾,也來自世界各地。

  生物學家認為,人類是世界上唯一會笑的生命,笑容是人們表達善意、相互交流的最好表情。

  早在一年之前,北京奧運會在世界範圍內徵集孩子的笑臉。今夜,這些來自全世界的數千張笑臉展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不同種族、不同膚色孩子們純潔、純真的笑容,與整個看臺上八方來賓的融融笑意,交相呼應。

  這笑容告訴全世界,在奧林匹克這個絢麗的大舞臺上,北京正在上演與世界各文明平等對話、交流和融合的精彩大戲。

這是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站在這一刻,我們站在了人類大家庭的中間,希望著每個人的希望,榮耀著每個人的榮耀,五洲四海在這裡分享“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希臘運動員伊利亞斯·伊利亞迪斯手擎國旗,第一個走上今晚的星光大道,觀眾熱烈的掌聲讓他更加神采飛揚。

  身著盛裝的各國和地區運動員,在來自五大洲民族音樂的伴隨下,一隊隊走進場地,開始他們在本屆盛會上的第一次亮相。有的熱情地揮手,有的舞之蹈之,還有的邊走邊拍照,給自己留下最難忘影像。

  作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體育賽事,大批世界名將雲集奧運。每當觀眾從隊伍中發現自己喜愛的明星,總會爆發出驚喜的呼喊。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將奪取奧運金牌或獎牌作為自己的目標。但每個人都知道,只有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才能不斷實現更高、更快、更強的追求。

  更多的運動員,也許並不在乎獎牌。但他們心中的執著,絕不輸于任何奪標熱門的明星。

  “到北京參加奧運會,與世界各國高手同場競爭,是我一直的夢想。”哥斯達黎加20公里競走運動員阿倫·塞古拉只是一名業餘運動員。為了爭取奧運參賽資格,他甚至舉債參加國際比賽。沒有教練、沒有陪同人員,孤身一人在20公里的競走場地上拼搏:“這些困難對於我的夢想來説都太不足道了。”今夜,塞古拉作為代表團的旗手走進鳥巢,心裏充滿自豪。

  奧運會是無數人夢想成真的地方,更是人們友好相處、相互了解、分享喜悅、承擔苦難的大家庭。

  21歲的達娜·侯賽因是伊拉克代表團中唯一的女運動員,因為種種原因,她和她的隊友們幾乎與北京奧運失之交臂。今天,當她和其他隊友一起走進鳥巢,全場觀眾對歷經磨難的他們報之如潮的掌聲。

  人性的關懷,美好的情感,是奧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體現。當中國代表隊最後一個入場時,是讓人驚嘆而又感動的一幕。高大的中國隊旗手姚明身邊,走著一個雙手拿著小旗的孩子,他就是汶川地震重災區映秀鎮的小學生林浩。

  這個意外出現的小旗手,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雖然他只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但當那場災難降臨時,卻表現出罕見的勇敢,冒著極大的危險,從廢墟裏救出兩個同學。

  他今天的“意外”出場,讓全場觀眾“意外”地驚喜。人們把最多的掌聲、最熱烈的呼喊投向了他,投向他身上體現出來的最高貴的人性。

  這可能是今夜開幕式上最動人的掌聲。

  長久的等待,讓夢想成真的歡樂格外酣暢。此時此刻,北京國家體育場,鮮紅的中國國旗與奧林匹克會旗比肩而立,204個奧運大家庭的旗幟一起飄揚。

  千呼萬喚中,中國第一塊奧運金牌得主許海峰手持火炬跑進鳥巢。在全場觀眾有節奏的“北京加油!奧運加油!”的呼喊聲中,他和高敏、李小雙、佔旭剛、張軍、陳中、孫晉芳依次交接,跑完了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最後的路程。

這是李寧高舉火炬淩空繞場一週,準備點燃主火炬塔。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萬眾矚目下,站在全場中央,承擔最後點火任務的是體操名將李寧。他將手中的火炬高高舉起,在人們尚未明白之時,他的身體已經騰空而起。

  本屆奧運會開幕式最大的懸念終於揭曉。李寧舉著火炬,在鋼索牽引下,如太空行走般沿鳥巢邊緣奔跑。與此同時,一幅中國式畫卷沿“空中跑道”徐徐展開,畫卷上依次呈現出奧運聖火在各地傳遞的動態影像。當畫卷完全展開,李寧停在距高高的火炬塔不遠處。

  忽然間,流光溢彩的鳥巢裏,10萬人仿佛同時屏住了呼吸。世界著名歌唱藝術家莎拉·布萊曼和中國男歌手劉歡演唱的本屆奧運會主題歌緩緩響起,歌聲柔美、清新、溫情脈脈,沁人心扉。

  “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

  李寧輕輕地將火炬伸向前方,在光影打出的一隻金色鳳凰前點燃了引線。一道火苗旋轉上升,奔向火炬塔,“忽”地一聲,矗立在鳥巢邊緣的主火炬噴出熊熊火光,照亮北京的夜空。

  這一刻,112年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揭開新的一頁;這一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寫下新的篇章;這一刻,全人類的榮耀和夢想盡情綻放!

這是主火炬點燃瞬間。新華社記者 郭大岳 攝

 
 
 相關鏈結
· 全軍擔負奧運安保任務部隊全部轉入一級值班備勤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迎五洲健兒擁抱四海賓朋
· 第29屆奧運會在國家體育場隆重開幕
· 出席奧運開幕式的部分外媒負責人出席見面活動
· 來自7個國家的首批33名“奧運助威小冠軍”抵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