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8月12日電(記者涂洪長、胡蘇)8月8日,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站後工程正式啟動,這條北連溫福線、南接廈深線的鐵路一旦全線打通,從廈門特區到福建省會福州的時間將縮至1.5個小時,從福州到上海則只需6小時。
福建境內“八山一水一分田”,交通、物流條件滯後不僅導致省內山海差距和經濟發展腹地受限,同時也影響到福建與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板塊之間的互補聯動。為此,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戰略,這一東接台灣,南北承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規劃引起全國矚目。作為落實這一戰略的堅實步履,近年來,福建省內高速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石化、核電等重大項目投資均進入增量增速發展時期。
福建農林大學人文社科學院院長許文興表示,長三角和珠三角經過多年發展,面臨著社會成本提高、産業轉移加速的態勢,位於兩大板塊之間的福建成為當前承上啟下的理想區域,福建鐵路路網特別是沿海快速鐵路的貫通,將進一步推動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等經濟板塊之間的“物暢其流”,沿著中國海岸線將形成一條人流與物流的快速通道,對協調區域發展、促進共同繁榮意義重大。
“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的提出,除了進一步鞏固福建獨一無二的對臺優勢和對外優勢外,更為深遠的意義是福建將借此跨越省份經濟模式,加快融入到全國區域競爭與合作的洪流中去。”長期關注福建發展的北京拓維研究院院長王毅説。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正得到越來越多中央部委的支持。目前已經有50個中央部委和央屬企事業單位與福建省政府簽署了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合作協議或會議紀要。這些合作協議或會議紀要從規劃佈局、項目建設、口岸通關、金融服務、財政稅收等多個方面明確了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支持。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美國次貸危機、物價上漲等重大挑戰接連不斷、相互疊加,福建經濟運行依然在宏觀調控中保持持續增長、穩中趨好的態勢,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繼續推進。統計數字顯示,上半年福建實現GDP4500多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3.8%。
福建省副省長張志南表示,福建經濟增速與效益同步提高,上半年財政總收入增速比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高出11.3%,前5個月的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提高11.72%。在備受外界關注的市場物價上漲方面,福建上半年物價漲幅有所回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4%,漲幅較前五個月回落0.2%。
今年是福建省外向型經濟遭遇最大挑戰的一年,生産成本上升、匯率風險加劇、融資難、用工難等一系列現實困難,使得福建省以出口為主的傳統製造業面臨空前壓力,但難能可貴的是,以泉州地區為代表的出口企業和傳統製造業轉而苦練“內功”,積極尋求産業轉型升級、結構優化、競爭力增強的契機。
“人民幣升值後,進口設備划算了。”泉州晉江三福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經理謝建成笑著對記者説。去年以來,這家公司利用人民幣升值機遇,投資近3億元,從歐洲和日本進口了1000多臺世界最先進的噴水織機,同時還下大力氣與美國杜邦等行業巨頭進行研發合作。由於産品具有差異性和技術獨佔性,公司毛利率可達40%以上,已能從容應對外部形勢變化。
在必須進行産品創新和産業升級的共識之下。今年上半年,晉江市有12家龍頭企業引進價值9.64億元的先進設備,7家食品企業與國外供應商達成總額為3億元的裝備採購意向,同時還有26家企業擬投資22.14億元開展技術改良以提高産品競爭力。
晉江素有“中國鞋都”和“中國夾克之都”的美譽,目前,包括賦形航空減震、恒溫、超輕材料等新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晉江企業開發的運動産品,部分企業還與科研機構建立起實驗室和技術中心。據檢驗檢疫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晉江出口鞋類平均單價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20%,呈現出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良好勢頭。
與此同時,福建省的外貿企業還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不斷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以此降低匯率波動和市場單一化的風險。今年以來,福建省新興市場出口增勢強勁,對中東、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合計出口53.92億美元,增長31.6%;對東盟出口24.97億美元,增長37.3%。而在全省外貿出口産品中,僅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的出口就超過了全省出口總額的70%。
據福建匹克集團福州分公司市場部經理吳國賢透露,匹克集團2006年就在意大利開設了分公司,去年集團産品出口8000多萬美元。今年,匹克又著手到澳大利亞、緬甸、越南開設專賣店,現在海外招商工作已經啟動。
記者從福建省外經貿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福建新批對外直接投資企業80家,協議投資總額2億2千多萬美元,中方實際投資額達1億8千多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倍多、1.5倍和2倍多,均創歷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