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四川省水利抗震救災工作紀實:攻堅克難除水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8日   來源:人民日報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按照“安全、科學、快速”、“一湖一策”的處置方針,四川省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水利抗震救災工作,取得了重大階段性勝利。目前,全省已有75處堰塞湖排險,17處基本排險,1處險情降低,3處正在排險,8處正在研究排險措施。震損水庫、水電站無一垮壩,震損堤防無一決口,堰塞湖處置無一人傷亡,成功地解決了災區群眾飲水困難。 

    汶川地震震區處於我國第一、第二台階交匯帶,地形落差梯度極大。地震發生時,四川省已進入汛期,陸續出現較強降雨過程,震損水庫、水電站和堰塞湖發生潰決的風險很大,次生災害隱患嚴重。

    地震發生後,省委書記劉奇葆立即要求,嚴密監測地震災情,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絕不能讓一個百姓傷亡!四川省“5·12”抗震救災指揮部水利監控組迅速成立,並立即與前來支援的水利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前方領導小組合署組建四川水利抗震救災指揮部,建立了“合署辦公、集體會商、共同決策、地方落實”的工作機制。

    面對大量震損水利工程,來自全國水利系統的設計指導組、18個設計工作組,1200多名水利設計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自帶設備戰鬥在一線。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交通中斷、通信不暢、補給不足等重重困難,採取徒步查勘、空中查勘和空降實地踏勘等方式,開展拉網式排查,在最短時間內摸清了全省堰塞湖和震損水庫、電站、堤防、供水等的實際情況,逐湖逐庫逐段設計排危除險方案,為排險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水利、地質、地震、氣象、武警水電部隊……全國頂尖技術力量集結,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同類人口稠密區堰塞湖成功處置先例的情況下,從懸停飛機上跳到壩頂的專家推算出三種潰壩結果,制定了科學的排險、避險方案。

    地震發生後,四川全省形成了104個堰塞湖。威脅最為嚴重、排險最為艱難、國內外最為關注的唐家山堰塞湖,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成功排險,創造了世界上處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跡。

    有關部門還緊急搶修供水設施1300多處,投入臨時凈水設備6500台套、移動式制水設備46台、運水車120輛、生命吸管1萬支,並加強加密水質檢測,于5月底全部解決了575萬災區農村群眾臨時應急供水問題。從6月初開始,供水保障工作向過渡期安置供水轉變。

    震災考驗著水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北川縣水務局局長鄧躍明強忍妻子及全局25名職工遇難的悲痛,組織倖存職工連續奮戰30多天,解決了全縣23個安置點近6萬群眾臨時供水問題。綿竹市水利局局長駱儒華在震後第一時間即率幹部直赴險情最重的震損水庫排危搶險,避免了次生災害發生。阿壩州水文局局長羅華強在震後被困期間,組織職工及家屬邊自救、邊工作,用防汛電臺發出汶川與外界聯絡的“生命”電波。全省組織的25批次堰塞湖踏勘突擊隊、敢死隊以“爬也要爬到目的地”的決心,冒死趕往現場,摸清了全省堰塞湖的基本情況。

    全省水文職工以“死也要死在崗位上”的豪情,監測水情、搶測過流,為搶險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災後重建規劃組封閉作業,連續奮戰兩個多月,按時完成了水利災後重建規劃報告。

    四川還組織3000多人參加除險設計,1萬多人參與搶險。目前,所有震損水庫、水電站全部按計劃完成應急除險任務,震損堤防應急排險也近尾聲。(記者 劉裕國) 

 
 
 相關鏈結
· 黃河水利委員會對外發佈《2007年黃河泥沙公報》
· 青川重災區本月啟動交通水利等四大災後重建項目
· 陜西安排專項補助資金恢復地震受損各類水利設施
· 黃河水利委員會將進一步理順黃河供水管理體制
· 陳雷與吳雙戰座談 感謝武警為水利救災所做貢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