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讓文明的腳步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閉幕後繼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讓文明的腳步在奧運閉幕後繼續

    新華社上海8月24日電(陸文軍、孫妙)2008北京奧運會在為世界奉獻了極具震撼力的精彩賽事之後,24日晚落下帷幕。

    屬於北京奧運的這些日日夜夜裏,全世界不僅欣賞了各國體育明星在賽場上激烈競爭,也深切感受到了東道主中國人的氣質風貌、文化禮儀:上百萬奧運志願者令人難忘的微笑;政府民眾攜手努力保障各奧運城市交通暢通;綠色奧運的舉措和環保理念的增強讓天更藍、水更清;中國觀眾敞開胸懷,不僅將掌聲送給中國運動員,也用會心的喝彩讓各國運動員都感受到“主場”的氣氛……

    真心希望在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人在奧運盛會中體現的文明、禮儀、風貌,不因奧運閉幕而“落幕”。

    奧運展示國人精神風貌

    奧運雖然是一次體育盛會,但它所承載的東西卻涉及13億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而隨著奧運的推進,人們驚喜地看到:改變,在全社會的各個層面發生了……

    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氣勢恢弘的開幕式點燃了全場觀眾的激情與熱情。開幕式結束幾萬人退場後,“鳥巢”的好幾個看臺上竟沒有一片紙屑,沒有一堆垃圾。

    原來,觀眾在離開座位時,都自覺地將紙杯等雜物帶走了。而在上海體育館,塞爾維亞對陣澳大利亞的男子足球賽結束後,中國觀眾離場時很自覺地將身邊的易拉罐、紙杯等垃圾隨身帶走。

    此情此景,讓人聯想起1994年的日本廣島亞運會。比賽結束後,6萬人的會場上沒有一片紙屑。當時全世界的媒體都驚嘆: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

    現在,同樣的“可敬”發生在北京、上海、青島等各奧運賽場上。有專家點評説,僅僅是彎腰拾起廢紙、打包垃圾,這些細小但一致的舉動卻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

    而“無煙奧運”,也是中國向世界傳達環保理念、綠色理念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中國為迎接“無煙奧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北京培訓了1200名監督員,同時增加培訓了市衛生行政系統監督員1萬多名,對奧運場館、醫療機構等反復進行檢查、督導。北京還新增了禁止吸煙標誌60多萬張,給300萬市民發出了禁煙宣傳短信,而上海更是率先提出公共場所禁煙的舉措。正是不懈的努力,讓古老的中國在奧運期間告別了公共場所煙霧騰騰的形象。

    “北京歡迎你,陌生熟悉都是客人,請不用拘禮……”為了奧運,我們傳統待客之道增加了更多和世界接軌的文明禮儀!

    在世界面前,爭取一枚文明的金牌

    “程菲不哭,你依然是我們心中的跳馬皇后!”當中國女子體操名將程菲頻頻失誤最終錯失金牌時,觀眾和網友都送上溫馨的安慰。

    當射擊名將朱啟南惜敗印度選手,獲得亞軍時,全場觀眾用歡呼感謝他為祖國贏得了銀牌。

    “太棒了,太完美了!”當美國體操名將柳金以完美的表現完成女子體操的各項高難度動作,最終摘得女子體操個人全能桂冠時,全場觀眾都為之欣喜喝彩。

    當韓國舉重運動員李培永腿部嚴重受傷堅持第三次出場時,全場觀眾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如果我能夠舉起來,可能就會超過中國的選手去衝擊冠軍,但是中國的觀眾仍然給我熱烈的喝彩和掌聲。這實在讓我非常感動。”李培永賽後感嘆。

    奧運的賽場內,沒有“中國加油”的橫幅,沒有刺耳哨聲,觀眾們用熱烈的歡呼、雷鳴般的掌聲為精彩的比賽喝彩。“不打橫幅,主要是出於公平競賽的原則。”北京奧組委志願者部觀眾服務處副處長黃可瀛解釋説,“不能帶哨子、閃光燈,主要是考慮到觀眾的行為會對運動員的比賽造成影響。”

    “我們的情緒沒有受到這些規則約束的影響,相反,在一個更安靜文明的環境裏,我們可以更好地欣賞比賽。”剛在北京看完舉重比賽返滬的張先生説。

    連日來,各國媒體紛紛發表文章稱讚中國觀眾並不以狹隘民族主義對待奧運比賽中的勝負輸贏,他們真誠地為拼盡全力、力求完美的世界各國運動員加油、喝彩,令人感動。不以成敗論英雄,不以國別吝掌聲。作為東道主,中國觀眾表現出應有的大國風度。沒有國罵,沒有喝倒彩,無國界的真摯加油為中國在世界面前贏得了一塊文明的金牌。

    別讓“文明”隨奧運謝幕

    為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每一個中國人都在有意識或者下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文明禮儀。因奧運而改變的,不僅是中國的國家地位,更有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禮儀。

    比如,北京市民為了奧運會接受“單雙號限行”和“錯時上下班”。而在上海,為了確保奧運足球賽順利進行,不給賽場周邊增加交通壓力,上海賽區倡導觀賽觀眾選擇公共交通觀看比賽。而上海地鐵公司在5條軌道交通線路中準備了19列備車,專門服務觀賽球迷,即使比賽結束再晚,也可以安心坐地鐵回家。每位觀眾在享受高質量的比賽後可以“乘興而歸”。

    上海市民田超就在上海體育場附近的寫字樓上班,平時習慣開車上下班的他,在奧運期間大多選擇公共交通。他説:“大家少開車,本來就是給奧運交通‘減負’,而且這樣空氣質量也好些,希望奧運結束後,大家也能主動每月少開幾天車。”

    上海地鐵運營公司的宋理強告訴記者,奧運期間,上海地鐵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提升服務質量。在地鐵服務改進的同時,也驚喜地發現,更多乘客文明程度在提高。“先下後上、文明排隊,自覺配合安檢,這些文明的行為,在上海地鐵隨處可見,以前一些爭先恐後、你推我擠的‘惡習’確實減少了。”

    寬敞通暢的道路,井然有序的列隊,挂著微笑的臉龐……不經意間,奧運改變著每一個人的行為,改變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改變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然而,隨著奧運落幕,這一切是否也將謝幕?曾經困擾高速實現現代化、城市化的中國社會的種種不文明現象,是否也將在一夜間重回億萬人的生活中?

    答案,顯然需要13億人的行為來決定。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奧運會給各國運動員一個展示自我的賽場,也給所有的中國人民一個向全世界展示文明風貌的舞臺。

    因為奧運,中國人有了更強的文明使命感;因為奧運,人們開始更多地約束自己的不文明行為;因為奧運,世界見證了中國的文明改變。

    但文明並不能止步于奧運。奧運閉幕後,讓文明的腳步繼續…… 

 
 
 相關鏈結
· 隧道工人堅守施工崗位 喜慶中國奧運金牌第一
· 體育總局等祝賀鄒市明獲拳擊男子48公斤級賽金牌
· 劉鵬解讀中國軍團奧運之旅:成績優異 差距明顯
· 氣象部門各就其位做好奧運會閉幕式氣象服務保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