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傳承"奧運遺産":中國將從奧運輝煌邁向發展新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鄔煥慶、王英誠、萬一)中國成功舉辦的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人類歷史、奧林匹克發展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更給中國和中國人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奧運遺産”。充分發掘和利用“奧運遺産”,將為中國未來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與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奧運之後新的各種複雜的問題必然要我們去面對、去解答,後奧運時代對中國的考驗並不亞於奧運會。如何傳承好奧運會給全中國留下的寶貴遺産,為中國下一步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讓中國從奧運輝煌邁向發展的新高,意義將比成功舉辦奧運會本身更為重大而深遠。

    綠色、藍天,能否在奧運會後留駐

    “綠色奧運”的提出和實施,使得環保意識、綠色和諧精神成為奧運會留給中國的重要精神遺産。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4日,北京8月份在空氣質量全部達標的基礎上收穫了13個一級天,比例達到54%,超過北京10年來單月一級天9天的最高記錄,更是遠超夏季單月一級天5天的最高記錄。奧運會開幕之前外界對北京奧運期間空氣質量的種種質疑,隨著藍天白雲的頻頻出現而煙消雲散。

    北京的藍天白雲,無疑得益於“綠色奧運”理念的落實。聯合國駐華協調代表馬和勵稱讚“北京奧運會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一次‘綠色奧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通過“切身體會”後説,“綠色奧運”的影響是多層次的、多角度的。

    但是,在奧運會之後,中國,尤其是北京,能否繼承“綠色奧運”的遺産,依舊把綠色和藍天留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24日表示,要保證奧運會後北京的空氣質量不滑坡,必須堅持嚴格的減排措施,後退是沒有出路的。據介紹,奧運會結束後,北京在奧運會之前所採取的所有長效措施都將一直堅持下去,至於奧運會期間的臨時減排措施,將會在對其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的基礎上,以一定形式將絕大部分減排措施形成固定政策,堅持實施。奧運會期間停工、限産的重污染企業必須解決排污問題,如不能確保達標排放,奧運會結束後將不會是簡單地恢復生産,而是要考慮企業是否應該存在的問題。

    更可以讓人們放心的是,從國家政策層面看,中國政府從科學發展觀出發確定的嚴厲的環保政策將是堅定而一貫的,讓神州大地“天更藍、水更綠”是一項長期的國策。

    “可以肯定的是,綠色、藍天肯定會在奧運會後繼續伴隨著中國的發展和中國人的生活。”中央黨校研究室趙傑博士説:“但是,鞏固與擴大北京奧運會的環保成果,在‘綠色奧運’理念指導下,建立健全環保的長效機制,依舊需要各級政府、組織和廣大民眾的齊心協力。”

    國民素質,奧運洗禮後如何提升?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全場觀眾和運動員把熱烈的掌聲獻給了為奧運會服務的志願者。志願精神、文明觀賽、微笑禮儀……北京奧運會展現了一種全新的中國國民形象。“人文奧運”主導下得到提升的國民素質,是尤為寶貴的“奧運遺産”。正如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會長、北京奧組委高級顧問魏紀中所指出的,奧運會帶給北京的精神遺産,如志願精神、人文素質等,永遠不會貶值。

    對於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良好形象,很多國外媒體都關注到並給予較高的評價。《紐約時報》就報道説,北京的奧運會以更加青春的色彩令世界震驚。他們所有的人都是那麼快樂、友好、禮貌,給人一個美好的印象。

    但是,人們也普遍意識到,如何將奧運會展示的國民素質中好的東西保持下去,將好的勢頭髮揚下去,將奧運會期間的慣例變成公民生活習慣、道德素養,是奧運會後中國的一道重要課題。

    “通過奧運洗禮,使公民個人素質普遍提高,使社會的理性因素不斷積累,無疑是奧運會給中國帶來的珍貴財富,也是奧運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結合的最好詮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尹韻公説,“應該看到,出現這個結果,為迎接奧運會而開展的全民性公民素質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

    為辦好奧運會,中國從自發報名的人當中挑選和培訓了100多萬名高素質的志願者;在北京,出租汽車司機學習外語,穿工作制服,車內更是一塵不染;北京市不僅對居民加強了反恐宣傳,發放了反恐手冊,還告知一些國外禮貌準則,比如不能問別人年齡、收入、信仰、婚否等等。

    文明在細節中呈現,文明的境界、公民的素質,正是體現在這些細節之中。“後奧運時代,我們應著力將志願精神、文明禮儀等好的東西固定下來,讓每一個公民從中國輝煌的奧運會戰績中感受‘大國意識’、喚起榮譽意識,塑造與大國相匹配的國民素質、公民社會,這樣就必定能在奧運會留下的一個良好基礎上實現國民素質的穩步跨越和提升。”尹韻公説。

    體育發展,下一步怎樣承續輝煌

    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驕人的體育成績,一大批先進和齊全的體育場館,這是一筆豐厚的奧運體育遺産。

    中國的體育事業,該如何接收這些珍貴的遺産,一方面承繼輝煌,另一方面走得更快、更高、更強呢?

    首先可以確認的是,北京奧運會後,中國競技體育水平將仍然保持較高水平,中國選手在4年後的倫敦奧運會上及以後仍將取得優異成績。畢竟,中國體育競技人才培養模式,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相當成熟,隨著年輕選手的成長、科學訓練的進步、國際交流的頻繁,中國的競技體育已進入良性循環。而奧運會留下的一大批一流的體育設施,將更能保證中國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一些弱勢項目競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

    北京奧運會後,國家還將繼續保持對競技體育的投入。事實上,任何一個代表團都不會忽視自己的選手在奧運會上勇奪金牌後給民眾帶來的振奮與激勵。例如,美國為保持在國際體壇上的領軍地位,不惜投入重金,為運動員備戰奧運會創造良好條件。當然,中國競技體育需要更加合理與透明的投入機制,形成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投入新模式,一些市場價值高的項目,應該逐步走上市場化道路。

    其次,中國將更加重視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魏紀中透露,中國政府將會在北京奧運會後,花更大的力氣關注、推動群眾體育,尤其是學校體育工作。

    據悉,北京奧運會後,將有數量可觀的奧運會場館逐步向社會開放,把“奧運遺産”轉化為群眾實惠。另外,從中央到地方,也將多形式、多渠道籌集資金,把建設群眾健身場地設施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尤其將加大廣大農村地區的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投入。

    人們有理由確信,北京奧運會已經讓我們在體育的範疇內實現了體育觀的昇華;北京奧運會後,中國將在奧運體育遺産中汲取足夠的力量,逐步實現從一個競技體育大國到一個綜合性體育強國的歷史跨越。

    文化中國,軟實力能否助力起飛?

    16個浸染光榮與夢想的日子裏,北京奧運會讓全球銘記了一個驚艷盛典,也讓全球銘記了一個文化中國。這是北京奧運會留給中國和世界最值得回味、真正無與倫比的遺産。

    從開幕式到閉幕式,中國為全世界人民完美呈現了璀璨的中國文化,生動而絢麗地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畫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許福吉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一次體育盛會,而且是一場多元的、豐厚的文化盛宴,它給中國和世界留下許多非體育的遺産,讓人們感受到由層出不窮的中華文化體現的軟實力。

    “通過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增進了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有機融合,展示了中國和平友善的國家形象,從而大幅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著名作家馮驥才説,“奧運會成功展示的文化中國,使中國文化通過奧運會為世界所接受,為中國文化在奧運會後進一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打下了基礎、樹立了信心。”

    事實上,北京申辦奧運會以來的大量事實已經證明,奧運會對於中國國家軟實力的提升效應已經初步顯現。從奧運會籌辦一開始,本屆奧運會就打上重重的中國印。從會徽中國印到吉祥物福娃,從篆書的體育標識到祥雲火炬,從金鑲玉獎牌到各種禮儀服飾,每一個創意,每一個細節,都標識著我們的文化底蘊,中國文化通過奧運會這座橋梁走向了世界。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指出,後奧運時代,中國完全可以從奧運會成功經驗中思辨文化建設的新內涵、新思路。體育文化要向民間社會回歸,文化交流要實現價值輸出,政府要創造更豐富的大眾文化讓民眾分享或參與。軟實力的助力,將使中國在強勁經濟增長力量下的發展更健康、更和諧。  

 
 
 相關鏈結
· 專家:今後3年北京將處於奧運遺産推動效益井噴期
· 萊姆克:中國出色地確保奧運進行並留下奧運遺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