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馬向菲)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早已蜚聲海外,2004年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中國八分鐘裏美輪美奐的“千手觀音”表演讓更多的國人記住了他們的名字,也讓藝術團與殘奧會結下不解之緣。
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藝術團演員的身影無處不在。盲人歌手楊海濤用中、英文演唱《天域》;盲人鋼琴家金元輝在《四季》節目中彈奏肖邦的《即興幻想曲》;109位藝術團聾人舞者與汶川地震倖存的小姑娘李月共同演繹《永不停跳的舞步》。
走進藝術團,人們立刻會發現,153位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各有特長的演員和工作人員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團長邰麗華和工作人員們把小演員稱為“孩子們”,而小演員彼此都是“兄弟姐妹”。這些成員年齡最大的34歲,最小的10歲,藝術團平均年齡18歲。
盲、聾溝通無障礙
如果一位盲人和一位聾人在一起,他們怎麼溝通?“千手觀音”領舞,現藝術團團長邰麗華笑著用手語“説”:“不成問題。”
這些孩子們雖然身體有些不便,但與同齡健全孩子的愛好沒有不同,他們也喜歡玩電腦,使用QQ網絡聊天工具上網聊天,“網聊”是他們溝通的方式之一。
邰麗華又説,盲人孩子的聽力異常敏銳,聾孩子平時發出的含糊不清的聲音他們都能辨別出是什麼,所以用“聲音”溝通是另外一種方式。
最奇妙的是,很多盲孩子還學會了手語,比如盲人笛子演奏家毛鏑,手語用的特棒,甚至連比有的手語老師都好。“所以有的新來的手語老師還要請教我們這些盲孩子呢,”邰麗華十分驕傲地介紹説。
孩子們之間的溝通方式並不止於此,他們平時一起玩,踢足球,看電視,感情就這樣培養起來了。
常年一起生活,孩子們之間非常默契。平時出門,聾孩子會牽著盲孩子。排練結束後,聾孩子主動將盲孩子和坐輪椅的孩子帶出排練廳,並迅速收拾好排練用的樂器等物品,很快排練廳就恢復整齊。
長江後浪推前浪
在藝術團中,對藝術的追求將所有人緊緊聯絡到一起。年長的藝術家將自己的經驗與知識無私地傳授給年輕的演員,藝術與愛心這樣一代代傳遞下去。
在開幕式《永不停跳的舞步》中,原來計劃使用123位藝術團的舞蹈演員和手語老師,但開幕式時根據現場舞臺情況改成109人,於是邰麗華與另外11位年齡大一點的演員和兩名手語老師退了下來。
參加殘奧會開幕式的機會就這樣讓了出去,邰麗華沒有太多遺憾。她説,她們這些年齡大些的看到年輕一代已經達到了她們的藝術水平,表達出她們心中的夢想,感到很欣慰。
她回憶9月5日在排練廳最後一次綵排的情景時,心情還是無法平靜。那時,大家都知道第二天就要到“鳥巢”演出,狀態非常非常好,每個動作都那樣整齊,有感染力。她們十幾名退出的演員坐在一邊看,感到了震撼。
“怎麼形容呢?仿佛身上的汗毛都立了起來,”邰麗華説。
排練結束後,她們都哭了。“我們都知道彼此心中的夢想,這些無法用言語表達,但她們用舞蹈把我們的夢想都表現出來了,”邰麗華説。
“她們參加演出,等於延續我們的夢想,”她説。
這樣的氛圍讓藝術團成員無法不熱愛這個大家庭。年齡最小的舞蹈演員汪伊美説,她覺得能進入藝術團特別幸運。手語主持姜馨田説,她覺得和大家在一起的生活特別愉快。而楊海濤則説,藝術團的快樂生活讓他變了個人,從原來的內向沉默變得愛説愛笑。
愛心回報社會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得到社會很多的關注,每年許多場演出,讓演員們馬不停蹄。自從1987年建團以來,藝術團已經出訪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僅去年一年就出訪了17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150多場表演。
今年7月31日到9月20日之間,他們要為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客人奉獻40多場演出,之後他們將兵分兩路,分別到日本和美國表演。
精彩的演出為藝術團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這些得到關愛的成員們帶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社會。去年,藝術團成立“我的夢”和諧基金,從演出收入中注資1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迄今已經捐贈出35萬美元和260萬元人民幣。
“回想藝術團一路走來,有很多人幫助我們。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回報社會,”邰麗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