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10日電(記者余靖靜)今年的教師節,是浙江開化縣中村小學老師楊立營感到最幸福的。正在杭州接受為期2個月“領雁工程”培訓的他説:“農村老師最大的幸福在於能接受高規格的業務培訓。雖然我從教18年,又是學校的教研組長,卻還是第一次參加省級培訓。”
記者從10日在杭州舉行的浙江省慶祝第24個教師節座談會上了解到,擁有17萬名農村教師的浙江省近日啟動農村中小學教師“領雁工程”。這一計劃投入專項資金5000萬元,計劃用3年時間,為農村學校培養骨幹校長和教師,以此形成規模適度的省、市、縣三級農村骨幹教師梯隊,帶動農村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由於工作環境差、發展空間小、待遇收入低等原因,農村教師千方百計從鄉村流向城鎮、從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的情況屢見不鮮。有人寧肯到縣城做一個普通老師,也不願意在農村做校長。即使在地處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浙江,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性缺失同樣是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的關鍵瓶頸。
為了讓農村教師崗位越來越具有“吸引力”,浙江省近兩年來除了在業務上給農村教師創造更多的機會外,還花大力氣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如對農村任教教師每8年上浮一級薪級工資,2008年起又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教師任教津貼。據了解,僅任教津貼一項,浙江各級財政一年要拿出4億元左右。
楊立營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從教18年的小學高級教師,2008年起,他每月能增加300元左右收入,“這樣的增長幅度,對山區農村是從來沒有過的。”
在偏遠農村任教37年的蘭溪市永昌初中老師葉錦明表示,農村老師的日子正在一天天好起來,“前幾年,農村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農村孩子享受免費教育後,因貧失學現象基本消失;如今省裏相繼出臺了提高老師待遇和專業發展的政策,我們切身感受到對農村教師的關心,這是我們長期內心期盼的。我們學校的老師都説,一定要珍惜機遇,紮根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