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四川近日採取多種措施確保地震災區群眾安全越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10月21日電(記者楊三軍)10月的四川地震災區,秋意漸濃,冬季將至,天氣一天天轉冷,災區群眾越冬問題牽絆著億萬人民群眾的心。為確保汶川地震災區群眾吃得飽、穿得暖、不受凍,四川省近日採取加快住房重建、籌集禦寒衣、儲備糧食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等多種措施,確保災區群眾安全過冬。

    汶川大地震導致四川災區城鄉住房損毀嚴重。此前,災區群眾已實現過渡安置,農村和城鎮住房重建的補助政策也已明確,恢復重建工作正緊張有序開展。然而,受建材供應、資金籌集等多種因素制約,今年冬天,四川災區部分群眾不得不在過渡房中過冬。

    據了解,在四川汶川、青川、北川等地震極重災區,冬季最低氣溫都在零攝氏度以下,十分陰冷,山區更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在過渡房中過冬的災區群眾的生活問題令人牽腸挂肚。日前,四川省“5·12”抗震救災指揮部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多項措施確保災區群眾安全過冬。保障過冬住房是災區群眾安全越冬的重要條件。四川要求各地對前階段過渡住房和永久住房建設進行檢查考核,城鎮集中安置房要完善安全的水電氣和消防等設施;農村過渡住房要進行加厚加固處理,提高防風防雨防寒保暖能力;加快農村永久住房建設進度,爭取在入冬前讓更多的受災群眾住進安全溫暖的新家。

    著眼今冬出現極度嚴寒氣候的需要,籌集充足的過冬衣被。在全省開展向災區群眾 “送溫暖、獻愛心”捐贈衣被活動,要特別關心“兩孤一殘”人員、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群眾的過冬問題,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提前準備災區群眾越冬需要的口糧,滿足冬令春荒的需要。對於地處高寒山區的地方,要提前儲備充足的糧食、取暖燃料和生活必需品,同時,在災區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行,抓好災區今冬明春防病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疫情和群眾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

    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把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作為當前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省抗震救災指揮部還將組織督促檢查,對各災區進行指導推動,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地震災區群眾急需冬衣被和電熱毯

    新華社成都10月21日電(記者苑堅、葉建平)隨著霜降的到來,四川地震災區的受災群眾也即將迎來地震後第一個冬天。常駐災區的新華社記者日前進板房和臨時過渡房,了解受災群眾過冬時到底缺少哪些生活用品。

    冬衣棉被需求量最大

    通過走訪,記者了解到倒塌房屋的受災群眾最為艱難,他們的過冬衣物普遍被壓在房子裏,需要冬衣棉被最為迫切,需求量也最大。

    綿竹市金花鎮吉祥村黨支部書記王高福説,全村房屋盡毀,村民5月份出來基本上沒帶出什麼東西,身上的衣服大都是社會捐贈的,過冬的棉衣棉褲、毛衣毛褲、棉鞋都需要社會捐贈。

    什邡市紅白鎮紅白村村委會主任楊清海説,現在,老人都已經需要穿秋衣秋褲了,但也只能把幾件捐贈的薄衣服套在身上取暖。到冬天時,最冷有零下10攝氏度左右,又不能烤火,受災群眾最迫切需要的是毛衣毛褲、棉衣棉褲等禦寒衣物。

    紅白村64歲的張輝俊老人説:“霜降後就冷得兇了。這裡很多老人都有支氣管炎、風濕病,冷了就發作,所以老人現在最需要厚衣服。”

    什邡市深國企業小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蔣賢蓉説:“現在受災群眾蓋的被子都是太空棉的,無法過冬禦寒,所以希望能儘快發放棉被,我們考慮將先收到的棉被發放給殘疾、三孤人員和遇難學生家庭。”

    小功率電熱毯最實用

    記者通過對10多個極重災區鄉鎮的走訪,受災群眾普遍反映冬季取暖是個大問題,如果社會能多捐贈小功率電熱毯,就能解決過冬的一半問題。

    什邡市紅白鎮駐地的板房安置小區共安置605戶、2000余名受災群眾。36歲的劉文菊説:“我們以前用的電暖器,都是800瓦至2000瓦,但現在住在板房裏,每家用電總負荷不能超過1000瓦,以免跳閘或引起火災,所以取暖器是用不成了。”

    紅白鎮黨政辦主任徐正濤説:“我們全鎮2710戶群眾全部受災住在過渡房裏,這裡是山區,海拔比較高,10月初就已經開始冷了。往年冬天,城鎮居民主要靠電暖器過冬,農村居民則用電暖器或燒煤炭的火盆。同時,因為比較陰冷,每家每戶晚上睡覺都要用電熱毯。現在住過渡板房,不能用電暖器,火盆也不適用了,怕引起火災和煤氣中毒。”徐正濤説,全鎮過冬大約需要4000床小功率電熱毯。

    生活用品也需救助

    位於什邡市洛水鎮的深國企業小區是什邡市最大的板房安置小區,目前已入住受災群眾840多戶。小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蔣賢蓉説:“這個小區現在居住的都是困難的受災群眾,包括失地農民、遇難學生家庭、企業倒閉的和吃低保的群眾等。現在他們急需生活方面的救助,包括必需的大米、食用油等。”

    什邡市鎣華鎮雪門村15組村民周友明説:“我們村的受災戶有的住的是自建過渡房,有的還住在帳篷裏,過冬是個大問題。我自己搭的過渡房四面透風,只能用國家發的救助金買點油布勉強圍了一下。本來稻草要用來搭房過冬,但種大蒜全部用完了。”

    記者還在綿竹市金花鎮吉祥小區了解到,部分受災群眾到山上撿柴做飯,因為當地煤氣價格比較高,一些群眾捨不得買。當地群眾還表示,如果社會能捐贈點食用油、大米,生活就不會這樣緊張了。

 
 
 相關鏈結
· 香港民建聯啟動四川地震災區“戶對戶援助計劃”
· 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汶川地震災區電網恢復重建導則的通知
· 千余名香港市民山地步行為汶川地震災區重建募款
· 雲南盈江和楚雄地震災區將全面進入恢復重建階段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