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經濟促進計劃: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
——世界視野下的中國經濟促進計劃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張曉松、李潔、朱立毅)9月以來,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作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中國將如何應對,一直受到世界的密切關注與期待。

    不久前,中國政府出臺了著眼于擴大國內需求的10項措施,提出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投資規模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促進計劃一經宣佈,立即贏得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

    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促進計劃

    實際上,在中國政府推出一攬子經濟促進計劃之前,歐美各國已陸續拿出了各自的救市計劃。與那些計劃相比較,中國的計劃規模龐大,立足國內,著眼結構調整,被認為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新政”。

    中國經濟促進計劃總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6000億美元,規模相當於中國2007年國內生産總值的16%左右,相當於中央和地方政府2006年所有開支的總和。

    “這是中國的大動作,顯示了中國不斷增強的經濟力量。”摩根公司經濟學家龔方雄説。

    除規模龐大外,以投資拉動內需,被認為是中國經濟促進計劃的一大亮點。該計劃將會放鬆信貸限制,擴大社會福利保障,並實施一個包括新建鐵路、公路和機場在內的基礎設施開支計劃。

    各國輿論因此普遍認為,與美國政府的救市資金相比,中國的促進經濟增長計劃有著本質的不同,那就是中國用自己的錢刺激經濟增長,促進經濟轉型。

    俄羅斯《生意人報》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和歐洲都被經濟蕭條籠罩,而它們恰恰是中國工業品的主要消費者,中國工業增長因此面臨下滑風險。中國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國家支出擴大內需,以部分彌補外部市場萎縮造成的損失。

    中國政府這次公佈的十項擴大內需的措施,更加注重為經濟發展增添後勁,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重點之一,包括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從長遠看,這些建設項目都是持續和均衡發展所不可少的硬體設施。”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這些資金都投到了實體經濟中,雖然不能指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以後的回報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還將惠及未來,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一直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和變化。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長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中國經濟促進計劃推出後,世界輿論普通認為,中國很有希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王慶指出,有了這一系列擴大內需的計劃後,中國經濟增長率在2009年仍能保持期望中的8%至9%。

    專業人士認為,中國經濟不會脫離快速發展的軌道。

    出口快速增長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但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出現回落,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

    “中國的出口商正在遭受猛烈的衝擊。低附加值領域和嚴重依賴出口的行業面臨威脅。當然,中國已經著手拓寬出口渠道,但是還不足以躲過當前的衝擊。”法國《回聲報》這樣描述中國出口在目前所面臨的巨大困難。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經濟促進計劃在繼續強調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將重點轉向擴大內需。

    道瓊斯通訊社亞太市場新聞主管總編羅莎琳德·馬西森認為,這一計劃將啟動中國的國內需求以減小對出口的依賴,幫助出口商實現産業升級以生産附加值更高的産品,加強農村貧困人口的社會保障。

    促進居民消費成為中國經濟促進計劃的“重頭戲”。

    法國《回聲報》報道了中國刺激消費的具體措施:“一項扶持8億農民的宏大計劃已經宣佈,目標是到2020年將農民收入翻一番。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十有八九也會加速……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使中國經濟依靠自己的力量繼續保持增長。”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美國樓市泡沫導致了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國的房地産市場發展前景也因此備受關注。

    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經濟促進計劃意味著中國政府更願意興建可以令居民承擔的房屋項目,以刺激投資。路透社報道稱,中國政府將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用於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建設。

    此外,各國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的計劃更具社會保障性質,如國家計劃改革醫療體制、擴大對糧食的國家收購、增加對城鎮低收入居民的補貼。特別是中國表示,將從2009年起降低增值稅和一系列稅收。

    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

    中國一再強調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誰也無法否認,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必然會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的動力。

    中國經濟促進計劃一經宣佈,首先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引起一片“漲”聲。

    10日,日本東京股市日經股指大漲5.8%。日本時事社的報道認為,中國的經濟刺激措施使得市場對亞太地區經濟前景的擔心得到緩解。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社論説,中國政府的這些舉措將促進中國經濟從出口拉動型向內需推動型進行戰略轉移,而中國經濟的轉型無疑會使尚未開發的市場潛能發揮出來,這對新加坡是有利的,因為其中蘊藏著很多商機。

    社論還認為,在全球經濟一片愁雲慘霧的形勢下,中國出臺的刺激經濟增長舉措不同凡響,中國的穩定與發展是對世界經濟作出的實質性貢獻。

    實際上,中國經濟促進計劃的利好很快就波及全球。除亞洲股市外,俄羅斯莫斯科股市當天大漲6.83%,倫敦股市、巴黎股市和法蘭克福股市開始反彈,甚至遠在南半球的巴西、智利和墨西哥股市也急劇上漲。

    國際社會顯然期望中國持續的高增長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發達國家的經濟嚴重減速帶來的不利影響。正如巴西財長曼特加所指出的,在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刻需要果斷採取擴張性經濟政策,“中國在這個方面走在了前頭”。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也是鐵礦石、銅、鋁等原材料的主要消費國之一。中國經濟促進計劃宣佈當天,全球原材料市場反應熱烈,原油價格上漲5%,賤金屬價格也開始飆升。

    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力拓的股價10日分別上漲7%和7.9%。此前,由於鐵礦石價格大幅下挫,力拓公司不得不減産9%。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表示,中國“非同凡響”的經濟促進計劃,將提振對澳大利亞自然資源的需求。

    在商品貿易領域,樂觀情緒也隨之而來。中國是很多大宗商品和其他貨物的消費大國。全球市場一直都在擔心,中國經濟的過快下滑將影響其他經濟體。如今,中國的經濟促進計劃緩解了上述顧慮。

    “一個不斷擴大的消費市場在等待著我們。”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來自中國的更多消費意味著對外國産品的需求增大,對海外生産者的出口競爭減少。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越來越來自將國內資源用於社會服務中,這不但會帶來收入,而且人力資本的構建也會有助於未來生産力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長。

    展望未來,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裏謝説:“中國政府的決定無疑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中國的經常項目盈餘表明其完全存在刺激內需的調控空間。中國政府的新舉措可幫助全球經濟降低下行風險,度過現在的艱難時期。”

    路透社預測,中國的經濟促進計劃“可能掀開世界經濟大國以大規模支出或降息來遏制全球經濟衰退的新一輪行動的大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