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專家齊聚成都 為地震災區旅遊業恢復支招
新華社成都11月17日電(記者余曉潔、苑堅)“地震的發生提升了四川的關注度,四川可以借此機會重新定位,使這個旅遊目的地與眾不同。”世界旅遊組織顧問麥克·法布裏修斯(Mike Fabricius)在四川地震災區考察後,為當地旅遊業發展“支招”。
16日至18日,旨在“分享各國經驗,共謀旅遊業應對危機策略”的“旅遊振興與危機應對國際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吸引了來自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美、法、日等30余個國家旅遊業的官員和代表及旅行商買家團200多人參會。
擁有峨眉山-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溝、黃龍、大熊貓棲息地等眾多世界文化遺産的四川,近年來旅遊業發展迅猛。然而在汶川大地震和“8·30”攀枝花-涼山地震災害影響下,四川旅遊出現了大幅下滑。
四川省旅遊局統計顯示:2008年1至10月,該省實現旅遊總收入87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旅遊、餐飲服務産業鏈上30萬從業者收入降低,有的甚至失去工作。
麥克·法布裏修斯就“重振四川震後旅遊”同與會代表分享了7“R”策略。首先,建立預警機制,制定週密預案(Be Ready),未雨綢繆。二是進行良好溝通,做出迅速反應(Respond Responsibly),快捷、準確、有效地架起遊客與其親人、目的地及客源地愛心、理解和信任的橋梁。三是兼顧多方利益,進行整合重組(Regroup),集中力量,聯合出擊。四是區分客源市場,挖掘自身“獨一無二”的特色優勢,進行重新定位(Reposition)。五是採取積極營銷策略,重新聚焦遊客視線(Refocus)。六是統籌恢復重建,推動上檔升級(Restore)。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創新(Renovate)。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業界各方必須認真細緻地分析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創新産品和服務,不僅要把客戶帶到目的地,更要讓他有難忘的體驗,這是旅遊業變危機為機遇的重要策略。”麥克説。
世界旅遊組織副秘書長塔勒布也認為,金融危機使歐美的旅遊者選擇更加低廉的住宿和交通設施。中國和四川旅遊業界需要有創新性的思維,思考應該如何為他們提供住宿,滿足人們在“收緊腰包”時新的需求。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將是旅遊業最為困難的時期。”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表示,國家旅遊局將向全世界推薦四川精品旅遊景區,幫助四川打造精品旅遊品牌,推動四川旅遊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金融海嘯中“收緊腰包”的歐美遊客將青睞中國
新華社成都11月17日電(記者余曉潔 苑堅)“對歐美消費者而言,旅遊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金融危機中他們選擇旅遊産品會更慎重,物美價廉的‘中國遊’可能受到收緊腰包的歐美遊客青睞。”世界旅遊組織副秘書長塔勒布·瑞法(Dr.Taleb Rifai)在談及金融危機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時説。
16日至18日,旨在“分享各國經驗,共謀旅遊業應對危機策略”的“旅遊振興與危機應對國際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吸引了來自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美、法、日等30余個國家旅遊業的官員和代表及旅行商買家團200多人參會。
“近期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全球國際旅遊的影響正在加深,對我國旅遊市場的影響也正在逐次顯現。”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説,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將是旅遊業最為困難的時期。
金融危機影響消費者最直接的表現是居民在消費的選擇上更為慎重。以往的盲目消費、享受消費逐漸讓位於理性消費,捂緊錢包過日子的人越來越多。然而,出於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持續性,旅遊消費領域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
塔勒布·瑞法認為,對很多歐美人來説,旅遊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金融危機中他們會更審慎地選擇更廉價的出行方式,但絕對不會放棄旅遊。
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世界旅遊業的總收入達到了1.7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在過去5年是迅速遞增的。但是2008年前8個月,旅遊業的增速放緩了,主要原因是佔出行人次56%的歐美遊客的口袋捏緊了。
“儘管金融危機使信貸緊縮問題嚴重危及歐洲,歐元、英鎊貶值壓力加大,人民幣升值加速。但是相對於昂貴的‘歐洲遊’‘美國遊’而言,‘中國遊’可謂物美價廉,而且可以讓歐美遊客享受獨特的東方風情。”塔勒布説。
這一判斷在震後四川得到了印證,攜程旅行網度假業務總監郭光介紹,9月份,隨著九寨溝、黃龍等景區的重新開放,以及“心動四川”等一系列活動的推出,四川旅遊訂單,包括海外訂單數量開始迅速上升。
不少從業人士認為,儘管汶川地震給四川旅遊業帶來了重創,直接損失達到500億元。但正因為地震後四川開展了多樣的營銷,目前當地遊價格比去年同期低,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國內外旅遊專家普遍認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了各個行業,旅遊業也難免受到波及。但危機往往伴隨著機遇。在這樣的時刻,誰能抓住自身的特色,誰能滿足消費者在“銀根緊縮”時的文化消費需求,贏得他們的信任和信心,誰就能贏得市場,戰勝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