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他們急需"禦寒棉衣"--關注金融風暴中農民工就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這個冬天,他們急需“禦寒棉衣”
——關注金融風暴中農民工就業問題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新華視點”記者

    隨著美國金融危機向全球蔓延並逐漸波及到我國經濟,胡錦濤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深入山東、浙江、江蘇、廣東等地進行考察調研。在高密度的調研中,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中小企業發展問題。溫家寶總理近日又專程奔赴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地,給中小企業相對集中的珠三角地區“打氣、加油、鼓勁”。

    中央決策層對中小企業發展形勢的高度關注,除了因為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外,還在於中小企業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主力軍。當一批中小企業在金融風暴中無奈破産倒閉時,農民工成為承受直接衝擊的群體。自10月以來,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因企業倒閉出現的農民工失業和返鄉回流等新情況,再次讓人們把目光投向金融“風暴眼”中的農民工群體。

    風暴襲來,農民工群體承受直接衝擊

    “那天早上,我們三口還像往常一樣去上班,到了廠門口才看到工廠倒閉的通告。我們都懵了,這麼大的企業怎麼説沒就沒了呢?”10月15日,廣東東莞樟木頭鎮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個大型玩具廠宣告倒閉,44歲的四川達縣籍農民工向玉蓮一家人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向玉蓮在這裡已經做了整整9年,工廠猝然倒閉讓一家人的生計頓時沒了著落。與她同時接到失業通知的農民工工友共計7000多人。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家底最薄弱、生命力最脆弱的群體——中小企業身上。”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説。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小企業司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

    更為直觀的報告來自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據浙江省工商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1200多家企業關門歇業。在溫州,有8.1%的企業出現了停工、半停工和倒閉現象。有“中國紡織重鎮”之稱的紹興縣,前三季度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16.2%。

    珠三角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繼合俊集團旗下兩家大型玩具廠倒閉後,10月17日,寶安百靈達公司宣佈停止經營;20日,坪山創億玩具深圳有限公司倒閉,寶安宜進利工廠宣佈破産;21日,龍崗港聲電子廠破産,西麗西洋服裝廠倒閉……

    “在這一過程中,農民工不可避免地成為承受直接衝擊的群體。”中國社科院勞動與人力資本研究室主任都陽表示。

    這次規模不小的倒閉和裁員,一時間造成了局部地區農民工失業人數驟增。寧波金田銅業間隙停産後,原有的6000多名員工中三分之一齣現待業狀態。紹興江龍印染企業在倒閉前有員工4000人左右,大多是農民工,現在除100多人留守外,絕大多數員工已經集體下崗。

    據農業部最近對安徽、廣東等11個勞務輸出、輸入大省120個村的典型調查,今年10月底在沿海發達地區就業工人總數比上年減少6.5%,實際減少的主要是外來農民工。

    不少年齡偏大且沒有多少技能的農民工,無奈地選擇了返鄉。

    “從上個月開始,從廣東、浙江、福建等地回來的人明顯增多了,火車一到,我都忙不過來!”在南昌火車站做搬運工的江西省進賢縣林橋鄉三里村農民齊貴金體會很深。他原來從下午6點守到後半夜只攬得上三四個活,現在扛著大包小包出站的農民工日益增多,活多得忙不過來。

    “候鳥式”的農民工遷徙節奏顯示出可能被打破的跡象。截至10月底,重慶市有10多萬在外務工農民工返鄉回流;截至11月10日,已有近4000名四川廣安籍農民工返鄉;從寧波市前往成都、貴陽及西安等方向的客流量比平時足足增長了兩成多,一些地方則做好了春運提前的準備……

    當務之急,為失業者趕制“禦寒棉衣”

    農民工失業問題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

    農業部提供的數據稱,2007年我國農村外出就業勞動力達1.26億人,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為1.5億人,扣除重復計算部分,2007年農民工達到2.26億人,佔我國總人口的17%以上。如果十分之一的農民工就業受到影響,數量就將高達2260萬人!

    “對目前農民工就業形勢的新變化,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密切跟蹤關注,儘早謀劃對策。”農業部部長孫政才日前表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全國總工會等迅速派員分別到農民工輸出省份和輸入省份實地了解情況。據深圳市勞動保障局宣教中心主任米國琛介紹,包括四川、甘肅、重慶、湖南、湖北等11個省市正在駐深圳勞動站對農民工返鄉情況進行專門調研。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表示,對於失業農民工來説,當務之急是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確保他們不至於既丟了工作又拿不到辛辛苦苦掙下的血汗錢。

    這也正是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所關心的。10月28日至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廣東就金融危機背景下就業問題進行調研時,明確提出“希望廣東方面積極穩妥做好倒閉企業的勞動保障工作,地方要做到預警並做好應對”。不到一週,深圳市勞動保障局就于11月4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確保失業農民工不被欠薪,同時還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勞資糾紛潮開闢“綠色通道”,以加快解決勞資問題。

    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創造條件讓失業農民工儘快就地“再就業”,成為各界的共識。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勞動保障部門組織人力,深入企業、深入社區,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就業服務,促進其儘快實現再就業。11月6日,金華市勞動部門開通網上就業服務平臺——金華就業網,為供求雙方搭建網上勞動力供需平臺。在俊領玩具廠的門前,有20多家企業設點招聘,有的工廠還開來了參觀、接送的車輛,廠門前的墻壁上張貼了不下40份招聘信息。前去諮詢應聘的失業工人比前幾日明顯增多,有的已找到新工作,正提著行李搬家。

    對於返鄉農民工,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農民工輸出大省的勞動就業、工會、農業等部門紛紛採取措施,舉辦用工招聘會,引導省內經濟發展快、用工需求大的地區到勞動力富餘地方招工,鼓勵返鄉農民工自主擇業、回鄉創業,力爭讓農民工“回城不回鄉”,儘快“在家門口再就業”。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返鄉農民工從中受益。11月14日,湖北省漢川市舉行了一場用工招聘會,60多家企業提供了3600多個就業崗位,吸引了大批農民工應聘。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最新調查表明,目前回流的30萬農民工中,已有三分之二左右在本省內重新實現了就業。

    面對農民工返鄉現象,農民工輸出大縣四川廣安辯證對待,將其視為培訓農民工、提升農民工素質的契機,通過免費培訓農民工促進勞務産業升級,提高廣安農民工在勞務市場的競爭力,現在已有1100多人參加了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加強教育培訓以提高勞動力供給的競爭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崗位需要和勞動力供應不相匹配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偉國對廣安等地的做法給予積極評價。

    著眼長遠:合力編織農民工就業保障網

    武漢市人力資源市場主任、高級職業指導師李永洪近日接到遼寧省丹東市勞動就業局的電話,對方説從報紙上得知湖北出現了農民工大批返鄉的情況,迫切希望武漢勞動部門能介紹一批農民工到丹東工業園區務工。從更為長遠的考慮出發,農民工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主動加強聯絡,共同打造用工信息共享平臺,以進一步加強對農民工求職的信息的引導和服務。

    來自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消息稱,廣東將積極與甘肅等地合作,建立長期定點勞務輸出和接納的合作。安徽、江蘇、江西三省22個市的勞動保障局11月14日在合肥召開勞動保障工作研討會,這些城市將展開聯合摸底調研,進一步挖掘就業崗位,共建用工信息發佈平臺。

    “對於返鄉農民工而言,目前的情況是危機,但也是一種轉機,這是一個龐大的潛在創業群體。”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最近聯合出臺的《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有利於發揮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謝德體表示:“引導回流農民進行二次創業非常重要。許多農民長年在外工作,在賺錢的同時也掌握了許多技術。回流地政府應該為他們制定相關政策,打造創業平臺,盤活他們的資金和技術。”

    基於這樣的認識,“返鄉創業”頻繁見諸各地政府新出臺的紅頭文件中。河南省近日明確,自2008年起全面實施“鳳還巢”工程,通過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從資金、場地、技術等方面鼓勵、幫助農民工返鄉創業,省政府還要求各地市安排農民工返鄉創業專項扶持資金,推行返鄉創業貸款貼息制度,積極給返鄉創業農民工發放小額擔保貸款。

    如何更好地幫助吸納75%以上農民工就業的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室主任楊團看來,是一篇治本的“大文章”。

    目前,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據測算將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而“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併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對中小企業來説更是“及時雨”。

    兼顧“近憂遠慮”的國務院10項經濟刺激政策,使更多的人看到了破解農民工就業難題的新機遇。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姜長雲表示,新一輪宏觀經濟政策將給農民工就業帶來新的契機。

    鐵道部發展計劃司司長楊忠民日前算了一筆“就業賬”:2009年鐵路計劃完成6000億元的基本建設投資,這需用鋼材2000萬噸、水泥1.2億噸,能夠提供600萬個就業崗位。

    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向公眾透露,根據中央計劃,我國保障性住房今年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今後3年中央財政將投資9000億元,用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平均下來每年有3000多億元的投入。業內人士指出,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每年可提供200多萬個就業機會。

    “農民工是工程建設的主力軍,從安居工程、醫療文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到鐵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設,災後重建,以及對高新技術産業和服務業的支持等,都將為農民工增創大量的就業機會。”姜長雲説。

    中國農村社會學研究會會長陸學藝也表示,10項政策中,大多是“農字頭”項目,涉及的領域包括基建、水利、民生、文化教育、災後重建等,將會為暫時失業的農民工提供再就業和返鄉後的創業機會。

    這個冬天,全社會正積極行動起來,努力為兩億多農民工兄弟編織一張溫暖的就業保障大網。(參與采寫記者:田雨、郭奔勝、陳冀、李興文、俞林鳳、羅宇凡)

 
 
 相關鏈結
· 浙江規定公辦中小學都有接納農民工子女入學義務
· 重慶市要求穩定農民工就業 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 天津市展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
· 甘肅省農民工子女就近上公辦學校將不收借讀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