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分析:大規模開發建設須嚴守水土保持"紅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記者 姚潤豐)一份由水利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歷時3年聯合形成的“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92萬平方公里,部分開發建設項目尤其是農林開發項目急功近利,水土流失觸目驚心。

    “近年來,一些山丘區經濟林發展很快,荒山、荒坡開發強度很大,但有些人只顧樹上、不顧樹下,量大面廣的陡坡開墾、順坡耕作、亂砍濫伐等活動,造成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説,一些開發建設單位和個人,為了降低工程建設的成本,在建設過程中不重視水土保持或者沒有採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隨意棄土棄渣、破壞地貌植被。還有大量的群眾採石、挖砂、取土等生産建設活動,也往往造成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

    據水利部統計,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量約3億噸,其中“十五”期間全國共擾動土地面積13.3萬平方公里,新增棄土棄渣總量150億立方米,新增水土流失總量15億噸以上。在所有開發建設活動中,公路鐵路、城鎮建設、露天煤礦、水利水電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最為嚴重,公路項目棄土棄渣42.4億噸,佔棄土棄渣總量的46.1%;露天採礦19.1億噸,佔20.7%;水利工程17.2億噸,佔18.7%。

    科考專家、中科院院士孫鴻烈指出,在所有開發建設項目中,農林開發項目、公路鐵路項目、城鎮建設工程引起的水土流失最為嚴重,佔總面積的78.2%,其中農林開發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達2.52億噸,佔到37%,居各種開發建設項目擾動地表面積之首,佔全國每年新增人為水土流失總量的26.6%。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南方一些地區荒山、荒坡開發力度很大,大規模營造經濟林的同時沒有採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一些群眾在經濟林撫育管理時,把林下的灌草與枯枝落葉統統清除乾淨,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超過了一般荒草地。一些省份的果業開發除少量早期開發的比較規範外,不少新開墾的坡地不僅遠遠超過了嚴禁開墾的25度,而且有的山頂還剃了“光頭”,種植臍橙的坡地上一條條黃色的徑流向山下流去。

    長期以來,由於人與自然關係認識上的局限,我國在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建設上走了不少彎路。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以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國家制定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全面加大了生態治理與保護投入,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一批生態工程,一些經過多年治理的區域,效果逐步顯現,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狀況明顯緩解。

    但這一時期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一個時期,城鎮建設、礦産資源開發、公路鐵路建設以及山丘區農林開發等工程建設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推進,全國每年新上各類開發建設項目數萬個,其中國家級大型開發建設項目就達到上千項。這些開發建設項目和建設活動,擾動地表的規模和強度巨大,由此引發的開發與保護的矛盾十分突出,人為水土流失呈不斷加劇的趨勢,一定程度上又抵消了生態治理的成果。新開展的一些生態保護項目雖然使植被覆蓋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其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仍然有限。根據九十年代中期第二次遙感普查和最新的第三次遙感普查比較,全國水力侵蝕面積由165萬平方公里降到161.22萬平方公里,僅減少4萬平方公里。

    紅花綠樹、碧水青山,本應放在與經濟發展同等高度的天平上。嚴重的水土流失,是生態惡化的集中反映,成為我國生態與環境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加強水土流失防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不管是什麼單位、什麼人,只要違反法律規定,對之決不手軟,決不遷就,杜絕本位主義思想和縱容、包庇問題。”鄂竟平表示,對大規模的公路、鐵路、水電站等建設項目,要全面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對擾動地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各類生産建設項目,必須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對建設項目未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程序即擅自開工建設或水土保持設施未經驗收擅自投産的,應嚴肅查處;嚴格禁止毀林開荒、濫採濫伐、開荒擴種、超載過牧、隨意棄土棄渣等行為,對水土流失重大危害事件,應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鏈結
· 我國在黑龍江賓縣建設首個黑土水土保持示範園區
· 陜西省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建設動員會在商洛市舉行
· 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項目培訓班在北京舉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