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危機中凝聚世界的信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2月1日電(記者 吳宇)寒冬擋不住春天的腳步。春節期間,放眼黃浦江兩岸,上海世博會園區依然一派熱火朝天。難以想像,這片矗立起一座座超大規模現代化建築的土地,過去曾“擁擠”著多達1.8萬多戶危棚簡屋和270多家企事業單位。更令人感慨的是,這片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經過近一個半世紀的風風雨雨,竟要在匯集全世界文明成果的盛會中“浴火重生”。

    15個月後,這屆由發展中國家第一次舉辦的綜合類世博會誕生的一切夢想和驚喜,正在眼下千千萬萬海內外“世博人”的辛勤雙手中孕育、成長。

    參與上海世博會就是看好中國

    為全力參展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德國不來梅市近日專門在上海成立了政府聯絡處。不來梅經濟和港口部副部長海納·海瑟勒博士説:“我們不可能不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這讓我們更重視參展上海世博會。因為這屆世博會是一屆探討城市未來出路的盛會。在這個全球共同關心的話題面前,不來梅不僅可以展示自己,也可以學習他人,尋找到更多合作機會。”

    作為參展一分子,不來梅代表了全球各方對上海世博會的期盼。迄今為止,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的2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尚無一個因金融危機宣佈退出,數十個城市和企業的參展事務也在正常開展。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説:“就像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芝加哥世博會一樣,上海世博會正在危機中凝聚信心。各方齊心協力辦好上海世博會,無疑有助於世界經濟的復蘇和重振。”

    伊雷妮·羅森菲爾德是世界第二大食品飲料企業──美國卡夫食品公司的全球首席執行官。元旦剛過,她第一次訪問上海,就作出了增加投資,借上海世博會平臺開拓中國市場的決定。她肯定地説:“我早就知道上海世博會的現場參觀者將達到7000萬人次,如此巨大的活動只有中國才有。”

    無獨有偶。泰國最大企業之一的中央集團日前在上海設立了中國區總部,並決定以每年3-5家的速度在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開設大型百貨商場。集團董事長鄭有英説:“即使遭遇國際金融危機,中國仍然是良好的投資選擇。這不僅因為中國政府迅速出臺了一系列以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舉措,還因為2010年要在上海舉辦世博會,相信屆時世界經濟能走出低谷。”

    記者從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了解到,40多個國家決定以自建館方式參展上海世博會,佔185個確認參展國家總數的近四分之一。目前,法國、德國的國家館已開工建設,西班牙、澳大利亞國家館進入開工準備,預計2009年上海世博會園區將興起一個外國自建館建設的高潮。

    為方便各類官方參展者,中國政府不斷制定完善相關法規條例,賦予了世博會參展者主體登記權利及相關稅收優惠。例如,對參展者在世博會園區內為建館和開展展覽活動所耗用的並且在中國境內購買的建築材料、設備和辦公用品,按法定徵稅率給予增值稅退稅。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首次給予中國境內採購貨物退還增值稅,顯示出中國政府對海外參展的高度重視以及辦好上海世博會的堅定信心。

    “世博機遇”孕育“世博週期”

    2008年年底,上海世博會五大新建永久性場館中的主題館和中國館剛剛結構封頂,有關這兩個項目的六七項後續工程標書就向社會發佈,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投標。記者翻閱上海世博局近兩個月發佈的工程項目設計、建設以及相關材料和服務供應招標信息,多達40余條。上海世博局副局長丁浩説:“目前僅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園區及其周邊地區,就忙碌著3萬名建設大軍。這説明世博會園區作為中國當前最大的集中連片工地,在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也給廣大企業及其員工帶來了收穫。”

    據寶鋼集團介紹,2008年,寶鋼累計向上海世博會建設項目提供各類鋼材約10萬噸,其間不僅推動了寶鋼“鋼材供應、鋼結構加工”産業鏈的形成,也促進了相關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以低屈服強度鋼及其支撐結構為例,過去一直依賴進口,上海世博會工程的大量需求,催促寶鋼和相關高校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關,帶來了顯著成效。

    與厚重的鋼材相比,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承擔著上海世博會的“大門鑰匙”──門票芯片的設計和製造以及售檢票機具的供應和相關軟體研發。最新研發成功的基於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世博會門票,不僅防偽安全性好,檢驗效率高,還可加載遊覽引導、場館預約、儲值、統計等功能,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華虹公司副總裁陳劍波説,超過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加上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上海世博會將成為世博會150多年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這是華虹展示、深化以高科技服務城市生活能力的最佳平臺。

    在經濟不振的年代,盛會因凝聚人氣、匯聚資源、孕育機遇,往往被寄予特別期望,其拉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正面效應在無形中被放大。

    世博會:思索“轉危為機”的長遠之策

    當前,美國汽車行業已淪為金融危機的“重災區”。但通用汽車與中國夥伴──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合作建設的上海世博會“上汽-通用企業館”項目,一直沒有放鬆籌備。館長金麒説:“這是凝聚著我們面向未來的思考,也就是為汽車行業尋找轉危為機的長遠之策。可以説,汽車行業形勢越嚴峻,上海世博會的汽車館就越值得期待。”

    據介紹,“上汽-通用企業館”將展示對象定位在2030年的個性交通工具,這種似乎還很遙遠的汽車不僅以清潔能源擺脫了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可自動駕駛,實現了低噪音和高安全的融合,而且更加注重與道路系統的溝通,避免擁堵。通過虛擬體驗和互動體驗,參觀者將與展示方共同思索“地球和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汽車?”“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移動系統應該是什麼?”“汽車行業如何走出‘死衚同’”等問題。

    同樣面對交通、能源和環境難題,身處歐洲汽車製造與使用“漩渦中心”的不來梅,則準備拿出一項名為“私車拼車變‘公車’”的城市管理案例參展上海世博會。這一已成功開展了10年的城市實踐,僅僅是在城市居民的手機芯片內預設密碼,通過簡單呼叫,就可讓“私車志願者”駕車到就近的上車站點等候其他市民“拼車”,以此大幅增加社會車輛的載客效率。如果將這一實踐運用於上海,估計每天可減少75萬輛私車出行。

    海納·海瑟勒博士認為,世博會不僅是展示成就的舞臺,更是匯聚聰明才智和最新科技成果、交流探討人類共性問題的“大教室”。上海世博會提出了一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命題,其前瞻意義和包含的林林總總的難題已超越了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各國、國際組織和相關城市、企業就此匯聚、研討並展開闔作,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2010年世博會,這個展示文明創造的競技場,因為在中國上海舉辦而令人神往,令人寄予更多的期望。上海世博會正在危機中凝聚世界的信心。  

 
 
 相關鏈結
· 莎拉·布萊曼被聘為推廣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
· 上海世博會以"居住歷史博物館"推廣節能環保理念
· 上海世博會唯一的汽車主題館公佈外觀設計方案
· 德爾克魯瓦:上海世博會將為全球經濟打劑強心針
· 經過近13個月緊張建設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結構封頂
· 上海世博會參展者可進行主體登記並享受稅收優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