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安徽全面打響抗旱保苗攻堅戰 確保糧食穩定增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合肥2月6日電(記者 馬姝瑞 蔡敏)面對嚴峻的旱情形勢,農業大省安徽全面打響了抗旱保苗攻堅戰。安徽省水利廳要求,各地要在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調動一切抗旱設施,把水送到抗旱溝渠,保證2月15日前受旱地區普澆一遍水,確保糧食穩定增産。

    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安徽省合肥以北大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的旱凍災害,特別是淮北中西部地區已連續100多天沒有有效降水,旱情不斷發展升級,為1961年以來第3個最嚴重的秋冬旱年份。2月5日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小麥播種面積3544萬畝中受旱面積已達2798萬畝,超過75%,其中嚴重乾旱1194萬畝,抗旱保苗進入了關鍵的攻堅階段。

    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防總對當前冬麥區抗旱保苗保夏糧生産極為重視。目前,中央財政安排的1700萬元特大抗旱補助費已全部下達到位。

    面對日益嚴重的旱情,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時部署,要求受旱地區把抗旱保苗作為當前農村的中心工作和民生工程來抓,建立抗旱保苗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抗旱保苗工作日報制度,講科學、重經驗,適時適法地有效推進抗旱保苗工作。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介紹説,自去年汛後以來,省防指和各級防指始終將蓄水保水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科學合理控制淮河干支流水位,蓄水防旱抗旱。茨淮新河上橋站兩次開機提水,為灌區提供了3500多萬立方米抗旱水源;蚌埠市67座國有泵站全部開機提水;阜陽市及時開啟濟河閘,為潁上縣、潁東區抗旱提供水源。目前,淮河干流及淮北各支流水位均控制在正常蓄水位左右,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為抗旱保苗提供了水源保障。

    據統計,截至2月3日,安徽全省已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888萬畝,佔受旱面積的71%。臨泉縣抗旱服務隊組建了8個抗旱服務小分隊,每隊配備6-8臺機械,重點幫助困難農戶抗旱保苗;各級抗旱服務組織全面開展抗旱應急服務,派出科技人員深入到村、組和田間地頭指導工作;各鄉鎮組織專業服務隊或互助組,幫扶困難農戶、外出務工農戶澆地。

    此外,去年11月下旬和今年1月初,安徽省防指還兩次下達1.11億千瓦時農業抗災用電指標,支持受旱地區提水澆灌。省政府動用1000萬元省長預備費用於當前抗旱保苗工作,同時從今年中央下撥的4.5億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先行安排抗旱機具補貼專項資金1500萬元,市、縣級財政也累計投入了8700多萬元,為抗旱提供了堅實的物資支持。據統計,全省高峰時有220多萬人投入抗旱,共動用了9.8萬眼機電井、944處泵站、46.2萬台套流動抗旱設施用於澆灌,抗旱用電達7300萬千瓦時,抗旱用油為3萬噸。

    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安徽小麥主産區仍沒有明顯降雨,旱情將繼續發展,災情可能進一步加劇。尤其是立春之後在地小麥進入返青階段,對水分的需求不斷增加,今後一個時期,如果沒有大的降雨,很有可能發生冬春連旱,抗旱保苗刻不容緩。安徽省提出,全省要牢固樹立抗大旱、長期抗旱的思想,繼續加強對各類水閘的控制運用,盡可能抬高河道、溝渠蓄水,增加可用水量;與氣象等部門密切協作,全力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實行天上、地表、地下立體抗旱。要全力以赴抗旱保苗,做到旱情一日不解除,抗旱一日不停止。

 
 
 相關鏈結
· 安徽淮北六市154萬人抗旱保苗 完成澆灌1444萬畝
· 安徽推進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
· 安徽:把優惠政策辦紮實 給農民送去真正的實惠
· 安徽小麥主産區普遍遭遇持續乾旱 啟動二級響應
· 安徽銅陵從2009年起叫停33項涉農行政性收費項目
· 2008年安徽商務經濟搶抓機遇 實現平穩較快增長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