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調黃河長江水 10天內受旱冬小麥大部分將可澆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1日   來源:人民日報

    黃河長江開閘調水

    預計10天內受旱冬小麥大部分可以得到澆灌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2月10日介紹,截至2月9日,旱區各地累計引水、提水、抽水共66億立方米。目前北方八省冬麥區超過六成受旱小麥已經澆灌,預計10天內受旱冬小麥大部分可以得到澆灌,有效減少旱災影響。

    開挖渠道,排險加固,檢修提閘……2月9日,山東省全省重旱地區引黃閘已全部開閘供水,300多萬畝重旱田迎來“救命水”。河南省黃河河務局也開啟了30座引黃涵閘,已有3.7億立方米的黃河水用於應急抗旱。

    黃河防總常務副總指揮、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説,當前,黃河流域抗旱工作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

    從1月6日發佈黃河干旱預警至2月9日,小浪底水庫下泄水量17.73億立方米,下游抗旱引水6.51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多3.32億立方米,為1999年以來同期最多。豫魯兩省共完成抗旱灌溉面積706萬畝。

    “長江水北調工程發揮重大作用,我們現在可以調水出省了。”江蘇省水利廳呂振霖廳長介紹説,該省可以每秒50立方米的流量,向北方外省輸水。

    呂振霖説,江蘇通過“長江水北調”工程,確保了淮北地區的水庫水位。現在,只有一些位於水利溝渠末梢的耕地旱情比較嚴重。這些耕地大多位於淮北的丘陵和高崗地區。目前,水利廳已經組織抗旱作業隊,用移動基泵作業向末梢地區供水。

    截至目前,江蘇全省累計抽水5.6億立方米,澆灌面積達611萬畝。

    水利工程功效明顯

    黃河大型水庫聯合調度,河南山東用水“訂單管理”

    “應對旱災,水利工程、特別是大型骨幹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受旱農田的灌溉。”國家防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志彤説。

    根據國家防總要求,黃河防總2月8日對小浪底、萬家寨、東平湖等大型水庫實行聯合調度,在進一步加大小浪底水庫泄流的同時,增加中游萬家寨水庫泄流,一方面提前釋放內蒙古河段冰下槽蓄水量,減輕淩災風險,另一方面改善山西、陜西沿黃灌區的取水條件,並向小浪底水庫接力補水。調度黃河下游的東平湖水庫,防範下游河道斷流,盡可能增加抗旱水源。

    “沒有大型水庫這樣的骨幹工程,科學調度無從談起。”黃河防總有關專家説,河南、山東兩省用水採取“訂單管理”,實時調度,及時調增抗旱用水指標,確保有限水資源高效利用。

    黃河防總根據旱情發展,將河南省2009年1月份用水指標由原計劃0.95億立方米增加至1.62億立方米;將山東省1月份用水指標由原計劃2.28億立方米增加至2.70億立方米。

    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江蘇省防指在去年汛後積極攔蓄上中游來水,增加湖庫蓄水量,入冬前洪澤湖、微山湖、駱馬湖和石梁河水庫等“三湖一庫”蓄水總量達71.2億立方米。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3日,調度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水源29.6億立方米,支持各地居民生産生活、發電、航運及改善區域水環境用水。同時,調度江都東閘、高港樞紐等沿江口門,搶潮抽引長江水給裏下河和沿海地區河網補水。

    水源緊張仍是突出問題

    大型水庫蓄水量偏少,中小型水庫蓄水尤其不足

    “水源緊張仍是當前抗旱突出問題。”黃河防總有關負責人説。

    由於流域降水偏少,黃河來水偏枯。另外,當前黃河骨幹水庫蓄水偏少。陜西、山西相繼成為嚴重乾旱區域,使黃河中游小北幹流的供水壓力驟然增加。

    李國英説,引黃抗旱澆麥要做好引黃渠係的清淤和開挖,提高黃河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由於黃河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銳,小浪底水庫可調配水量有限,單純依靠加大水庫下泄流量,來提高灌區引黃水量的困難很大。

    據統計,去年冬天以來山西、山東、河南、陜西四省區大型水庫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中小型水庫蓄水尤其不足,山西省有400多座水庫乾涸。

    “越是旱情緊急,越是要節約利用、高效利用水資源。”國家防總有關負責人説,黃河中下游引黃灌區即將進入冬小麥返青水灌溉和春播用水高峰,用水需求將進一步加大。(記者 趙永平)

 
 
 相關鏈結
· 小浪底等水庫調水滋潤旱區|受旱面積減少2437萬畝
· 小浪底等三庫接力調水 6億立方米黃河水滋潤旱區
· 山東:膠東地區引黃調水三大隧洞工程全部峻工
· 陜西省規劃2015年全部建成“引漢濟渭”調水工程
· 河北省採取措施力保調水工作順利實施和供水安全
· 青海"引大濟湟"調水總幹渠引水樞紐工程成功截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