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促進經濟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出臺三月追蹤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記者 謝登科 周英峰 韓潔)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出臺至今,已有三個多月了。計劃落實情況怎樣?取得了哪些效果?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新華社記者對有關政策實施進展情況進行了採訪追蹤。

    中央投資撥付迅速 使用流向謹防偏差

    總額約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的進展情況,在一攬子促進經濟增長計劃中最引人注目,各界也高度關注。

    2月13日,記者分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得到的最新消息均證實,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第一批1000億元中央新增投資計劃和投資預算在2008年12月18日前全部下達,目前已在各地具體實施。第二批1300億元的中央投資,從項目到資金春節前也已完全到位。

    “第一批中央新增的2700萬元投資到達銅陵後,所支持的四個項目已經開工。”安徽省銅陵市財政局局長姚新生説。據了解,中央財政前後兩批向這個市下撥投資共計10273萬元,目前已全部到位。在每平方米中央補助300元的基礎上,市政府籌資購買400套廉租住房,準備在年內免費提供給城鎮低收入群體使用。

    圍繞去年新增中央投資,河南省下達了588個項目,並千方百計配套資金確保項目實施。河南省預計,2月底前將完成國家下達投資計劃的70%以上。

    在廣東,政府投資的帶動效益更為明顯。第一批中央新增投資與地方資金的匹配比例為1比3.1。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李妙娟介紹,今年廣東重點項目年度投資預計達3030億元,將大面積帶動全社會投資1.3萬億元。

    按計劃,新增的200億元中央水利投資要在今年3月完成。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周學文透露,目前新增水利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開工率超過九成。

    “第一批新增中央投資從計劃到具體實施,僅用了一個多月。今年新增中央財政支出及由此帶動的近萬億元投資,有望在2月末進入實施階段。”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指出。從中央到地方,從民生工程到基礎設施建設,從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到自主創新和産業結構調整,中央下達的投資正在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國務院要求,絕大部分的今年新增中央投資,必須于3月份前投入到項目建設中。為了確保每一分錢中央投資都得到妥善使用,中央向各省區市派出檢查組,與各地一起把關投資項目,監督資金流向。中紀委、監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匯總的情況顯示,目前沒有發現中央投資在使用方向上出現違規行為。

    “但在監督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其他問題,如多數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籌措地方配套資金存在困難,受工程建設程序、徵地拆遷、氣候等條件制約,不少項目尚未開工,一些項目在申報、招投標及資金管理方面存在不規範問題,有待下一步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和加強監管工作予以解決。”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

    “眼下,各地上項目的熱情高漲。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高度警惕投資流向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産能過剩行業項目,以及樓堂館所項目,嚴防出現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銅仁地委書記廖國勳提醒説,“否則,我們的投資就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財稅政策作用直接 信貸激增有待觀察

    減稅和增支並舉,是各國刺激經濟增長最常用的調控手段。

    在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時,中央政府還適時推出大規模的結構性減稅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出台中小企業、房地産交易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等。

    “減稅計劃一年可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元。雖然會加大財政赤字,加劇收支平衡緊張狀況,但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卻最為直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認為。

    儘管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細節尚未全面公佈,但值得關注的是,受多重利好因素的影響,一些相關産業已經開始出現積極變化。“這充分顯示,政府出臺的一攬子促進經濟增長的計劃是有效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説。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汽車産業和鋼鐵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5%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使消費者信心明顯增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月份國産乘用車銷售環比增長4.44%,其中1.6升以下品種産銷明顯好于其他品種。同時,國內汽車企業庫存得到釋放,1月庫存創13個月以來新低,其中乘用車庫存較上月減少8萬餘輛。

    2月7日。深圳觀瀾鎮求雨嶺。穿越14個省份、連接香港的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正式開工,這是當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又一重點項目。

    受需求增加的影響,鋼材、有色金屬和化工類等産品價格開始顯現回升。國內鋼鐵資訊機構提供的市場報告稱,去年12月份以來,國內鋼價已連續第9周上漲,春節後第一週漲幅較節前還有所加大。

    在使用應急之策刺激經濟的同時,政府還著眼長遠發展,力求依靠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創造新的社會需求。今年1月,“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重大專項”正式實施,顯示中國科技重大專項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與此同時,通過大幅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積極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刺激居民消費需求。據透露,僅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帶動的社會投入就高達8500多億元。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釋放出較大的流動性,使商業銀行的可用資金大幅增加。去年12月,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7700億元,此後呈現一路攀升之勢。今年1月份的前20天新增貸款超過9000億元,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1.6萬億元,刷新了此前的歷史紀錄。

    “這些新增貸款被大量投放到了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中去,中小企業的融資金額並不大,融資難依然存在。”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在對信貸結構進行研究分析後指出,“另一方面,票據融資的佔比明顯增加,但其中有一部分屬於企業短期借貸,並沒有用在投資上,也沒有進入實體經濟中去。”

    “這就表明,信貸快速增長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郭田勇説。

    “三駕馬車”表現不一 復蘇苗頭尚需鞏固

    人們注意到,在“一攬子計劃”的綜合刺激下,中國經濟增長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呈現出一些積極變化的苗頭。

    工業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産業。雖然用電量等指標繼續下降,但在去年12月份國家統計局統計的39個工業行業中,有16個行業的增加值增速比11月份有所加快,當月工業生産增速比11月加快0.3個百分點。

    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近期我國産品主要出口國的企業庫存明顯減少,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整體出口已有所增長。其中,服裝、鞋類、箱包出口1月份同比分別增長5.7%、10.6%和8.3%。

    “雖然這些變化能不能持續還需要認真觀察,但至少是寒冬中的絲絲暖意。”國家統計局負責人認為。

    拉動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在各自的表現上呈現錯綜複雜、冷暖不一的態勢,説明經濟復蘇的苗頭尚需進一步鞏固。

    在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增長態勢的同時,投資者信心的恢復反彈仍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1月份,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速創多年來新低,顯示企業投資意願不足,民間投資尚未真正啟動。

    承接去年12月的增長勢頭,春節黃金周七天,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0億元,同比增長13.8%,可謂點燃了牛年消費的第一把火。但是,當前消費市場仍在調整,如何進一步營造消費環境、培育消費能力、刺激消費慾望,仍是消費增長面臨的巨大挑戰。

    不容樂觀的是,外貿形勢依然嚴峻。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出口值、進口值三項指標整體萎縮,均連續三個月負增長。其中,出口下降17.5%,跌幅加深14.7個百分點。“雖然剔除春節假期因素後,1月份的外貿出口與上個月比、與去年同期比都是增長的,但這屬於技術性操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張小濟指出。

    加工貿易出口占我國出口的半壁江山。值得警惕的是,近期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使用外資金額和新訂單均出現大幅下降,預示下一階段加工貿易出口增速會進一步放緩。

    1月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調低了對今年經濟前景的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降至0.5%。“金融危機正從廣度和深度上將世界經濟帶至‘未知水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

    “對中國來説,只有對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估計得更充分一點,把中國經濟遇到的問題想得更難一點,措施的應對才會更加從容、更加自信。”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認為。

中央擴內需促經濟增長政策落實檢查工作情況綜述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2008年以來,中央立足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中央紀委監察部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迅速行動、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積極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也從實際出發,加強了有關工作。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監督檢查工作有序開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推動了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的順利實施。詳細>>>

發展改革委:新增1000億中央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江國成)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8日介紹,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總體要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已將今年第4季度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計劃全部下達,財政部門已迅速撥付有關資金。詳細>>>

新華時評:擴內需保增長要向農村傾斜改善民生

    新華社武漢12月28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先國)一位地方領導近日談到擴大內需時説,在保增長中改善民生,各項措施特別要向農村傾斜,把農民增收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這個觀點值得各地高度重視。詳細>>>

 
 
 相關鏈結
· 人民日報評論員:春風送暖牛氣來 時不我待促發展
· 河北省:爭分奪秒抓工作 集中精力保增長促發展
· 天津大企業應對挑戰促發展紀實:進避退 轉危為機
· 黑龍江省出臺政策幫助企業實現保增長促發展目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