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直面嚴峻經濟形勢挑戰 “多管齊下”渡難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李斌、劉錚、韓潔、譚浩)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

    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就業形勢嚴峻,企業生産經營困難……

    面對挑戰,黨中央、國務院沉著應對,果斷決策,出臺了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的權威專家、基層群眾和有關部門,共話挑戰,共議對策。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一攬子計劃“保增長”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2008年,中國經濟增速從上一年的13%下滑到9%,其中四季度下滑到了6.8%。

    中國經濟能不能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面對人們的疑問,溫家寶總理2月1日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給出了肯定回答:我們對此充滿信心。他還提出了2009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目標:8%左右。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起,我國就及時調整了宏觀調控政策,並於11月初宣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出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並陸續通過鋼鐵、汽車産業等一系列調整振興規劃。政策措施出臺之快、之密集,歷史罕見。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保增長”已經成為經濟工作首要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分析認為,從中央目前採取的政策內容、政策力度,以及政策頻率來看,只要落實到位,今年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應該沒有問題。

    數千萬人“覓”出路 系列政策促就業

    春節過後,從事多年建築裝修業的河南省中牟縣崔莊村農民朱小佔並沒有像往年一樣外出打工:“房地産市場不景氣,裝修的活也越來越不好找,只好呆在老家另尋出路。”

    約2000萬失崗返鄉農民工、830萬城市下崗失業人員、610萬高校應屆畢業生……進入2009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進一步顯現,我國就業形勢更顯嚴峻。一項對73名國內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顯示,九成經濟學家認為失業問題是當前國內經濟面臨的最突出的一個問題。

    面對空前就業壓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對失崗返鄉農民工、困難企業在職職工、新成長勞動力進行特別職業培訓;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3年時間組織100萬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

    經濟寒冬裏,一項項政策措施相繼出臺,一場場專場招聘會在各地舉辦,溫暖和撫慰著人們的心靈。

    長期研究就業問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蔡昉研究員坦言,要把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和擴大就業結合起來,發展改革政策以及産業振興規劃,都要放到就業的天平上衡量,最大化地促進就業。

    農民增收壓力增大 政府鼎力支持“三農”

    站在自家的地裏,安徽省銅陵縣鐘鳴鎮新聯村村民汪道權道出了種糧農民的心聲:“我最大的擔心,就是糧價掉下來,農資價格過高。”

    雖然糧食連續5年獲得豐收,但國際糧價的大幅下跌、國內豬肉等農産品價格的持續下滑,以及北方大面積乾旱等氣候異常等因素,使得今年我國糧食增産、農民增收問題更加突出。

    2009年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穩定糧食生産、促進農業增産和農民增收,已然成為2009年政府支持“三農”發展的當務之急。

    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應對:大幅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中央財政補貼100億元;為支持抗旱和春耕,提前撥付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資金867億元;人民銀行鼓勵現有地方性商業銀行為農村提供服務;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

    專家指出,政府“三農”投入和支持力度明顯加大,不僅將有力促進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還為“保增長”夯實了基礎。

    進出口形勢更嚴峻 “多管齊下”加以應對

    作為天津最大的紡織企業之一,天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月份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0.3%,但這並沒有讓董事長劉寶根懸著的一顆心落下來,“整個紡織行業還沒有出現回暖跡象”。

    “從全球看,2009年美日歐等經濟體陷入衰退,全球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中國外貿形勢更加嚴峻。”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説。

    先後5次上調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調整加工貿易限制類和禁止類目錄,進一步加大對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發展的扶持力度……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外貿,扶持出口企業應對難關。

    一方面要穩住出口,另一方面要調整過於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張燕生建議,要抓住改革契機,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使經濟增長更加依賴最終消費。

    財政收入近來負增長 政府要過“緊日子”

    “今年廣東省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放緩,財政收入持續多年高增長的局面將難以保持。”2月中旬,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劉昆在人大會議上向人大代表報告。

    廣東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去年四季度以來,全國財政收入連續出現負增長,僅今年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7.1%,減收1265億元。

    面對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國在時隔十年之後重啟積極財政政策,出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大規模增加投資和財政支出——種種跡象表明,今年將是財政十分困難的一年。

    一方面是多花錢,一方面是收入減少,面對挑戰,湖南、廣東、河南等省紛紛提出要過“緊日子”, 艱苦奮鬥、厲行節約,做到公務購車用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用和出國出境經費等支出“零增長”。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對此表示讚賞,他同時建議,更多的地方和部門都應該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以及公務購車、會議、公款旅遊等支出,同時政府應該優化支出結構,切實提高投資效率。

    擴大消費有過程 低收入者成重點

    “我恨不得一分錢掰兩半花。就這樣,心裏還沒底。”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農民王海清如是説。

    外需急劇縮減,擴大內需尤其是擴大消費需求成為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廣大農村更是成了擴大消費的希望所在。

    國家投入2800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以“公益性”為指導原則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再次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城鄉居民低保標準等;全面實施“家電下鄉”……專家指出,雖然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但是“消費”這駕馬車能否跑起來仍然是個大大的問號。

    “擴大消費,一是要讓大家手頭有錢,二是有錢之後還敢花。”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説話簡單明了,擴大消費,要增加大家的收入特別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同時要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穩定大家對未來支出的預期。

    防走低水平“老路” 振興莫忘調結構

    隨著一系列擴大政府投資、促進經濟增長措施的出臺,社會各界對再度出現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加重等現象産生了擔憂。

    “要防止一些地方以‘保增長’為名,再度發展高污染高能耗産業,耽誤了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歷史性契機。”中國社科院曹建海研究員提醒説。

    鋼鐵、汽車、紡織、石化……當前,一系列重點産業的調整振興規劃已經出臺。人們在關注“振興”的同時,不能忽視了“調整”。

    國家在規劃中提出了一系列經濟技術措施: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推進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鼓勵和支持企業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專家指出,更具有深遠意義的措施,是國家將投入6000億元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通過依靠科技重大突破,創造新的社會需求,催生新一輪的經濟繁榮。

    改革進入“深水區” 攻堅破難促發展

    醞釀多年的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在2009年初正式實施。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和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現實,加快改革步伐的呼聲日漸高漲。

    “一攬子政策可以‘保八’,但如果要使經濟重回快速增長軌道,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從制度上想辦法。”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認為,深化體制改革會使我國再次獲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資源要素價格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壟斷行業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指出,這些改革牽涉面廣、情況複雜,更要注意週密設計改革方案,廣泛徵求意見,綜合平衡各方利益,這樣才能實現以改革推動發展。

    食品安全隱患多 法律出臺築屏障

    “真希望今後蔬菜農藥殘留都是合格的,奶粉都是安全的……”檢察出版社編輯史朝霞的一番話,反映了廣大百姓的心聲。

    “蘇丹紅”、有毒大米、三聚氰胺奶粉……近年來屢屢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上存在隱患。

    “現在迫切需要打造一個長久的、牢固的、經得住考驗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需要立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陳君石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食品安全法寄予厚望。

    事實上,從年初的中央一號文件到食品安全立法,食品安全問題被決策者擺在了2009年工作的重要位置。

    實行嚴格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建立農産品和食品生産經營質量安全徵信體系,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的“全程監管”職責,食品安全實行全程監督管理……一系列制度和法律法規的制定,使人們看到了希望。

    執政能力經考驗 職能轉變“化”危機

    2009年,中國社會面臨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更面臨一些長期未化解的矛盾,而這一系列挑戰對各級政府的執政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驗。

    “直面挑戰,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説,應對一系列挑戰,關鍵是不斷轉變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執政理念,打造服務型政府。

    中央領導同志奔赴各地調研、加快推進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步伐、省委書記和網民直接交流……面對挑戰,各級政府積極轉變職能,提高政府執政能力。

    “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振奮精神,共克時艱,努力做好工作。”2月23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出黨和政府的決心、信心。

    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惠民生--伴隨著一件件政策措施的落實,人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戰勝挑戰,共渡難關。

 
 
 相關鏈結
· 溫家寶:只有廉潔的政府才能一心一意促進經濟發展
· 溫家寶:最根本的還是要使經濟發展 使人們就業
· 婁勤儉:發揮信息技術對經濟發展引領支撐作用
· 胡錦濤強調:抓緊做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各項工作
· 李克強在蘇考察 強調保持經濟發展切實改善民生
· 金融危機以來統戰部搭建四大平臺服務經濟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