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西藏的幸福是普通人的幸福:潮流所向 文明所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0日   來源:人民日報

    “一張賣身契就把自由、尊嚴甚至生命交給了農奴主,解放前的西藏人民過的生活連牛馬都不如。”在“農奴焚燒契書”場景前,北京退休職工程萬昌無限感慨。

    連日來,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覽”,讓許多程萬昌這樣的普通觀眾“走近西藏”。500多幅圖片、180多件實物和文獻檔案,真實再現了50年的輝煌跨越。而在這場意義深遠的變革中,最震撼人心的,是百萬農奴命運的巨變。

    “以前,我只是從書本和網絡媒體上了解西藏的情況。眼前的西藏和我們以前所知道的西藏大不一樣。很多人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擁有屬於自己的漂亮房子,這些給我的感覺非常好。”不久前,踏上“世界屋脊”的韓國首爾電視臺記者崔元碩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那些與崔元碩一樣,在這個早春走進西藏的外國記者們,對“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于普通藏人的意義,同樣有了直接的認識和感受。當他們不再單純盯著所謂“敏感”話題,而把目光投到普通藏人身上,他們“拓寬了視野”,“觀察西藏的視角發生了變化,不再簡單地局限于一些人和一些事。”

    這確實是我們看待西藏50年巨變的一個重要視角,也是我們判斷西藏民主改革50年成功與否的根本標準——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是變好了,還是更差了?普通人的人權是完善了,還是喪失了?普通人的福祉是增進了,還是削弱了?

    讓我們看看舊西藏。

    民主改革前,在西藏只有兩種人,奴隸和農奴主。當達賴喇嘛的哥哥在試著學習駕駛英國産的玩具汽車,與他同齡的小乞丐們正在街頭與狗搶食。農奴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從山上把石料背下來,為農奴主們蓋起豪華氣派的莊園別墅,而他們自己卻棲身在牲口圈裏、街頭墻角,甚至廁所下面……當年隨同英軍入藏的英國記者埃德蒙·坎德勒感嘆:“我敢説,在世界歷史上頑固和黑暗如此突然地暴露在科學的面前是沒有先例的”。

    是民主改革造就了新舊西藏的“分水嶺”。50年來,最深切地感受到這種變化並享受其福祉的,莫過於280多萬西藏百姓——

    1950年,西藏有100多萬人口,其中90萬左右沒有住房。目前,西藏城鎮居民人均擁有住房面積已達33平方米,農牧民人均擁有住房面積達22.83平方米。

    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學校,適齡兒童入學率不足2%,文盲率高達95%。2008年西藏已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掃除文盲……

    只有將目光投向這些普通人,才能更真切地看到,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廢奴”運動,是如何席捲了這片苦難深重的土地;民主改革的浪潮,又是如何喚醒和解放了舊西藏的百萬農奴,使他們從“會説話的牲畜”,變成了有家、有業、有尊嚴的自由公民。

    一個社會是進步還是落後,一個制度是先進還是愚昧,要看其是否造福于大多數人,是否最大程度地維護了大多數人的權益。半個世紀的西藏當代史證明,沒有民主改革,就沒有佔西藏人口95%的廣大勞動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沒有西藏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廢除封建農奴制度不僅是西藏曆史進步的必然要求,更是世界人權事業的偉大成果。

    沒有人希望歷史倒退,只有一些奴隸主們還惦記著曾經的生活。今日西藏的幸福是普通人的幸福,不是奴隸主的幸福。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每個人的美好未來,才是時代的潮流所向、文明的價值所在。 

 
 
 相關鏈結
· 觀眾熱評《西藏民主改革50年》: 半個世紀的巨變
· 專訪朱維群:西藏在全國支持下會走得更加堅實
· “興邊富民”行動發展西藏邊境地區的特色經濟
· "地獄和天堂"——觀眾熱評《西藏民主改革50年》
· 西藏:女性半邊天
· 永不忘卻的記憶——《西藏農奴的故事》裏的故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