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戰略決策和重大部署,塔裏木盆地成為戰略接替的主戰場。
20年來,開發了一個個區塊,建設了一片片綠洲,撐起了一片片藍天。今天的塔裏木,不再是“漫漫的黃沙,像無邊的火海”,而是油龍穿綠洲,“生命禁區”長出了6.2萬畝綠地。
20年來,累計發現30億噸的石油天然氣儲量,油氣産量增長600倍,已累計生産原油7270多萬噸,天然氣560億立方米,塔裏木成為我國最大天然氣産區和重要的石油生産基地。
今天的塔裏木,氣輸祖國各地,與北京、上海等80多個大中城市、3億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西氣東輸,已累計供氣超過480億立方米,替代6000多萬噸標準煤,減少300多萬噸有害物質排放,帶動了我國能源結構的改善。
甲乙方體制——
石油會戰模式的創新
親歷了塔裏木石油會戰的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邱中建深有感觸:當塔裏木盆地迎來新一輪會戰時,我國正處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塔裏木盆地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薄弱的社會依託條件等,考驗著中國石油人,能不能創出一種新的石油會戰模式,為陸上石油工業的改革探索經驗?
中國石油人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借鑒國際石油公司管理經驗,探索出“甲乙方體制”。塔裏木油田作為總甲方,不重復組建各類施工隊伍,只負責項目的確定和投資,以及施工過程中的目標管理、質量監督、審查驗收和安全環保。專業技術服務隊伍,也就是乙方,則面向整個石油行業,通過公開招標優選,並在生産施工中向甲方負責。甲乙雙方的生活後勤服務全面依託當地社會,實行專業化承包,徹底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模式,實行輕裝上陣。
各石油企業把會戰作為進入市場的前沿陣地,紛紛派出最好的隊伍參加會戰,其中相當數量的鑽井隊、施工隊,是全國同行業勞動競賽中的金牌、銀牌隊。這些隊伍進入塔裏木油田後,受新體制的激勵,創造了一個個油氣勘探的“第一”,為高水平、高效益的會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近年來,塔裏木油田不斷發展完善甲乙方體制,推行戰略聯盟,與信譽好、技術好的乙方隊伍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甲方承諾長期穩定的市場,乙方承諾優質的技術服務,甲乙方互利雙贏。
三種新模式——
開放型科研體系的建立
“沒有科技的支撐,不可能獲得油氣大發現,更不會實現高水平高效益。”塔裏木盆地是世界上油氣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走科技創新之路成為塔裏木石油人的共識。
油田建立開放型科研體系,創新戰略聯盟單位、特殊攻關專項、聯合攻關三種科研模式,大力開展基礎理論認識創新、超前技術研究、現場生産難題攻關與應用。
開放的科研環境,使得塔裏木油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既主動“拿來”,又積極創新,促成了一批批人才脫穎而出。20年來,塔裏木油田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4項,形成了一系列成熟配套的油氣勘探開發理論及技術。
塔中4油田是我國第一個以水平井開發為主的油田。被譽為“五朵金花”的5口水平井,初期平均日産油715噸,是直井的7倍,其中H14井單井累計産油160多萬噸,成為我國單井産油冠軍。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塔裏木油田將“凝析油氣田開採新技術研究”列為“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經過聯合攻關,凝析油氣田開採理論和配套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多項技術走在世界前列。採用“高壓循環注氣技術”開發牙哈凝析油氣田,提高凝析油采收率22%,僅節約鑽井投資就達2億元。
一個區塊一片綠——
生産與生態相和諧
塔裏木油田保護生態環境的佳話廣為傳頌:吉拉克站集氣管線工程施工中,5次踏勘選線、變更設計,管道拐了7道彎,為的是不砍伐一棵胡楊;輪南621井“七挪井位保胡楊”,由原設計直井改打定向井,鑽井週期增加20余天,增加費用400余萬元……
不讓原油落地、固體廢物處理場建設、生活污水處理、敏感地區鑽井廢棄泥漿固化等,塔裏木油田先後投資10多億元實施環保工程,從源頭上控制和削減污染,保護油氣生産區域的環境。
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新生綠洲,是伴隨著當地油氣資源的開發而生成的。牙哈凝析氣田投産8年來,植樹造林累計投入逾500萬元,在作業區周圍形成了近600畝的生態林。這座綠色氣田,榮獲“國家環境保護百佳工程”稱號。
“是石油人找到金鑰匙,打開地下油氣寶藏,才讓輪臺人民實現了脫貧致富夢想。”輪臺縣常務副縣長徐衛東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輪臺是新疆11個貧困縣之一。如今的輪臺縣,已成為響噹噹的經濟強縣,在新疆80多個縣中躍升至第三位。
塔裏木盆地南緣是新疆最貧困地區,每年燒掉胡楊幾十萬噸。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每年風沙和浮塵天氣超過200天,呼吸道疾病患者數量急劇上升。塔裏木油田先後投資10多億元,加快盆地中小氣田開發,直接造福當地百姓。截至目前,南疆五地州已有22個市縣的20萬戶居民用上天然氣。塔裏木油田會戰以來,已累計為地方注資360億元。
“主動承擔戰略接替使命,力爭到2020年,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一流大油氣田。”今天的塔裏木油田人,站在新的起點上謀劃著未來!(記者 戴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