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三江源區高寒草甸區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3月25日電(姜辰蓉、戴隨剛)2005年,國家投資75億元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根據連續衛星監測顯示,近年來,三江源湖泊濕地面積擴大,植被覆蓋度大幅提高。在經歷了近30年的持續退化後,三江源區高寒草甸區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及瀾滄江的源頭,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上世紀後期,三江源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植被退化現象嚴重,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據青海省氣象局監測顯示,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黃河上遊高寒草甸區植被總體表現出明顯退化現象,主要表現在植被生物量和覆蓋度的下降,以及草地優良牧草株數的減少。

    2005年,國家投資75億元,在包括黃河源頭在內的三江源地區實施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生態移民、退牧還草、以草定畜、人工增雨等應對措施。此後,植被生態出現好轉趨勢。

    衛星監測數據表明,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後,三江源中、高覆蓋度草地面積呈逐年增加趨勢。與2003年—2004年相比,2005年—2008年,三江源高覆蓋度草地面積增加23050平方公里,中覆蓋地草地面積增加6746平方公里,高覆蓋草地面積增加了22.3%。同時,産草量小于200公斤/畝的低等級草地面積減少,200公斤—600公斤/畝的中、高産量草地面積明顯增加,大於600公斤/畝的草地面積增加了1倍。

    衛星遙感還顯示,有著黃河源頭“姊妹湖”之稱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湖泊面積呈明顯增大趨勢,面積分別增加了34.05平方公里和46.32平方公里。

    隨著自然環境的改善,三江源野生動物數量迅速增多。記者在三江源地區採訪時,可看到成群結隊的藏原羚、藏野驢在高寒草地上覓食、嬉戲;翱翔于藍天白雲間的雄鷹、獵隼等猛禽,機靈的狐狸等野生動物隨處可見;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狼、羊群與牧人“和諧”共處的場景也不時映入眼簾。

    “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野生動物的數量大大地增加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鄉長多才仁説。當地群眾認為,三江源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野生動物樂園”。

    青海省氣象局局長陳曉光研究員認為,實踐證明,近年來,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國家在三江源實施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提高了三江源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促進天然草地生物量和生態體系的休養與恢復。以人工增雨為例,僅2007年至2008年三江源地區人工增雨期間,共增加降水115.63億立方米,對生態改善起到了明顯的積極意義。各種事實説明,這一地區在經歷了近30年的持續退化後,出現了生態恢復的良好趨勢。

 
 
 相關鏈結
· 規劃出爐—青海加快三江源地區生態旅遊開發步伐
· 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數量迅速增長
· 馬福海:三江源,一個亟待突出保護的生態戰略區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人工增雨工程"概算投資1.6億
· “中華水塔”三江源生態環境治理已經初見成效
· 青海將對三江源礦山環境進行恢復治理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