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懷念是承擔苦難的力量--獻給汶川震後首個清明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懷念,是一種承擔苦難的力量
--獻給汶川大地震後首個清明節

    新華社成都4月4日電(記者 劉大江、叢峰)天色暗淡,細雨霏霏,哀樂低回……4月4日,汶川大地震後首個清明節。

    哭聲與哽咽匯成一條悲傷的河,在地震災區的每個廢墟上、每個人的心裏流淌。一路走過北川、汶川、青川,走過所有的地震災區,那裊繞于斷壁殘垣之上的香火,以及淚雨滂沱的慘澹面容,讓我們心碎,但他們擦拭眼淚走向廢墟外新生活時的那份堅定,又讓我們久久感動。

    懷念使人堅強,更給生者以承擔的力量。幾千年來,正是這份對於苦難的沉默堅韌、氣吞山河的承擔,我們民族才歷經劫難而生生不息。

    在清明節對於逝去親人的集體記憶中,災區尚未癒合的創傷依然令人疼痛

    4月1日,是北川縣城第三次解禁的第一天,飄飛的細雨和瑟瑟的寒意中,記者遇見了獨自給遇難丈夫燒紙的北川農村婦女朱秀華。

    臉龐憔悴,雙眼紅腫,拎著一個裝有祭奠物品的小布袋,朱秀華向記者友善地點點頭。她告訴我們,她曾經有一個非常能幹、非常體貼的丈夫,有一個非常幸福美滿的家庭,她平時只負責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根本不用考慮經濟問題,丈夫在縣城搞裝修,每月掙三千塊錢,家裏的錢用不完,住宅5年內新修了兩次,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她感覺自己像一隻幸福的小鳥,丈夫的胸膛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港灣。

    但“5·12”大地震摧毀了這一切,丈夫被永遠埋在縣城農貿市場廢墟下。

    全家5口人的生活重擔,現在全壓在她一個人的肩上。伺候多病的公公婆婆,照顧讀初中和小學的2個兒子,白天還得到建築工地上幹男人幹的體力活。因為是小工,工資很低。幸虧有政府資助和志願者幫助,學校減免兒子的學費,日子才勉強過得下去。

    在縣城廢墟警戒線外面,遙對農貿市場方向,她找了一個小小的空地,用樹枝在泥地上畫了兩個圈,寫上遇難丈夫和父親的名字。這是當地風俗,因為遇難人多,燒的紙錢不寫上親人的名字,他們收不到。

    “你一路走好!你不要擔心,再苦再難,我們也要好好活下去。”臨走時,她對廢墟下面的丈夫説。

    在清明節對於逝去親人的集體記憶中,災區尚未癒合的創傷依然令人疼痛。

    4月4日,以賣菊花為生的青川縣農民何先通像以往一樣,拿著一束菊花,來到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祭拜臺,獻給在地震中遇難的妻子。就在腳底下40多米深的地方,相濡以沫20年的妻子,連同為之奮鬥了幾十年的家和所在村莊一起,被垮塌的山體永遠埋在那裏。

    何先通賣的菊花,是兒子何元開在成都買了托運回來的。3日,何元開抱著一束菊花,在成都望著家鄉青川的方向。清明節到了,他特別想念遇難的媽媽。

    清明的微風,帶著憂傷的哀鳴,吹過災區的斷壁殘墻;清明的細雨,裹著心酸的哽咽,灑過災區的大街小巷;清明的淚水,相擁著悲情的風雨,在災區人們的心頭流淌。

    悲情直抵人的內心深處,它是對逝者的哀悼,但絕不是來自生者的怯懦。

    有了對於明天的希望和追求,擠在岩石縫裏的種子也能迸出驚人的力量

    清明節前夕,46歲的王天林專程從邛崍趕回青川老家一趟,給亡故的父母上墳燒紙。

    不久前,地震極重災區一批因災失地農民完成了首次跨市異地幫扶安置,從青川縣遷居到成都邛崍市南寶山農場,總共80戶293人,王天林是其中一個。

    他還想回去看看老家廢墟旁邊那2畝油菜的長勢。那些油菜是他在地震後利用垮塌山體間倖存下來的土地,冒著危險種上去的。

    3日,細雨霏霏,他回到青川後,向大山裏的老家前行。他連走帶爬,整整花了3個小時,才回到大山上的老家廢墟。那已經不是什麼“家”,而僅僅只是斷壁殘垣間的一堆瓦礫和一些已經腐朽的梁木,上面還扔棄著幾塊破爛的竹篾席殘片。不遠處就是父母的墳墓,墳頭已被齊腰深的雜草覆蓋,他從廢墟裏刨出一把生銹的鋤頭,將父母墳頭的雜草除盡,然後打開隨身帶來的口袋,拿出香蠟紙燭,像往常那樣燒紙點香,最後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

    大地震時,他們一家人逃到山外,但幾天后他冒著余震的危險返回來,掏廢墟下面的傢具和衣物等值錢的東西,喂養的10多只雞和兩頭豬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每隔3天,他必回老家一趟,拿出沒來得及轉移的穀子,到附近找乾淨的水,喂豬和雞。那些挺過地震劫難的生靈一見他的身影,就呼哧呼哧、咯咯咯地叫喚,歡喜得在他身邊團團打轉。因為要遷居外地,一個月前他將所有10多只雞和一頭豬賣掉了,剩下的這2畝油菜地成為他的牽掛。

    春天裏的油菜花長勢很旺,滿坡金燦燦的,像火焰在呼呼燃燒。但如果逢上下大雨,一旦滑坡,這些油菜地將全部被掩埋。

    “是土地就不能荒廢,想收穫就要耕作。”王天林的話令人心頭髮燙。

    在邛崍市南寶山農場新家,他對未來的盤算很多:種茶樹,搞鄉村旅遊,到成都附近打工掙錢,見世面……

    災區像王天林這樣的人有很多,北川任家坪板房區管委會負責人豐俊清就是其中一個。

    豐俊清平時很忙很累,在管委會對面,曲山鎮板房小學正在拆遷,學生已經轉移到鄰近的擂鼓鎮就讀,新的曲山小學即將動工。這是曲山鎮重建的開始,之後是曲山鎮醫院、文化站和市政設施。任家坪安置點,已被納入到北川地震遺址及綜合服務區的規劃。

    震後,北川幹部享有申請調離的機會,但作為大地震倖存者之一的豐俊清拒絕了:“活下來的價值,就是讓那倒下的城市重新站起來。”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希望和頑強,擠在岩石縫裏的種子才得以迸出驚人的力量。

    我們看到,離北川縣城廢墟大約23公里的安昌河兩岸,大規模的拆遷和建設已經開始,一座新的北川縣城正在孕育。

    我們聽到,四川省發出“三年重建兩年完成”的誓言,擲地有聲。

    沒有什麼能夠摧毀這片土地的希望,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人們對於明天的追求。

    災難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敢於直面災難,認真汲取教訓,防患于未然

    汶川大地震後首個清明節,祭奠的人們跪地而泣,整個民族垂首肅立。這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心靈儀式,那一份沉默的哀悼,一種果敢的承擔,重於泰山。災難是一所學校,直面和承擔則是最好的學習,最果敢的承擔往往萌生最具建設性的變革。

    “好多次在夜裏夢到我的乖孫女,今天可算是能來看一下了。”4月1日一大早,譚雲蘭老人就和女兒、女婿一起從綿陽搭車趕到北川老縣城,看望地震中遇難的老伴和小外孫女。

    譚雲蘭在女兒的攙扶下,來到老縣城汽車站附近一棟倒塌的樓房前。朝自家的方位剛看了第一眼,老人就已淚如雨下。老人的女婿蹲下身來,用幾塊磚搭起一個小小的空間,點燃3支香。老人的女兒給父親燒完紙錢,從包裏掏出一塊手帕,裏麵包著在地震中遇難的4歲女兒的照片。她用手帕托著照片,輕輕地放在地上,接著給女兒上香。

    與譚雲蘭老人一樣,連綿細雨中,身背香蠟、紙錢,手捧鮮花的人們三五成群地向北川中學和縣城廢墟走去……

    封閉已久的四川北川縣城從4月1日至4日向群眾開放。這是繼去年地震百日祭和今年春節之後,北川縣城第三次開禁。

    北川縣政府特意安排了15輛大巴,解禁期間免費接送入城祭奠的本地群眾,汽車從綿陽高新區永興板房區滾動發班,沿途接送群眾至任家坪,再下車步行進入縣城遺址祭奠。當地群眾憑身份證,即可搭乘。為保障清明節的祭祀活動有序、安全進行,北川縣消防、衛生、民政等部門全部出動,抽調警力130余人,通過在北川城外增加執勤警力、實行交通管制等方式,確保無交通事故和人員擠傷事故。

    北川這樣規定:尊重民俗、尊重民意、敬畏生命、安慰生者。如此週到的考慮與安排,無疑是政府親民、人性化之舉。也正因為此,當前災區幹群關係、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關係十分融洽。

    敢於直面和承擔,讓我們在大地震中變得更加成熟。這種成熟就表現在我們能夠直面災難,能吸取慘痛教訓,防患于未然。

    4月1日,國務院決定正式啟動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全面提高校捨得防災能力,今年中央新增專項資金8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及其他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校舍安全工程。

    災難是一種歷練、一種洗禮。一個民族,只有善於向災難學習,才能獲得真正的進步。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民族的進步中獲得補償。正如腳下的這片土地,千百萬年穿過雷電越過烈火,歷經劫難,淬火而生,在漫長的歲月裏愈顯光彩奪目。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清明節追思遺體捐獻志願者
· 清明節憑吊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 清明節,祭奠我們的英雄
· 重慶海事跟蹤監控客渡船確保市民清明節出行安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