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4月9日電(記者 羅博)作為西部小省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其單位GDP能耗卻位居全國前列。為破解“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困局,寧夏近年來在“鐵腕”推進節能減排的同時,順勢而為,“倒逼”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2006年發佈的我國第一份能耗公報顯示,寧夏單位工業增加值消耗、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電耗三項指標均高居全國首位,這主要是長期以來産業結構單一所致。
由於歷史和資源方面的原因,寧夏已形成以煤炭、電力、電解鋁、鐵合金、電石、化工、水泥建材等工業為主體的重型化産業結構,經濟增長對能源的依賴程度和消費水平高。根據預測,2010年寧夏主要耗能産品的能耗消費量將超過3000萬噸標準煤,約佔全社會能源消費量的70%。
通過能源的高消耗來拉動經濟增長,使寧夏經濟在短期內得到快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資源和環境壓力加大、發展不平衡和不協調的問題。
面對突出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寧夏緊急向“三高兩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産業“亮劍”,並把節能降耗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對能耗高、污染重、工藝設備落後的小煉鐵、小煉焦、小化工等企業堅決關停並轉。僅2009年,寧夏就計劃淘汰50萬噸水泥、145萬噸焦炭的落後産能。同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重點研發和推廣了“金屬鎂冶煉節能降耗”和“大型火電廠脫硫石膏處理”等一批新技術,在冶金、化工和建材等行業開展循環經濟試點。
石嘴山市是寧夏高耗能産業的主要集中地,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全市去年全年工業增加值仍能同比增長16%左右,其“秘訣”就在於在節能減排過程中實施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如大力發展以風電、太陽能、精細化工等為主的能源化工産業;以鉭鈮鈹稀有金屬、鎂合金、多晶硅等為主的新材料産業;以鋼鐵、煤機製造等為主的機械裝備製造産業。目前,上述新型工業對當地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70%,一些主導産品在國內乃至世界同行業中佔有較大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