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打破科研壁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4月29日電(記者 楊金志、張建松)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平臺——上海同步輻射光源29日建成竣工,並對用戶試開放。“上海光源”的建成使用,其意義絕不僅僅在於為我國的科研史增添幾項“最大”“最先進”,更在於它可以打破科學界長期存在的條塊分割、零敲碎打的現象,成為理順我國科研體制的重大契機。

    “上海光源”可同時容納幾百名不同學科領域、不同公司企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開展實驗工作。誠如老一輩科學家所言,如此多的研究人員同時使用“上海光源”,自然就能創造特有的科研氛圍,為不同學科間的學術交流提供天然環境;也能為萌發新思想、創造新方法和開闢新學科創造有利條件。

    至今,我國仍有一些投入數千萬元乃至上億元的科研設備因為“單位所有”限制,只能自家設備自家用,基本處於“半沉睡”狀態,維護成本高昂。許多大型科研設備重復建設、重復引進,浪費驚人。譬如我國海洋科研至今未建成一隻可以共享的科考船隊,不同系統的科研單位都熱衷造船購船,出海的耗費巨大。

    在國有大型研究單位科研設備利用率低下的同時,還有不少中小企業、科研院所卻由於資金所限,無力購買和使用大型科學裝置,導致研發受阻,創新不足,最終影響産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和國家的整體競爭水平。

    近年來,上海及其他長三角地區建立大型科學儀器服務平臺,力推科學儀器共享。這種通過政府引導和一定的財政補貼,在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間建立合理租用關係的模式,已經取得顯著效果。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立了我國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遠大目標。要實現這一點,就要深化科研領域的體制改革。“上海光源”也好,其它科學裝置也好,只有打破“各自為政”的制度壁壘,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之利器”。 

 
 
 相關鏈結
· 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擺脫傳統模式進入知識經濟形態
· 劉延東強調加快高新技術産業化 建設創新型國家
· 知識産權局談實施知識産權戰略建創新型國家
· 科技戰線5年: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 十七大報告解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創新型國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