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訪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志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訪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志強

    新華社上海5月1日電(記者高路)今年的5月1日,對於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吳志強來説,有著雙重意義:這一天是勞動節,他剛剛獲得2009年度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一天是上海世博會倒計時一週年,而他正承擔著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的職務。

    吳志強對新華社記者説,上海世博會要以追索人類賴以生存的城市未來為己任。

    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綜合類世博會。吳志強認為,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城市未來如何發展的課題,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地球和人類是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從人類6%居住在城市的150年前,到如今地球上50%人生活在城市,上海世博會將從這樣的歷史視角,去思考城市未來的命題,並試圖通過這樣的思考,尋找一個全人類的共識。”吳志強説。

    在世博會園區規劃之初,曾有學者提出一個問題:當年辦世博會,法國造了埃菲爾鐵塔,英國建了水晶宮,美國拿出了月球石,中國的世博會將奉獻給世界什麼?

    經過反復思考,吳志強及其團隊用東方智慧給出答案——“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的本意是什麼?是和而不同,是和諧。城市不是與自然對立的,人類也不應以挑戰自然為己任,因此,上海世博會將從科幻、世外桃源等概念回到城市、回到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活空間,為解決城市和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種值得關注的“解決方案”。

    為了給城市提供實驗探索和示範,上海世博會園區開發和利用了10項最新技術。比如,通過風模擬改善建築佈局、遮陽和室外生態降溫技術,最大程度提高夏季的人體舒適度,實現在室外兩米左右人工降溫6攝氏度;設計黃浦江水的濕地凈化設施,探索母親河保護的手段;設計了LED照明技術,最大程度地減少室外照明的能耗。

    吳志強説,上海世博會要傳遞的“和諧城市”理念,不僅僅是人與自然,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如今的上海市民中,往上追溯三代,大多數都是移民而來。每一個城市,每一刻都在接納新的‘移民’,他即是我,這就是我們的生存方式。中國的世博會要表達的是,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財富,不同的生活方式,人類仍然需要和諧共處。”

    考慮到城市發展和社會的永續性,上海世博會保留了38萬平方米的歷史建築,並告別了傳統的大拆大建模式,建立起城市更新改造的“上海模式”——在基地中保留了1.4平方公里居住區,1萬多戶居民免於搬遷。這些老百姓不但沒有吃虧,還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在吳志強看來,建設世博園區,並不是為了一個半年的會期,而是為城市的未來奠基。要讓世代居住在危棚簡屋中1萬多戶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要為周邊280多家企業提升産業結構開闢空間,要借機“拔掉”城市中心區的污染源,最終實現一舉多得。“世博會的後發效應,將會讓城市生活真的更加美好。”

    據了解,一年後舉行的上海世博會,將設“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星球”“城市文明藝術”和“城市未來”五個主題館,以地球、城市、人、足跡和夢想作為基本元素,表達“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取決於地球、城市和人的良性互動”這一理念。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更深的情誼,這是全世界每一座城市的夢想。我相信,上海世博會不會在熱鬧過後就讓人淡忘,而將成為一個能影響人類下一百年生活方式的展會。”吳志強説。

 
 
 相關鏈結
· 迎接上海世博會
· 籌備倒計時:相關部門解析上海世博會五大"懸念"
· 上海世博會倒計時1週年 志願者招募啟動
· 上海市民喜慶世博會倒計時一週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