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2日電(記者 江毅)大地震一度造成四川災區152萬人失去了工作、土地、住房,經過艱苦努力,截至目前,已經有120萬人重新實現了就業。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地震災區仍然是一片忙碌,無論是災區群眾還是援建者,為了早日恢復美好家園,他們在勞動中度過了屬於自己的節日。
雖然最近一直在趕制羌繡,連五一勞動節也得加班加點,但一想到自己兩個懂事的雙胞胎女兒,韓玉梅的眼角都是笑意:“娃娃們懂事聽話,我這當媽的再辛苦也值了。”
韓玉梅在北川縣擂鼓鎮羌族製品廠上班,自從大地震帶走了丈夫之後,羌繡成了韓玉梅和兩個女兒賴以生存的收入來源。正值五一勞動節期間,來北川的人比以往多了很多,廠裏又接了許多活,這讓韓玉梅感到很高興:“生意比平時要好一點,廠裏又接了幾十幅羌畫的單,正在加班加點。”
更讓韓玉梅高興的,是她那一對才上小學6年級的雙胞胎女兒,兩個小傢伙心疼媽媽,放假回家後自己買菜做飯,中午喊著韓玉梅回家吃飯。韓玉梅説:“兩個女兒就是我們家今後的希望,她們這麼懂事,我也能安心地上班掙錢,把娃娃們培養成才。”
時光匆匆,大地震即將過去一年了,家園被毀、親人遇難的巨大創傷仍在隱隱作痛,但災區人民選擇了堅強,為了親人,為了心中溫暖的家,無論條件多麼艱難,無論身軀多麼單薄,他們仍在堅持。
60歲的王興秀個頭只有1米5左右,記者看到她的時候,她正拎著一個大口袋走在路上,口袋有她一半高,老人幾乎是拖著前進,口袋裏的羌族手工藝品是她和老伴的收入來源。
王興秀在北川中學對面擺了一個羌族手工製品的小攤,一雙手工編織的草鞋可以賣15元,五一期間來北川的人比較多,小攤的生意也比平常要好。老人平時就盼望著來北川旅遊的人多一點,小攤的生意好一些,她才有錢在這裡繼續住下去,可以多陪陪自己的女兒。
王興秀的老家在北川禹裏鄉,從禹裏到擂鼓鎮坐車需要60元錢,有一次為了省錢,她和老伴徒步翻山走到曲山鎮,這一走就是一天,有時候實在累了,62歲的老伴就背著她走一段歇一段。
雖然這麼艱難,但王興秀依然要來曲山鎮,因為她心疼自己的女兒吳紅——北川縣曲山鎮大水村村主任。“女兒苦啊。”老人一説起自己的女兒就止不住淚水,“老公和大兒子都走了,只剩下小女兒、公公。孫女上學住校,吳紅平時就一個人住在板房裏,白天忙村裏的事連飯都不能按時吃,晚上一個人在房裏哭,想老公,想兒子。”
看到女兒這樣,王興秀和老伴決定從老家來陪她,老兩口在路邊租了一間舖子,白天做生意,晚上就睡舖子裏。可這是怎樣的一間“舖子”?只有8平方米,除了背後的墻外,四週都是用塑料布圍起來的,根本連門都沒有。一塊木板白天用來擺攤,晚上放下來就是老兩口的床。可就是這樣一間鋪,一個月租金也要300元,王興秀租了3個月,除了第一個月外,賺的錢連租金都不夠付。
即使這樣難,王興秀也覺得值得,白天擺攤,中午到板房裏給女兒做飯,晚上過來陪陪女兒:“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我現在就盼著來北川旅遊的人多一點,攤子能維持我和老伴在鎮上的生活也就夠了,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雖然不是受災群眾,但53歲的周富勤覺得在災區打工心裏很踏實:“不僅可以賺錢養家,用我們老家話講,這也是在‘積德’。”周富勤打工的地方,是地震極重災區綿陽市安縣曉壩鎮敬老院,這個由遼寧援建的敬老院五一期間仍然機器轟鳴。周富勤的工作是攪拌混凝土。
“為啥心裏覺得踏實?你來看看這材料用得多紮實就知道了。”周富勤翻過攪拌機邊的一塊牌子告訴記者,“一般工程水泥和砂的比例是1比6,100斤水泥要兌600斤砂,這裡是1比5,只兌500斤。這裡建築面積只有1600多平方米,但打地基的時候鋼筋就用了100多噸。要我説,不僅抗8級地震,10級都沒問題。還有1個多月就要完工了,我們都在加班加點。”
在地震災區,沒有什麼比看到一座座嶄新的房屋更讓人感到欣慰了,如同寒冬過後地裏冒出的綠芽,雖然仍很弱小,但昭示著生命的希望。安縣樂興鎮青龍村黨支部書記張建,此刻心裏覺得很有成就感:全村364戶村民,地震中171戶垮房,不到1年的時間房屋已經全部建好入住。這幾天張建也沒有休息,跑前跑後地忙著村裏的環境整治。
張建告訴記者:“經歷了這場大地震,我們全村人都覺得生活和過去不一樣了,有了國家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們村才能恢復得這麼快,只有把日子過好,才對得起去世的親人,對得起幫助過我們的人。村裏人都商量好了,青龍村要變成一個嶄新的青龍村,全村統一規劃,村民公約貼上墻,大家住在這裡要乾淨舒服。地震1週年馬上就要到了,青龍村的災後重建也基本完成,今後就是發展水稻制種、特色種植養殖業,今後這日子是絕對有盼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