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汶川週年祭:傳媒以多媒體形態全方位與受眾互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朱國亮、劉曉莉)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週年祭,不僅是中國各大傳媒共同報道的“頭條新聞”,也成為中國傳媒嘗試以多媒體形態全方位與受眾互動的重要“媒介事件”。

    到12日16時許,中國知名社會網站開心網“寄語汶川·激勵重建”專題網頁上,網民的寄語已達50多萬條,而達到這一數字僅用了30多個小時。新華社音視頻部與開心網合作推出的這一網頁,提供了關於汶川地震週年的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的豐富報道,同時,借助這一平臺,與網民形成了互動交流格局。

    除了新華社之外,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電視臺、報紙、廣播、網站等也都以汶川週年報道為舞臺,積極尋求通過多媒體的報道,並借助手機短信、網絡留言、電話熱線等形式與受眾互動。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主任展江説,進入互聯網時代後,傳媒對重大事件以多媒體形態進行報道並與受眾互動已成為一種大趨勢,這可以帶來更多的“原生態”的輿論。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和今年汶川地震週年的報道中,這一趨勢已表現得很明顯。

    新華社與開心網此次推出的“寄語汶川·激勵重建”網頁,有兩大主要內容:一個是新華社提供的聲影以及文字報道,有回顧,也有最新動態;另一個就是網絡寄語,被放在了網頁最顯著位置。除了給災區的寄語外,網民還可對新華社的每一篇文字報道、每一張圖片、每一段音視頻進行回應、評論。

    10位親人遇難的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蔣敏,有“中國最堅強的警察”之稱,新華社記者肖春飛為她拍攝的側影照片,被收入“寄語汶川·激勵重建”網頁《最可愛的人》專輯,網友留言近百條。網友季洪明這樣寫道:“一個平凡人的名字,如果沒有那場災難,也許你仍是平凡人。但是,災難來了,你挺身而出……風,吹亂的是你的髮絲;風,永吹不亂你的信念……”

    新華社記者陶明拍攝的陜西寧強災區8歲小女孩魏玉潔的微笑照片,感動和激勵了無數讀者,出現在中國多家電視臺的公益廣告、賑災晚會上。這張照片也令開心網網友觸景生情,紛紛留言回應。“看著這張照片,去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後所經歷的一切一一閃現,淚眼婆娑。黑色的記憶,永遠的痛。”網民“冷香”説。

    “這些詩一樣的留言,相信是沉澱後的感悟,也是新觸發起的情思。”新華社副總編輯兼音視頻部主任吳錦才説。在汶川地震一週年的報道中,新華社不僅圖文並茂,還首次嘗試通過電視、手機、網絡等多種媒介進行直播,並高度重視通過多種媒介與受眾的互動交流。

    吳錦才認為,開心網的實名化制度、白領階層為主的用戶結構,是定向傳播新聞並與受眾形成互動的優勢渠道。新華社音視頻部為開心網提供了新華社記者在抗震中寫下、拍下的大量文字、圖片和視頻內容,還有新製作的電視片《汶川記憶》《記者口述·圖話這一年》等,希望能通過一幅幅具體的圖景、一幀幀生動的畫面、一聲聲質樸的原音,扣動人們的心弦,與新聞報道形成互動。

    中國傳媒在汶川地震週年報道中對“多媒體”和“互動”的探索,已經産生了良好的效應。

    “這些天,豐富的文字、圖片、電視報道拉近了我們和災區的距離,感同身受地體會到災區的脈動,許多朋友還通過寄語、網上祭奠等形式紀念地震中逝去的人們,”北京一家公司的職員文雅説,“媒體的表現令人耳目一新。”

    中央電視臺在5月12日直播汶川地震一週年紀念活動的同時,也通過網絡與網民展開了互動,專門設立了“網民寄語”網頁,滾動播發網民關於汶川地震週年紀念的言論、寄語。

    在汶川地震週年報道中,人民日報社下屬的人民網也組織了衛星直播車進駐災區進行視頻報道,並將網民的“熱議”鏈結放在了首頁最顯著的位置。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評論説,從媒介傳播的角度看,中國傳媒對汶川地震週年的報道充分反映了多媒體的優勢——時效更快,互動更強,反應也更加迅速。這是中國傳媒發展中一個非常值得注意和肯定的趨勢。

 
 
 相關鏈結
· 胡錦濤在出席紀念汶川地震一週年活動時的講話
· 駐外使節參加"汶川地震週年紀念"環球實寄封活動
· 寫在汶川大地震一週年:挺起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 紀念汶川地震一週年活動在映秀舉行 胡錦濤講話
· 海外華僑華人12日舉行汶川地震一週年紀念活動
· 汶川地震一週年:四川眾多重建項目在12日啟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