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峽兩岸書法論壇廈門開講 13位書法名家登臺演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廈門5月17日電(劉旸 項開來)作為首屆海峽論壇的活動之一,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與廈門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書法論壇17日在廈門開講,13位書法名家先後登臺發表演講。

    廈門書法家協會主席陳秀卿回顧了海峽兩岸書法界的交流歷史,從把漢字書法帶到台灣併發揚光大的鄭成功,到曾在廈門任教的台灣書法家曹秋圃,再到為兩岸書法界交流作出傑出貢獻的廈門書法家虞愚,陳秀卿一路描繪下來如數家珍。

    原國家林業局副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趙學敏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團團圓圓的書法》的演講,講述了2008年他帶隊把祖國大陸兩隻可愛的熊貓團團和圓圓送到台灣的故事,其中書法在兩岸的溝通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

    台灣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授劉瑩女士是第一次來到大陸,她説,漢字作為國粹,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具有古典藝術氣質的交流既可以愉情悅性,又可以使人在浮躁的現代社會中沉下心來。

    海峽兩岸影視展映展播周在廈門開幕

    新華社廈門5月17日電(記者 余瑛瑞)海峽兩岸影視展映展播周17日在廈門開幕。大陸和台灣影視界嘉賓500多人出席了15時在廈門市文化藝術中心實驗劇場舉行的首映式。

    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認為,影視交流與合作已成為兩岸往來的重要內容和議題,應站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新起點上力爭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田進説,兩岸業界應加強協商,制訂符合兩岸實際和媒體發展趨勢的長期戰略和整體方案,確定發展方向、目標和任務,並建立通暢、高效的協作機制,為兩岸影視交流合作提供制度性保障,實現均衡、協調和永續發展;兩岸業界應以更務實的思路著力培育兩岸共同影視文化市場,採取立足兩岸市場、面向國際市場的共同發展戰略,大幅度提高兩岸合作的影視産品在國際市場的運作能力和市場佔有率,以實現互利雙贏。

    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台灣電影協會理事長周守訓代表台灣影視界致辭。周守訓説,希望未來不只看到兩岸經貿交流和政治協商,更要看到源源不絕的兩岸新鮮文化。他希望兩岸能相互分享創意産業的人才,開創邁向世界的中華新興文化創意産業。

    海峽兩岸影視展映展播周將在福建省的廈門、福州、漳州等9個市展映台灣電影《練習曲》《沉睡的青春》和大陸電影《綻放》。在福建省電視臺播出台灣電視劇《歡喜來逗陣》和《茶香留金》等電視專題片。與此同時,大陸電視劇《船政風雲》和《土樓探奇》等電視專題片將在台灣島內電視臺播出。

    海峽兩岸影視展映展播周是本屆“海峽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家廣電總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台灣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台灣中華演藝總工會、台灣東森電視公司參與合作。

    兩岸人士在廈門同祭鄭成功

    新華社廈門5月17日電(記者 王凡凡)“凈手、請香、上香,全體肅立,向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致敬……”17日下午,海峽兩岸數百名有關人士在廈門為鄭成功舉行了隆重的頌典禮儀,拉開了“海峽論壇·鄭成功文化節”活動序幕。

    作為海峽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海峽論壇·鄭成功文化節”由廈門市思明區政府、廈門市文化局聯合舉辦,邀請台灣有關人士參與,台灣奉祀鄭成功聯合會理事長簡慶雄先生擔任主祭。

    據介紹,本次“鄭成功文化節”為期4天,以“成功在思明”為主題,活動內容除開幕式外,還有閩臺民俗文化踩街活動、鄭成功文化論壇、延平郡王祠奠基儀式、閩臺民俗文化交流、“鄭成功之旅”一日遊等。

    鄭成功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不僅在福建和台灣等地留下眾多歷史遺跡,還留下豐厚的“鄭成功文化”精神財富。台南市自2001年以來一年一度舉辦的“鄭成功文化節”,已成為南台灣重要的文化盛事。今年4月29日晚,以“成功領航”為主題的2009鄭成功文化節開幕式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舉行,福建省雜技團、廈門歌仔戲團、泉州南音團和漳州木偶戲團組成168人的大型文化團組應邀赴臺交流演出,成為大陸赴台南開展文化交流演出的最大團組。

    大陸首家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廈門揭牌

    新華社廈門5月17日電(記者 來建強)17日,大陸首家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廈門揭牌,此舉標誌著兩岸職業教育深度合作發展邁進一步。業內人士認為,兩岸職業教育加強合作,大陸近年來出現的“技工荒”問題可得到一定的緩解。

    據介紹,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成立後,將聯合兩岸優質職業院校、研究機構、社團及大中型台資企業,借助大陸職業教育界及福建省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力量,開展兩岸職業教育研究、兩岸職業教育雙向交流和推動兩岸職業教育合作辦學等工作。

    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在揭牌儀式上説,近年來,職業教育是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最為活躍的領域。在當前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的新形勢下,兩岸教育交流迎來了更多的機遇和合作發展空間。在職業教育方面,台灣有很多很好的職教資源,如師資、經驗等,而大陸有廣闊的生源市場,兩岸可取長補短,互補互利。

    台灣木鐸學社理事長陳漢強説,“技職教育”是台灣教育的“三條高速通道”之一,所培養的眾多職業技術專才曾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大陸産業結構優化升級,高技能人才短缺問題逐漸顯現,加強海峽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將有助於緩解大陸高級技工緊缺難題。

    兩岸中醫藥界在廈門探討發展與合作

    新華社廈門5月17日電(記者 逯寒青)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17日下午在廈門市中醫院召開,這是正在此間舉行的首屆海峽論壇的重要交流活動之一。

    這次研討會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廈門市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是“加強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醫藥發展”。海峽兩岸中醫藥界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約300人參加研討會,其中台灣方面參會162人,會議收到論文75篇。這是兩岸中醫藥界歷年規模最大的一次交流研討活動,與會代表將就兩岸中醫藥醫療、教育、科研、産業務實合作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説,兩岸中醫藥同根同源,在兩岸都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社會需求。兩岸開展中醫藥領域交流20多年來,已在多領域建立起了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當前兩岸關係的全面改善,為兩岸中醫藥深化交流合作、共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兩岸中醫藥界要務實推進,為今後雙方交流合作向更大規模、更高規格和更深領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此次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除安排主會場外,還首次安排了科研、産業研討會,並設有中醫臨床實用技能和特色療法演示、體驗,以及重點中藥企業參加的産品展示等項目,同時將舉辦第一屆中醫藥臨床適宜技術及足弓醫學台灣培訓班。

    據悉,兩岸相關單位已就醫療培訓、教育及中藥材採購等方面合作達成初步意向,有望在本次研討會的對接項目簽約儀式上簽訂合作協議,這標誌著兩岸中醫藥交流從以往學術交流層面向學術交流與中醫藥教育、科技研發、中藥材貿易等産業層面並重的架構發展。

 
 
 相關鏈結
· 海峽兩岸農産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成立 魏傳忠揭牌
·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參訪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臺辦主任王毅:希望兩岸關係取得新的全面進展
· 第五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將於10月30日在廈舉行
· 海協會與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全文)
· 王毅會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和海基會協商代表團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