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世博會的理念是“理解、溝通、歡聚、合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5月17日電(吳宇、鬱震宇)世博會的理念是“理解、溝通、歡聚、合作”,這意味著世博會是超越了國家、民族、宗教界限的人類文明的盛會,是人類邁向和平與進步的階梯。

    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曾説:“世博會是一個重大的世界性活動。世界上沒有一個類似活動持續這麼長時間,吸引這麼多人參觀,並且展示這麼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成果,在美麗和睦中把世界各國帶到了一起,吸引了所有人的心。”

    在世博會上,全世界的人們歡聚一堂。不論人們來自哪個國家,屬於哪個民族,源於何種文化或宗教,面對世博會上人類共有的智慧成果和科技進步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各國人民之間長期以來追求和平與合作的夢想,正是基於這種理解與溝通。

    同時,世博會融合世界各國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文化以及新的生活方式,不僅讓千百萬觀眾大開眼界,而且産生了思想碰撞,促進了彼此間新一輪的學習、競爭和進步。

    《國際展覽公約》第一章第一條就明確指出:“世博會是一種展示活動,無論名稱如何,其宗旨在於教育大眾。它可以展示人類所掌握的滿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示人類在某一個或多個領域經過奮鬥所取得的進步,或展望未來的前景。”

    説到“歡聚”,不能不説到世博會上除展示、論壇以外的各類演藝活動。演藝活動不僅讓世博會擺脫“枯燥”、遠離“説教”,讓世博會變得既充滿“理性”也不乏“感性”,而且以一場文化“盛宴”的形式,促進了不同國別人們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了情感和友誼。

    世博會的主要活動類型包括官方正式慶典活動,如開閉幕式、各個國家的國家館日、國際組織館日、主辦國的地方日活動等;此外還有極具多元色彩的文藝匯演、文化巡遊等,各國代表性的文化精萃以及原汁原味的民間藝術都可以在世博會各類舞臺上大顯身手。某種程度上,世博會因各類活動的舉辦,變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節日,變成了一個最大規模的“嘉年華”。

    世博會:見證人類文明發展的驛站

    新華社上海5月17日電(吳宇 丁利民)150多年來,世博會推陳出新、魅力不減。究其原因,在於每一屆世博會都以文明成果的最新展示,勾勒出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發展歷程和進步足跡,映射出人類對自身、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和探索,稱得上是見證近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的驛站。

    早期的世博會,較多強調“進步”的理念,包括工業、藝術和展館建築領域的進步。1851年倫敦世博會,全稱是“萬國工業産品博覽會”,展出了大功率蒸汽機、火車頭、起重機、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等10萬餘件展品,而這一屆世博會展館的建築面積達9.2萬平方米,以鑄鐵和玻璃為主要建材,晶瑩剔透的效果引起轟動,被稱為“水晶宮”。

    1853年紐約世博會,展出的電梯令觀眾驚訝不已;1855年巴黎世博會,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鋁製品和橡膠;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展出了電動馬達;1889年巴黎世博會,人們為了聆聽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傳出的音響,需要排隊長達兩三個小時;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電的發明和應用讓人大開眼界……

    可以説,工業革命催生了世博會,世博會又引導了工業革命的潮流。舉辦世博會初衷就是展示各個國家工業革命的成果,進而很快成為各參展國、尤其是主辦國競技國力的舞臺。

    經歷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人類從科學崇拜轉向科學反思。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以“總結更為人性的世界,科學文明和人道主義”為主題,這一屆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原子塔,反映了全人類關注安全以及和平應用原子能的願望。1964年紐約世博會的主題是“通過理解走向和平”,延續了“對進步的反思”的主題。1970年大阪世博會以“人類的進步與和諧”為主題,強調針對工業化的負面社會影響,與其後的一些世博會共同發出一個聲音,即人類應該更加關注技術進步、人生幸福和保護自然環境三重目標的協調與平衡。

    20世紀90年代以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世博會也進入了一個演繹人類新的文明的時代。

 
 
 相關鏈結
· 上海世博會丹麥國家館破土動工
· 上海世博會非洲聯合館外立面施工啟動
· 西班牙以上海世博會為媒尋找與中國的“共鳴點”
· 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推廣周在滬舉行
· 5月15日距離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還有351天
· 上海世博會6場主題論壇將在長三角6座城市舉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