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已進入自主設計製造世界最大水電機組新時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這是三峽電站機組轉子正吊入機窩(資料照片)。每一台巨型機組可滿足一座百萬人口城市的生活用電之需;累計已創造發電效益780多億元;目前年發電量相當於節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億噸、二氧化硫100萬噸、一氧化碳1萬噸、一氧化氮37萬噸…… 全球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機組陸續投運已有5年10個月時間,已投産的26台70萬千瓦機組運行穩定,開始産生巨大的經濟和環保效益。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説,三峽機組國産化戰略已取得成功,中國開始進入自主設計、製造世界最大水電機組的新時代。  新華社發

    新華社宜昌5月29日電(記者 江時強 吳植)每一台巨型機組可滿足一座百萬人口城市的生活用電之需;累計已創造發電效益780多億元;目前年發電量相當於節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億噸、二氧化硫100萬噸、一氧化碳1萬噸、一氧化氮37萬噸……

    全球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機組陸續投運已有5年10個月時間,已投産的26臺70萬千瓦機組運行穩定,開始産生巨大的經濟和環保效益。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説,三峽機組國産化戰略已取得成功,中國開始進入自主設計、製造世界最大水電機組的新時代。

    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達3120億千瓦時

    三峽電站設計安裝32臺70萬千瓦機組,左岸14臺、右岸12臺已全部投産,地下電站6臺仍在施工安裝。首臺機組2003年7月10日投産,至2009年5月28日,累計發電達3120億千瓦時。

    這是三峽電站左岸電廠內景(5月21日攝)。據介紹,至5月中旬,三峽電站連續安全穩定運行已超過1000天,標誌著我國大型水電站機組製造和運行管理水平躍上新臺階。三峽電站初步設計共安裝26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巨型發電機組,其中有8台為國産化機組。目前,26台機組已全部投産發電,使三峽電站的巨大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三峽電站供電範圍涉及華中、華東、川渝和南方電網所覆蓋的湘、鄂、贛、渝、皖、蘇、浙、滬、粵等11個省市,供電半徑達1000公里,促成了全國電力聯網和南北互供、西電東送輸電大格局的形成。中國三峽總公司介紹,僅華中、華東兩大電網聯網,每年可取得的錯峰效益就高達300~400萬千瓦,相當於新建1.5個葛洲壩發電廠。

    三峽工程的鉅額電量對國民經濟作出了較大貢獻。去年初南方遭受冰雪災害,部分地區電網安全受到巨大威脅,三峽—葛洲壩梯級電站僅一月份就完成發電量35.6億千瓦時,保障了關鍵時期的國家能源安全。去年八月份,全國用電負荷最大時期,三峽電站月發電量達113億千瓦時,佔全國用電量的5%,有效保障了迎峰度夏和奧運期間安全供電需求。2008年三峽電站多次實現滿發,電站出力不斷刷新,最高出力達1612萬千瓦,為全國電力形勢穩定作出了貢獻。

    三峽電站投産後經受了圍堰發電期、初期運行期及試驗性蓄水等多重考驗。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説,已投産的26臺機組全部經歷了“首穩百日”考驗,這比國家規定的72小時穩定運行標準高33倍,所有機組設備處於健康穩定運行狀態。

    水電重大裝備用7年實現了30年的跨越

    在三峽機組製造之前,我國國內廠家不具備32萬千瓦以上水電機組製造能力。

    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沙先華説,三峽機組國産化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的重大方針。通過70萬千瓦水輪機組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使我國水電重大裝備製造業用7年時間實現了30年的跨越,進入世界領先水平,真正走出了一條“以市場換技術、最終佔領市場”的成功之路。

    在三峽左岸電站14臺機組製造中,兩家國內企業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作為VGS聯營體(由加拿大GE、德國西門子等公司組成)、阿爾斯通集團(由法國阿爾斯通、瑞士ABB等公司組成)的分包商,接受外方技術轉讓,雙方聯合設計、合作製造。中國三峽總公司支付了1635萬美元的技術轉讓費用,為國內製造企業作了包括水力設計、電磁設計、通風設計、結構設計、加工技術及質量管理措施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在內的全面技術引進,從而掌握了機組設計、製造的核心技術。

    在三峽右岸電站12臺機組中,有8臺是全國産化機組,哈電、東電各自獨立承擔了4臺設計製造任務。目前正在建設的三峽地下電站6臺機組,也全部由國內設計、製造。

    三峽電廠技術人員在三峽左岸電站總控室工作(5月21日攝)。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2008年12月上旬,國內40多位水電專家參加評審認為,三峽國産機組運行情況良好,能量特性、穩定性能、勵磁、冷卻、絕緣設計等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去年8月,長江上遊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採購26臺巨型機組,全部在國內製造,合同總金額超過110億元人民幣。其中溪洛渡電站18臺機組單機容量77萬千瓦,向家壩電站8臺機組單機容量80萬千瓦,比三峽機組的設計製造水平又前進了一大步。

    國務院三峽辦技術與裝備司司長黃淩説,三峽機組國産化也促使轉輪鑄件、蝸殼鋼板等關鍵材料從完全進口變為國內量産。如機組蝸殼高強鋼板,原來完全依賴從日本進口,通過積極努力,鞍鋼和寶鋼攻克了技術難關,目前大型水電機組蝸殼鋼板已完全由鞍鋼和寶鋼供貨;機組轉輪鑄件原來依靠從韓國、羅馬尼亞等國進口,目前鞍鋼、二重、一重等已具備量産能力。

    三峽工程節能減排效益已開始充分顯現

    在取得巨大的發電效益的同時,三峽電站的環保效益也得到充分體現。

    據中國三峽總公司介紹,按初始設計,三峽工程26臺機組全部投産後,與燃煤發電類比,每年發電量相當於消耗5000萬噸標準煤。如果以中國2007年能源消費總量26.5億噸標準煤對比,則三峽工程僅是發電一項,對我國溫室氣體減排貢獻率約為2個百分點。同時,三峽工程還大大減少了火電不可避免的大量的廢水、廢渣、浮塵等污染。

    三峽工程累計發出清潔水電3120億千瓦時,加之水庫蓄水後通航能耗降低、貨運量增加,相當於已為國家節約1.2億多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4億噸,三峽工程節能減排效益已開始充分顯現。

    中國三峽總公司正在探索將三峽工程及其下游38公里處的葛洲壩工程聯合優化調度,以提高發電量,為溫室氣體減排作更大貢獻。

    5月26日,施工人員在三峽地下電站工地吊裝發電機組蝸殼。當日,三峽地下電站機組首次3節蝸殼定位節吊裝成功。據悉,首次吊裝的為32號機組蝸殼,工程量約811.6噸。三峽地下電站機組蝸殼製造安裝工期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承擔該項目施工任務的葛洲壩集團機電公司通航工程設備安裝處合理調配人員,優化施工方案,採取嚴密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從而大大提高了製造、安裝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新華社發(孫榮剛 攝) 

    2007年度,三峽—葛洲壩樞紐完成發電量770.6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29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00萬噸。樞紐節水增發電量為39.6億千瓦時,其中,三峽電廠和葛洲壩電廠水能利用提高率分別為4.5%和8.7%。2008年,三峽—葛洲壩樞紐完成發電量978.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37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00萬噸,通過水庫優化調度,樞紐節水增發48.7億千瓦時,水能利用提高率為5.28%。

    數據顯示,三峽電站的投運進一步改善了我國的能源結構,減緩了我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工程已投産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相當於我國水電裝機的11%,年發電量已相當於全國水力發電總量的14%。三峽電站施工區全面落實了國家審批文件要求的污染控制和水土保持措施,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5A級景區,各類污染物的排放和水土流失也得到有效控制。 

 
 
 相關鏈結
· 三峽工程右岸電站23號水電機組進入72小時試運行
· 國産大型水電機組整套三大核心部件通過鑒定
· 三峽工程創我國自主設計製造巨型水電機組新時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