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面對傳染性疾病要正確認識、科學防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6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 仇逸)甲型H1N1流感疫情發生蔓延以來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取得了初步成效。疫情的發展,也對廣大民眾正確認識並科學防範傳染性疾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與傳染性疾病鬥爭的歷史,鼠疫、天花、霍亂等嚴重傳染性疾病流行曾經奪去了數以千萬計人的生命,也催生了“青黴素”等偉大的發明;歷史上的三次流感大流行,更為各國衛生專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加強流感預警、嚴格防控提供了寶貴經驗。近年來,從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到如今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傳染性疾病已經不僅是單純地應對公共衛生事件,正在成為世界在衛生領域共同攜手、合力迎戰的聯合行動。

    醫療技術條件的突飛猛進,並未使傳染性疾病遠離我們的世界。一些認為已經被控制或消滅的傳染病又死灰復燃,例如麻疹的局部暴發,耐藥傷寒的出現,艾滋病患者的增多等等。與此同時,新的傳染性疾病也不斷出現,共同構成了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雙重挑戰。

    截至6月1日14時,我國共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48例。雖然目前病毒的變異仍不可預測,但是醫學界對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化,實驗室檢測2至6小時就能對病毒感染做出快速診斷,隔離觀察和藥物儲備等措施也對易感人群形成了有效保護。我國大多數患者症狀較輕微,二代病人也能追溯到明確的傳播源。

    有關專家指出,傳染病具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要素,也有一些傳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還存在隱性感染的現象。除了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傳染源外,對於普通民眾,加強防範意識切斷傳播途徑至關重要,例如只要注意空氣流通、消毒、戴口罩、勤洗手,就能有效預防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勿飲生水、勿吃生食就能大大降低感染傷寒、腸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幾率。此外,作息規律、增強抵抗力、儘量不去人多擁擠的場所,老人、兒童等易感人群接種疫苗等,也是對自己的有效保護。

    歷史經驗反復證明,面對傳染性疾病,在當今科技條件下,只要正確認識、科學防範,是可以實現有效防治的。

 
 
 相關鏈結
· 世衛組織發佈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數字|專題
· 新華時評:面對首例二代病例——不恐慌,不輕視
· 新華時評:嚴防借甲型H1N1流感疫情散播虛假信息
· 新華時評:為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盡到公民責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