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全球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回望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王丹丹)從春到夏,一場突如其來的新流感向人類發起了挑戰。
截至北京時間6月11日23時30分,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27737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141例。當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宣佈,將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由5級提升至6級。
疫情在蔓延
4月初,新型流感開始在墨西哥蔓延。4月13日,墨西哥出現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引起世界高度關注。隨後,美國和加拿大也出現了不斷增加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
4月25日,世衛組織宣佈美國和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疫情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4月27日上午,墨西哥公佈已經有149例確認或疑似新流感死亡病例後,世衛組織當晚宣佈將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從3級提高到4級。兩天后,警戒級別又升至5級。
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迅速蔓延。全球新增病例數持續上升,世衛組織全球疫情報告中提高的國家和地區也越來越多。疫情已經從北美擴散到亞洲、南美洲、歐洲、大洋州和非洲。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公佈的數據,美國確診病例數最多,達13217例,其中死亡27例;墨西哥緊隨其後,確診病例為5717例,但死亡病例高達106例。目前,加拿大確診病例為2446例,包括2例死亡。據加拿大衛生部門9日報告,加拿大土著人社區甲型H1N1流感病例正迅速上升,重症患者比例也明顯高於其他人群。
在亞洲,日本自5月16日發現首例非輸入性病例後,疫情迅速擴散,目前日本確診病例已達485例。中國也已確診142例,並且出現了二代病例。韓國、越南、新加坡和印度等也報告了數量不等的病例。
在南美洲,智利確診病例已達到1694例,其中2例死亡。歐洲27國報告確診病例。其中,英國確診病例達666例,西班牙331例。澳大利亞確診病例已升至1224例,維多利亞州最為嚴重。非洲也未能倖免,目前埃及已有確診病例8例。
防控顯成效
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9日説,從目前情況來看,這場流感的整體嚴重程度應屬中等。
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發後,墨西哥政府決定,取消各種可能造成人群密集的活動,宣佈學校暫時停課,關閉電影院等公眾娛樂場所,向公眾免費發放口罩,設立防流感信息站,分發宣傳手冊。4月25日晚,墨總統卡爾德龍發佈總統令,宣佈全國進入衛生緊急狀態。這些措施逐步顯現成效,墨社會秩序正恢復正常。
鋻於甲型H1N1流感病毒初期傳播具有明顯的“旅行”性質,同墨接壤的危地馬拉4月24日宣佈全國進入“黃色警戒”,對邊境口岸嚴加監控。薩爾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巴拿馬等國紛紛加強疫情監測。隨著疫情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威脅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陸續加入防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戰鬥。
醫學隔離是應對傳染病的長期既定措施。對來自疫區的人員進行嚴格篩查,對有流感症狀的人員進行隔離觀察,得到了廣泛理解和支持,發揮了顯著的防控效果。
合作迎挑戰
有效抗擊新型流感,需要全球通力合作。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5月4日在聯大有關甲型H1N1流感問題特別會議上説,各國應採取強有力的新多邊主義合作方式應對當前流感疫情,“這是確保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唯一途徑”。
5月7日,曼谷。東盟與中日韓衛生部長舉行特別會議,就疫情防控合作戰略等進行討論。5月16日,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向世衛組織提議,各國共享研製甲型H1N1流感疫苗信息。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總幹事貝爾納·瓦萊特説,針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研製最少需要6個月,從研製到批量生産需要的時間更長。疫情就是命令。疫苗研製,刻不容緩。全球4個實驗室緊急行動,開始研製針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新疫苗。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衛生緊急事態應對委員會專家經過緊張工作,于5月底前掌握了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的染色體序列。加拿大衛生官員5月6日也宣佈,加科學家完成了對3個甲型H1N1流感病毒樣本的基因測序工作。這些科研進展為在4到6個月內研製出疫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世衛組織正與權威機構密切合作。據法國媒體5月28日報道,許多世界著名制藥企業已經得到世衛組織提供的特殊病毒菌株,用於研製疫苗。這種疫苗可望於今年8月問世。
目前,中國兩家企業也獲得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産用毒株。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第一批疫苗將在7月底生産出來。
科技觀察:疾病頻困擾 人類更堅強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潘治)6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級別由此前的5級提升至6級,即表明全球流感大流行已經到來。自4月初在北美地區出現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流感病毒就已蔓延至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確診病例達27737例,給人類帶來了嚴重威脅。
然而回顧歷史,各類疾病從未停止過對人類的侵擾,也正是在與疾病的不斷鬥爭中,人類逐漸構築了從防疫到治療全方位的公共衛生體系,積累了豐富的疫情防控經驗,保障著人類的繁衍進化與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
較量從未停止
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各類疫情對人類的危害一直穿插記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之中。鼠疫、天花、瘧疾、肺結核以至流感,都曾留下過許多可怕的記憶。
僅以人們最習以為常的流感為例,它持續困擾了人類數千年。據稱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有了類似流感的疾病記錄,之後與流感相關的記錄在全球各地的歷史中一直屢見不鮮。如今最常被提及的,莫過於1918年至1919年造成約4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還有隨後出現的“亞洲流感”以及“俄羅斯流感”等。
科學研究發現,流感病毒根據結構特徵被分成甲、乙、丙三類。其中,甲型流感對人類威脅最大,而根據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的不同,它理論上可能有135種之多,也就意味著流感病毒有極強的變異能力。換言之,僅流感這一種疾病,就已經並且還將繼續長期威脅著人類。
伴隨著環境變化及微生物的進化演變,在一些舊病反復出現的同時,新的疾病也陸續出現。例如,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霍亂、結核病等疫情時有反復,與此同時,艾滋病、非典等新型疾病也闖入了人類生活。
客觀地説,與其他物種相比,人類在生存範圍、繁衍數量和進化能力等方面並沒有絕對優勢。如人類生命繁衍一代至少需要十幾年,而病毒等微生物在一天之內就能繁殖好幾十代。因此,與以不同微生物為病原體導致的各類疾病持久抗爭,成為人類必須直面的一大挑戰。
人類技高一籌
5月下旬,世衛組織發佈的最新報告説,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人均壽命為71歲,而中國的人均壽命則達到了74歲——這讓“七十古稀”之説真正作古,成為人類壽命不斷延長的明證。
人類壽命的延長,得益於衣食住行條件的改善,更依賴於衛生醫護水平的提高。正是憑藉與各種疾病長期不斷鬥爭中所取得的進步,人類至今已構築了從防疫到治療的全方位公共衛生體系,積累了豐富的疫情防控經驗。
眾所週知,歷史上許多瘟疫早已被人類征服。這其中,天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成為在人類與疾病的鬥爭中所俘獲的最值得炫耀的一件戰利品。種牛痘預防天花,讓人類第一次擁有了徹底戰勝一種瘟疫的驕傲。
更為重要的是,天花的消滅還意味著人工免疫學的問世。以此為標誌,人類在和疾病的鬥爭過程中,實現了從被動治療到主動防疫的轉變。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傷風)混合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每一種疫苗的誕生都意味著在與相應疾病的鬥爭中,人類獲得的制勝優勢。
青黴素的發現又使人類擁有了一種抗擊多種疾病的重要武器。以它為代表的抗生素,讓人類掌握了高效對付細菌性感染的利器,為數眾多的疾病就此被降服。
還有一些看著不那麼起眼的發明或舉措,都在鞏固著人類公共衛生安全的堡壘。抽水馬桶的發明使污水處理獨立出來,確保了飲用水的清潔;蚊帳、殺蟲劑在一些地區的普及,使得一些通過飛蟲傳播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小到口罩、快速診斷試劑盒,大到紅外體溫探測裝置、負壓轉運車等,都令人類對抗疾病的武器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銳利。
與疾病的鬥爭雖然未有窮期,但技高一籌的人類步步為營,從被動挨打的狀態逐漸轉化為積極防禦乃至主動進攻。
未來尤為可期
世衛組織此次將流感疫情警戒等級提升至最高級,是繼1968年之後40多年來的首次。但這只是對疫情地域傳播情況的反映,正如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所説,“這並不意味著疫情嚴重程度提高,或者越來越多的人可能比現在病得更重,人們無需恐慌”。
我們應該看到,自世界衛生組織4月24日首次證實在墨西哥發現甲型H1N1流感疫情後,全球科學家們攜手攻關,一個多星期就完成了對該病毒的基因組測序,一個多月以後病毒毒株樣本就已被分配到各國,疫苗生産隨即開始啟動。福田敬二多次表示,“我們充滿信心,制藥公司可能在6月底、7月初産出疫苗”。如此快的反應速度,如此高的科研效率,哪怕就是在幾年前還是難以想像的。
進入21世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應對疾病挑戰方面,人類正逐漸向全面阻擊各類疾病的目標穩步邁進。例如,近年來人類基因組研究不斷獲得突破,從根本上發現各類疾病産生的機理、以期遏制並攻克它們;生物醫學技術突飛猛進,以靶向藥物為代表的新型藥物使有的放矢、個性化醫療逐漸成為現實;大型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全球化網絡建立,正逐漸將全人類都納入同一個越來越堅固的健康堡壘之中。人類在與各類疾病的鬥爭中,已顯現出集團化、系統化、精確化作戰的特點,勝利的天平越來越傾向於人類。
毋庸置疑,各種疾病依然將不斷侵襲人類,仍然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不同程度的威脅。然而,人類正憑藉著越來越發達的科學、越來越昌明的醫學,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戰勝疾病的奇跡。我們可以自信地説:疾病面前,人類正變得越來越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