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周瑋)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遺産日”。為展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搶救與保護的成果及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舞蹈的獨特魅力,6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舞蹈專場”在北京天橋劇場亮相。
本次演出涉及全國10個省區市的蒙古族、回族、藏族等13個少數民族,參加演出的共有236名民間藝人,他們大多來自基層,其中有13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年齡最大的78歲,年齡最小的11歲。
參演節目包括16個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舞蹈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其中,蒙古族長調民歌是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有著濃郁的草原風味;新疆維吾爾族舞蹈《刀郎麥西熱甫》保持著濃郁的塔裏木歌舞特色;來自汶川地震災區的羌族民間藝人,帶來了羌族民俗歌舞《爾瑪吉》,體現了羌族人民勇於戰勝地震災害的頑強意志和生生不息的精神;雲南省基諾族傳統舞蹈《基諾大鼓舞》則展現了人數較少的基諾民族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