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政協常委為大學生就業開藥方 為海外引智提建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8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改善經濟結構·改革教育體制·改變就業觀念
——政協常委為大學生就業難開“藥方”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崔靜、顧瑞珍、吳晶晶)“十年寒窗苦,一朝就業難。”隨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快速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驟然增大。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政協常委們紛紛為大學生就業難開“藥方”。

    “改善經濟結構是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

    統計顯示,2009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達到610萬,是2003年高校擴招後第一屆畢業生的2.87倍,而2007年和2008年的畢業生中還有250萬人沒有找到工作。與此同時,由於我國多年來實行的是以重化工産業、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的經濟發展方式,在製造業領域仍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

    “我國現有的産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與高校畢業生數量不匹配,不能適應激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主要因素。”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劉光復説。

    他指出,在我國的人力資源結構中,高校畢業生屬於高端人才,但目前我國高端産業發展嚴重不足,難以吸納較多高端人才。因此,很多地方出現了研究生擠佔本科生崗位、本科生擠佔專科生崗位,甚至大學生與農民工“搶飯碗”的現象。

    據了解,我國目前從事製造業的大學生比例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我國的製造業雖被稱為世界工廠,但由於製造業引進、承制居多,創新、發展不夠,中高段産業缺失,從而使得大學生難以在其中成規模、可持續地就業。

    第三産業一直被認為是吸收大學生勞動力最強的領域,但我國第三産業不夠發達,仍以傳統服務業為主,特別是像金融、法律、理財等這種中高檔崗位需求不夠,對高素質大學生吸納能力不足。文化創意、信息産業等可以提供大量高端就業崗位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比重太小,導致了對大學生的需求不足。

    “就業需求是一個派生性需求,與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有很大關係。因此,合理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端産業,積極發展製造業和中高端産業,努力提高新興第三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對高素質大學生的吸納能力,是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的根本。”劉光復指出。

    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吳正德也認為,金融危機爆發衝擊了我國的實體經濟,原有的産業結構使高校畢業生有限的就業崗位受到嚴重的擠壓。我國現在要做的是,花大力氣進行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在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同時,産業鏈要向研發和銷售等知識密集的各個環節延伸,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掌握核心技術的産業集群。

    “這樣的産業結構才可能既需要大量的藍領工人,又需要很多的高端專業人才,這才可能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他説。

    “解決結構性就業難,教育體制改革是關鍵”

    一方面是熱門專業“人才過剩”,一方面是“冷門”專業“人才短缺”。近年來,就業市場上的“怪”現場引發了全國政協常委們的思考與熱議。

    “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教育體制改革滯後的矛盾、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是制約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劉光復常委説,“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教育體制改革是關鍵。”

    他指出,專業設置隨社會需求的調整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常規的過程,目前僅靠教育部審批,對專業需求調研難免有限,學校的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培養模式往往跟不上市場變化的節奏,動態反映的滯後時間必然加長,再加上許多高校對專業的自我保護,這種不適應更加嚴重。從而出現了高校培養的專業技術人才與社會需求之間“産銷不對路”所致的結構性就業困難。

    對此,吳正德常委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應建立定期與國家産業發展規劃部門的溝通機制,了解我國産業發展和各類人才需求趨勢,召開年度全國性的産業規劃與高等教育發展研討會,發佈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預測,使高等教育主動對接國家産業規劃,比較科學地設置高校專業,調整不同專業方向的招生規模。

    針對前些年全國高校升級成風,大專升學院、學院升大學、大學爭合併的現象,吳正德認為,這種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做法,使得高校放鬆了內涵建設,不利於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要明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高校結構合理比例及不同高校的評估標準。”吳正德説,國家應規範綜合型、理工類、師範類、農醫類等不同學科人才培養的定位。各高校要結合自身歷史傳統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等客觀實際,繼承、創新、打造自己的特色專業,使其成為品牌。改變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辦學專業設置趨同、學生品質趨低的現象。

    全國政協常委、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馬志偉則認為,我國應改革中等和高等教育體制,以適應創業和就業需要。一是改革普通院校和職業教育的比例,學生在初高中教育畢業後,50%進入高等教育,50%進入職業教育。二是調整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的課程結構,增強實用性。

    “轉變就業觀念要全社會一起轉變”

    “重眼前、輕長遠,重城市、輕農村,重就業、輕創業……”受傳統觀念、社會輿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相當多的大學畢業生及家長還不能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對就業的要求,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樣的就業心態,這也成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的高校畢業生不願意去基層、不願意去偏遠地區,都想留在大中城市,千軍萬馬擠幾個就業崗位。”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黃格勝舉例説,在廣西,中學的美術教師缺少近萬名,但是很多高校的美術專業畢業生寧願在大城市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也不願意去基層當中學教師。

    與此同時,他指出,大學生期望值過高,期望能一步到位地得到一份高穩定、低風險、高保障的工作,缺乏奮鬥精神,這些舊觀念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必須轉變就業觀念,而且要全社會一起轉變。”黃格勝説,要樹立起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就業觀念,這種觀念就是一種在市場中、在社會裏不斷奮鬥、自我發展的觀念。國家在發展中調整經濟結構,社會在發展中完善就業機制,大學生以發展的眼光選擇就業方向,齊心協力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劉光復常委認為,高校應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擇業教育,轉變就業觀念,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和就業定位,避免好高騖遠與盲目性。幫助畢業生樹立到基層、到生産第一線建功立業的觀念,培養踏實肯幹的工作能力;培養畢業生敢於創業、不怕失敗的精神;另外還要培養畢業生的自主擇業的能力,提高信息處理、自我推薦等方面的能力。

    針對如何引導大學生創業的問題,吳正德常委認為,由於應屆高校畢業生是最缺乏社會經驗的成年人,創業成功率很低,政府不應該過早過多地把創業指標和創業基金分解在他們身上,而應該為有就業經歷、有社會經驗、又有創業願望的往屆畢業生提供系列的切實的創業服務,讓他們的創業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就業,而學校的創業經費和主要精力重在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和創業輔導。

    

他同時建議,我國應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一點登錄、全國信息共享的局面,徹底打破地區和高校互相封鎖畢業生就業信息的現狀。政府和學校特別要幫扶畢業生就業市場上的貧困生群體,要盡一切努力使他們人人都能及時就業,對於暫時未就業的貧困生要優先給予等同下崗失業人員的救濟。

政協常委建議:抓住機遇積極進行海外引智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吳晶晶、崔靜)全國政協常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季允石在此間舉行的政協十一屆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建議,面對金融危機,我國應抓住機遇,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智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季允石表示,經驗表明,危機本身具有人才重組配置的功能。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一些發達國家企業破産、裁員增多、科研經費緊縮,一大批人才包括高層次人才面臨失業危險,發展空間受到壓縮。這為引進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和更為便捷的途徑。

    “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推出一系列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得力舉措,已經初見成效。這有助於國外先進技術、關鍵設備、管理經驗等生産要素向我國的集中和轉移,也有助於海外人才和智力向境內的流動和集聚。”季允石説。

    他表示,引進國外智力要緊密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大力培養、吸引、用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要堅持“以我為主,按需引進,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方針,注重把握高端、急需取向,有重點地引進海外高層次、緊缺人才和先進智力。依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在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領域,吸引一批國際頂尖人才和優秀團隊來華從事技術或學術交流、諮詢培訓以及任職工作。圍繞經濟發展方式“三個轉變”和發展現代産業體系等目標,重點引進高新技術、金融、貿易、法律、管理等方面的海外高層次人才。

    季允石同時建議,要搶抓機遇引進海外高層次金融監管人才和先進經驗,為完善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提供智力支持,使金融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  

 
 
 相關鏈結
· 政協十一屆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 賈慶林出席
· 政協常委就農産品市場、社會保障、金融等提建議
· 賈慶林主持政協常委會第六次會議 李克強作報告
· 政協主席會議決定六月召開政協常委會第六次會議
· 賈慶林會見“第二屆京津冀晉蒙政協區域經濟發展論壇”代表
· 賈慶林:發揮人民政協優勢 為統籌區域發展出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