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工商銀行:調整收費的目的在於規範服務價格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劉詩平)中國工商銀行有關人士26日就該行調整部分個人中間業務收費標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工行此次收費標準調整的目的是對相關業務産品服務價格體系進行規範。

    記者了解到,工行沒有確定全行執行收費調整的統一時間,由各地分行視當地業務開展情況自行確定執行時間。

    工行日前發佈公告,調整23項個人金融業務的收費標準,涉及個人客戶的匯款、異地存取款、資信證明、綜合對賬單、外匯匯款等。

    工行表示,這次調整收費主要有4個特點:

    首先,調整是結構性的,有升有降有取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漲價。工行公告的23項收費項目中,調高了20項服務價格收費的上下限,調低了自助終端和網上銀行等3項收費標準。同時,在此23項收費項目之外,還調低了信用卡外幣兌換手續費和電子渠道服務收費等多個項目,取消了人民幣理財産品發行期限內撤銷、個人異地緊急特殊取款手續費等10項個人金融服務收費項目。

    針對異地存取款收費調高100%的説法,工行表示,只是對這兩個項目收費的上下限進行了調整,費率並未改變。以個人異地取款為例,如果個人在櫃面辦理異地取款金額在200元至5000元之間,則完全不受本次調整的影響;又比如,個人異地存款在400元至10000元之間,也完全不受本次調整的影響,實際上大部分的異地存取款金額都在這個區間內。

    其次,調整堅持“保本微利”的原則,調整後的服務價格處於同業平均水平。此次調整的20項業務的收費標準原來基本上是低於成本和同業的,即使按調整後的標準仍有部分業務的收費不能完全覆蓋成本。以ATM跨行取款為例,客戶每跨行取一筆款,工行按規定要向代理行和相關機構支付3.6元的費用,按調整前每筆2元的標準向客戶收取手續費,工行每辦理一筆這樣的業務就虧損1.6元。再比如,調整資信證明的收費主要是由於銀行辦理這項業務需要進行嚴格的調查和查詢,要經過較複雜的手續,銀行還要承擔相應的信用和信譽風險。

    第三,此次調整也是為了引導和鼓勵客戶更多地使用自助機具和電子銀行渠道,多辦理轉賬支付,減少跨行和異地大額取現。這不僅僅是出於降低銀行自身業務處理成本的考慮,也是為了減少大額現金使用。比如,工商銀行將異地存取現金最高手續費限額由50元調高至100元的同時,把通過自助設備轉賬、匯款項目由過去與櫃面匯款相同的收費標準,改為按櫃面收費標準的90%收取,並且如果客戶選擇通過網上銀行進行跨行或異地匯款的話,最高也只收取45元,如果是本行客戶之間同城網上匯款則完全免費。此外,還大幅度下調了5項個人電子銀行服務收費,取消了個人證書挂失費、記賬式國債開戶費、網上匯市信息服務費、網上證券信息服務費等4項個人電子銀行業務收費。

    第四,此次調整收費的項目主要涉及的是客戶選擇性的服務項目,基礎性服務項目收費價格未做調整,客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作出選擇。

    近年來,工商銀行致力於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創新,平均每年向公眾推出40多項金融産品,並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網點改造和服務能力的提升。目前工行ATM投放量已達3萬餘臺;電子銀行交易佔全部業務量的比重已達44.5%。

 
 
 相關鏈結
· 工商銀行在浙江省成立100家小企業專營服務機構
· 工商銀行客戶存款餘額超8.9萬億元 躍居全球第一
· 工商銀行:無不良記錄借款人將享受0.7倍優惠利率
· 工商銀行:未來三年確保小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15%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