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6月29日電(記者陳濟朋 蘇曉)在歷史長河中12年只是一瞬,但香港就是在回歸祖國後的12年間實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跨越。
這期間香港已逐漸從內地對外聯絡的重要窗口,演進成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對外貿易、投融資和資本市場發育運作,以及“走出去”的重要平臺。香港自身則在積極開拓內地市場,擴闊經濟腹地,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組織活動中找尋新的定位和轉型。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談及香港發展方向時表示,香港要匯聚人才,擴大市場,“背靠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面向亞洲,輻射全球”,謀求長遠發展。
背靠內地,聚焦珠三角
今年5月初,《內地與香港關於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六在香港簽署,使CEPA框架下內地市場對香港服務業的開放領域增至42個,包括旅遊、銀行、證券、會展、法律、運輸、創意産業等香港具優勢的産業;服務貿易開放和便利化措施增至250項,其中一部分在廣東先行先試,推動服務業深度合作。
回顧最近幾年簽署的CEPA及其補充協議,不難看出香港與內地經貿聯絡從貨物貿易和投資向服務貿易升級和深入的趨勢。起初兩三年最引人注目的措施莫過於港産貨物進入內地享受“零關稅”,最近幾年則是現代服務業領域貿易合作的迅速推進。
香港與廣東省、尤其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早已密不可分。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公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將粵港合作納入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升至戰略層面,香港在其中佔特殊地位;5月底獲國務院批准的《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則提出深港要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創新中心和國際文化創意中心。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內地改革開放30餘年快速發展,許多港商早期主要在珠三角設廠;如今香港經濟發展以服務業為主,而廣東近十多年也從簡單的加工貿易邁向重工業、高新技術和服務業多元化發展,粵港合作隨之從貿易投資擴展深化至服務業層面。
港商在內地的投資正隨著産業轉移而逐步向中西部更廣闊的區域推進,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最近密集赴港招商。香港已成為許多中部城市最大的外資來源地,如武漢去年底有港資企業2689家。
在內地經貿聯絡等後盾支持下,香港戰勝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等挑戰,鞏固了其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地位,人員往來的增加也支持了香港旅遊業。金融海嘯之下,越來越多的港商把目光轉向內地市場,並逐漸從一線城市擴展到杭州、武漢、瀋陽等二線城市。
面向亞洲,輻射全球
隨著與內地經貿聯絡日趨緊密,香港不但拓寬了自己的經濟腹地,且通過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進一步參與中國-東盟等更廣闊的區域合作。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香港服務業總産值佔香港本地生産總值的比重超過90%,700萬人口的本地市場已趨於飽和,如能把握機遇將市場拓展至3500萬人口的大珠三角地區,甚至是有4億多人口的泛珠三角地區,對香港未來30年的發展無疑非常重要。
特區政府為此通過了未來重點發展六大優勢産業的策略,這六大産業包括教育、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發展這些産業的措施均以開拓內地市場的區域發展為支撐。
曾蔭權6月初出席泛珠論壇時表示,泛珠合作是香港加強與內地各省份聯絡的重要平臺,並希望香港能在泛珠與東盟的對話中成為橋梁。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在去年底訪問廣西南寧及越南河內,推介香港作為橋梁的作用。
香港特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活躍的成員經濟體。類似的場面也出現在今年4月初,香港特區代表參與在倫敦舉行的G20金融峰會,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為金融穩定委員會的成員機構。
香港毗鄰內地的優勢有益於吸引近至亞太、遠至歐美的城市前來招商推廣,也有利於匯聚人才。同時,香港還在努力開拓俄羅斯、東盟、中東、印度等新興市場。非但港商走得更遠,內地企業也通過到香港參展或貿發局構建的全球商貿網絡受益匪淺,一些港商則通過內地的平臺走向非洲。
構築融資平臺,對接內地與全球
作為融資平臺,香港對內地經濟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自1993年內地企業首次在港上市,至今內地在港上市企業已超過470家,在港累計集資超過2萬億港元。內地在港上市企業總市值去年底則超過6萬億港元,佔港交所上市企業總市值的60%,日均成交額佔大市成交比例增至71%。目前恒生指數42只成份股中,內地企業佔18家,權重約佔一半。港股走向已逐漸由主要跟隨美歐市場變成內地與美歐並重,中移動、中石油及有“六行三保”之稱的內地金融類股早已是市場焦點。
內地一些大型企業在港上市,包括工商銀行等刷新集資額紀錄的首次公開招股,被公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鞏固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內地企業在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的同時,也促使其改善管理機制、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逐漸融入國際業界,實現了“走出去”。
香港金融業與內地的合作也在穩步推進,CEPA及其多個補充協議已將金融開放深入到銀行業核心業務及證券業等領域。
香港市場的人民幣業務蓬勃發展,並將成為境外第一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地區,不少銀行已開始投入資源開展尚難盈利的人民幣業務,謀求未來先發優勢。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認為,香港金融業進軍內地市場可以找到更大發展空間,有利於應對金融海嘯衝擊,也可協助提升內地金融業水平,令內地金融國際化之路更加穩健。
香港還努力將其作為融資平臺的作用推廣至亞太區內乃至更廣闊的市場,越南、東盟、俄羅斯、蒙古等地企業已開始在港上市或對此表露興趣。港交所的2007-2009年規劃中,策略目標是專注香港、內地以至亞洲其他地區的證券及衍生産品市場。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香港的重點是便利內地投資者和集資者與外國集資者和投資者在港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