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4日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廣西已于4日11時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提升為Ⅱ級

    新華社南寧7月4日電(記者 王軍偉)為應對仍在持續的暴雨襲擊,4日11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以確保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開展。

    受西南季風和長江流域梅雨鋒雨帶南移的共同影響,從7月1日起,廣西北部、中部出現了強降雨過程,桂江、融江、柳江出現了超警戒水位洪水,局部地區發生較為嚴重的洪澇災情。3日17時,廣西防汛部門緊急啟動了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據氣象部門介紹,4日,河池、賀州、來賓、梧州、玉林、貴港、南寧、欽州、防城港、北海等市及桂林、柳州兩市南部陰天有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並伴有雷電、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廣西防汛形勢嚴峻。

廣西啟動Ⅲ級救災應急響應 向羅城撥70萬元搶險救災

    新華社南寧7月4日電(記者 張周來)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一處水庫7月3日晚出現險情,縣城等地遭受嚴重洪災,廣西民政部門4日上午向羅城縣緊急調撥70萬元救災應急資金、1000頂蚊帳和1000條毛巾被。國家民政部工作組已緊急趕赴災區指導抗災救災。

    7月3日晚,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卡馬水庫一度出現重大險情,據初步統計,截止到7月4日2時,卡馬水庫下游15000多人被安全轉移。與此同時,受連續暴雨影響,羅城縣城等地出現洪水、內澇,全縣10多萬人受災,數百間房屋倒塌。

    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7月4日4時,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冒雨趕到羅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聽取搶險救災工作進展情況,並與專家組共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搶險工作,提出要全力以赴確保下游群眾安全,確保搶險人員安全,全力保障大壩安全。

    鋻於災情繼續發展,繼7月4日1時對柳州、桂林、百色、河池、來賓這5個受災地級市啟動自治區自然災害救助Ⅳ級響應後,7月4日11時40分,廣西決定將救災應急響應提升到Ⅲ級。

    廣西壯族自治區抗災救災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朱永告訴記者,針對廣西出現的暴雨洪澇災害,國家民政部也已對應廣西啟動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Ⅳ級響應,民政部派出的工作組4日下午已抵達廣西並直接趕赴羅城指導抗災救災。

西江幹流將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國家防總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姚潤豐)針對當前我國南方特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嚴峻的汛情,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4日將6月30日啟動的防汛Ⅳ級響應提升至防汛Ⅲ級響應,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率隊已于3日夜趕赴出險的卡馬水庫指導搶險工作,國家防總再次派出兩個工作組緊急趕赴廣西協助地方抗洪搶險救災。

    記者4日從國家防總獲悉,6月29日以來,廣西中北部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受強降雨影響,廣西西江主要支流柳江、桂江干支流水位暴漲,相繼發生大洪水。其中,柳江幹流融水站發生1971年建站以來第三位大洪水,柳江支流東小江、小環江等發生超歷史實測大洪水;桂江桂林站發生超過5年一遇的中等量級的洪水。

    據預測,7月5日淩晨,柳江幹流柳州站洪峰水位將超過警戒水位7米左右,洪水重現期超過20年一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的第三位大洪水。柳江、桂江洪水匯入西江幹流後,西江梧州站將發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超警幅度3至4米。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要求,加強水雨情和汛情的測報、預報,強化巡提查險和搶護,及時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確保重要防洪工程的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國家防總于7月3日和4日兩次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嚴密監視雨水情、汛情和災情,強化防汛值守,科學調度各類防洪工程,加強水庫、堤防的巡查與搶護,提前做好受威脅區域群眾的安全轉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同時,要求進一步強化在建水庫和正在實施除險加固施工水庫的安全度汛工作。

    據悉,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4日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提高至Ⅱ級,緊急轉移危險地區的群眾2萬多人,組織數萬人上堤巡查和防守。目前,西江干支流沿線除融水、融安兩個縣城等無堤防擋水的局部低窪地進水受淹外,堤防工程尚未發生重大險情,各項抗洪搶險和救災工作正在有序有力進行。

廣西羅城縣卡馬水庫發生嚴重險情
下游受影響區域的群眾已全部轉移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姚潤豐)記者4日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獲悉,受連日來強降雨影響,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縣卡馬水庫發生嚴重險情。目前,上千名武警水電部隊官兵和地方搶險隊伍正在現場搶險,水庫下游受威脅地區的15011名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居住在臨時搭建的1000多頂帳篷中,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轉移群眾情緒穩定。

    據國家防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志彤介紹,廣西河池羅城縣卡馬水庫為小(一)型病險水庫,存在大壩和溢洪道滲漏、輸水涵管混凝土老化等病險。為了消除安全隱患,當地政府于2008年9月開始組織除險加固施工。在施工過程中,6月24日水庫發生漏水險情,當地防汛指揮部及時採取措施放空水庫蓄水。

    但7月2日以來,庫區持續強降雨,水庫水位急劇上漲,先前出險的放空洞出口嚴重淘刷,回水沖刷壩腳,導致下游壩坡局部坍塌,險情嚴重惡化。

    針對卡馬水庫搶險救災工作,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指揮部要分析確定潰壩洪水影響範圍,及時轉移受威脅的群眾,落實通信預警措施,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切實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落實到位。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已于7月3日晚緊急趕赴現場,與先期到達現場的國家防總專家組會合,加強對卡馬水庫搶險工作的指導。

    據悉,卡馬水庫流域面積52.3平方公里,總庫容930萬立方米,大壩為混凝土斜墻幹砌石重力壩。水庫下游影響4個村、39個自然屯1.05萬人,耕地530公頃。7月4日,庫區仍有降雨,現場搶險指揮部決定,將採取降低溢洪道高程等措施,加大下泄流量,儘快降低水庫水位,減少水庫蓄水,及早解除水庫險情。

廣東出現局部強降水 未來幾日降水仍會持續

    新華社廣州7月4日電(記者 吳濤 陳先鋒)4日,粵西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市縣局地出現了強降水,最高降雨量達250多毫米。多個縣市先後發佈了暴雨預警信號。預計未來幾日,降水仍會持續。

    受西南季風和副熱帶高壓邊緣不穩定影響,4日,粵西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市縣局地出現了強降水,陽春、開平兩市出現了大暴雨,兩市氣象臺錄到雨量超過100毫米,信宜、恩平氣象臺錄到暴雨。

    根據廣東全省自動氣象站網的監測,此次強降水具有明顯的局地性。廣東恩平北部的錦江、良西水庫和朗底鎮、陽東的大八錄到超過250毫米雨量的局部特大暴雨。珠江三角洲和粵東沿海也有個別自動站錄到暴雨。粵西沿海多個市縣先後發佈了暴雨預警信號。

    廣州市大部分地方4日出現了雷雨,局部大雨到暴雨,其中增城的小樓鎮和石灘鎮出現了暴雨,錄得雨量超過50毫米;五山觀象臺錄到雨量45.9毫米。廣州氣象臺于15時07分發佈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預計,廣東5~6日仍處於副熱帶高壓邊緣並受西南季風影響,西部和珠江三角洲天氣不穩定,局地仍有強降水。

專家提醒:請注意防禦局地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特別要注意防禦局地城鄉積澇、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

廣西融水縣城遭遇10年來最高水位縣城大部分被淹

    新華社廣西融水7月4日電(記者 閆祥嶺)記者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7月4日淩晨5時左右,融江融水站出現113.30米高水位,超過警戒水位6.70米,為10年來最高水位。

    7月1日至4日,融水縣普降大到暴雨,加上融江上遊的三江縣、融安縣以及貴州省從江縣同時普降大到暴雨,使融水縣內河流水位迅速上漲,7月2日14時縣城水位達到警戒水位106.6米,4日淩晨5時水位達到113.30米,為10年來最高水位。

    融水全縣20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受災,縣城受災最為嚴重。縣城城南區、城中區大部分被淹,城北區部分區域被淹,縣城內主要街道交通中斷,大部分店面被浸泡,城區居民多以竹筏、木船代步出行。全縣受災人口1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萬人,城鎮人口5萬人,因災損壞房屋1100戶4950間,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

    災情發生後,融水縣于7月2日啟動防洪救災各種預案,目前抗洪救災工作仍在全面進行中。

福建連續暴雨洪水致5人死亡18萬多人受災

    新華社福州7月4日電(記者 胡蘇)從福建省防汛辦獲悉,7月1日至3日福建省中部、北部地區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造成全省18萬多人受災,5人死亡,2人失蹤,轉移人口2.22萬人。

    據福建省防汛辦4日17時30分發佈的統計,福建省三明、泉州、南平、龍岩等4個設區市共有19個縣18.64萬人受災,倒塌房屋42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2.69千公頃,停産工礦企業64個,損壞堤防22.56千米,堤防決口4.03千米,損壞水閘、機電泵站、水電站、水文測站60座,沖毀塘壩94座。

    受連續降水影響,福建部分江河發生超警戒水位。閩江支流沙溪、尤溪、富屯溪、梅溪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閩江支流大樟溪及九龍江北溪、汀江上遊部分站點也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暴雨洪水給三明、泉州、南平、龍岩等市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據7月3日8時至4日6時統計,福建全省降雨量在25—49毫米的有12個縣(市、區),降雨量在50—99毫米的有20個縣(市、區),大田、德化2個縣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目前降雨已明顯減弱,持續性暴雨過程將結束。

    福建省氣象局已連續發佈暴雨警報,升級暴雨黃色預警信號,並向公眾發送預警短信100多萬人次。目前氣象部門正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提醒各級政府部門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廣西融安12萬人遭受洪災42座水庫未遇險情

    新華社南寧7月4日電(記者 閆祥嶺)記者從廣西融安縣縣委、縣政府了解到,連日來的降雨已造成融安縣12萬人受災,全縣42座各類中小型水庫未遇險情。

    融安縣于7月3日19時啟動三級防洪預案,全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9000人。目前,因災造成飲水困難人口6765人,受淹民房1800戶7200間,倒塌民房61戶122間。全縣有225臺變壓器停運,15000戶居民停電。

    針對轄區內42座各類中小型水庫可能出現的險情,融安縣水利局于3日上午派出水利專業技術骨幹到重點水庫指導防汛工作,將部分水庫和電站的閘門打開泄洪,全縣所有水庫都安排專人值班。到記者發稿時,融江水位逐漸回落,融安縣42座水庫無一遭遇險情。

廣西洪澇災情加重 受災人口達145萬餘人

    新華社南寧7月4日電(記者 張周來 王軍偉)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獲悉,4日,廣西多個地區強降雨持續擴展,洪澇災情進一步加劇。截至7月4日10時50分統計,廣西受災地區已達5市28縣(市、區),受災人口145.06萬人。

    據廣西民政部門介紹,截至7月4日10時50分統計,廣西緊急轉移安置14.41萬人,飲水困難6.8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8.19千公頃,其中成災26.43千公頃,絕收4.6千公頃;毀壞耕地0.25千公頃;因災倒房5096間,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623戶4501間,損壞房屋21033間。

    鋻於災情繼續發展,繼7月4日1時自治區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柳州、桂林、百色、河池、來賓這5個受災地級市啟動自治區自然災害救助Ⅳ級響應後,7月4日11時40分,自治區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將救災應急響應提升到Ⅲ級,國家民政部也已對應廣西啟動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Ⅳ級響應。

廣西上下全力以赴抗洪搶險

    新華社南寧7月4日電(記者 王軍偉 張愛林 閆祥嶺)連日來,廣西多個地方遭受暴雨襲擊。災情發生後,廣西上下全力以赴抵禦暴雨肆虐,各級領導幹部奔赴搶險救災第一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受強降雨影響,7月2日羅城縣卡馬水庫水位急劇上漲,水庫大壩放空導流洞出口右側邊墻部分被沖毀,7月3日晚大壩出現嚴重險情。險情發生後,正在國外訪問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作出批示,要求廣西各級領導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救援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確保抗洪搶險人員安全,確保大江、大河、防洪設施和水庫安全度汛。

    7月3日晚,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冒雨連夜趕赴河池市羅城縣,指揮卡馬水庫搶險工作。4日早,馬飚乘衝鋒舟涉水前往水庫現場察看險情,並在水庫大壩邊召開會議,研究排險、搶險工作方案。目前,卡馬水庫下游的羅城縣和宜州市民眾共4642戶15011人已被安全轉移,大壩險情暫時出現緩解。

    暴雨致使廣西多條河流超警戒水位。3日17時桂江桂林站出現147.55米左右的洪峰,超警戒水位約1.85米,洪水頻率5年一遇;4日5時融江融水站出現了約10年一遇的洪峰;漓江水位也在暴雨襲擊下持續上漲,從3日開始,漓江全線封航。防汛專家預計,4日23時柳江柳州站將出現89.5米的洪峰,洪水達20年一遇。

    據自治區民政廳介紹,截至4日10時50分,暴雨已致使廣西5市28縣(市、區)145.06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4.41萬人,飲水困難6.8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8.19千公頃;因災倒房5096間,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623戶4501間,損壞房屋21033間。

    為應對嚴峻的抗洪形勢,3日17時,廣西防汛部門緊急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同日18時,廣西氣象部門緊急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預警Ⅱ級應急響應,這是今年汛期以來廣西氣象部門啟動的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4日11時55分,廣西防汛部門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4日11時40分,自治區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將救災應急響應提升到Ⅲ級,並向災情嚴重的羅城縣緊急調撥70萬元救災應急資金、1000床蚊帳和1000床毛巾被。

    柳州市融安縣是受災嚴重的縣之一,3日19時融安縣啟動了三級防洪預案,全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9000多人。針對轄區內42座各類水庫可能出現的險情,融安縣水利專業技術骨幹到重點水庫指導防汛工作,將部分水庫和電站的閘門打開泄洪,全縣所有水庫都安排專人值班,目前融江水位逐漸回落,融安縣42座水庫無一險情。

 
 
 相關鏈結
· 國家防總日前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應對洪澇災害
· 湖南:三級防汛應急響應解除 正值主汛期仍需警惕
· 廣西緊急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應對洪澇災情
· 上海啟動防汛防颱風三級應急響應應對“森拉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