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 崔靜)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日前在對中央擴大內需新增投資項目中有關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項目在西部地區的落實情況展開專題調研後指出,西部教育衛生民生工程總體進展順利,但尚存在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等問題,亟待改進落實。
6月29日至7月7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宋法棠帶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龐麗娟、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馬力等參加的專題調研組奔赴青海、甘肅兩省,就中央擴大內需新增投資項目中有關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項目在西部地區的落實情況展開專題調研。
調研組採取聽取彙報、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深入基層了解實際情況,相繼考察了青海、甘肅兩省初中工程、中等職業教育工程、特教工程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的項目實施情況,以及資金到位、管理使用、投資效果等。
經過細緻而深入的調研,宋法棠指出,總體來看,中央新增投資在西部地區到位比較及時,項目進展順利,地方領導對落實中央新增投資項目重視,建立了一套管理機制,建設責任明晰,招投標比較規範。
“從目前來看,各地教育衛生民生工程基本能夠按時完成建設任務,這對於拉動固定資産投資,擴大內需,促進西部教育衛生條件的改善將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宋法棠説。
但他同時指出,調研組也發現西部地區在落實教育衛生民生工程中仍存在地方配套資金不落實、不到位,學校、醫院的項目建設不配套,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部門之間配合協調不夠等問題。
龐麗娟認為,西部地區在落實中央新增投資中的地方配套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西部地區的財力較為薄弱,地方財政困難。為此,她提出,今後中央在安排新增投資時,不僅要對東、中、西部予以分別考慮,在西部地區也要區分不同的區域,根據地區不同的財力狀況,確定地方配套資金的比例,特別是對西部地區較為貧困的省份,應進一步降低地方配套資金的比例,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併發揮應有的效益。
馬力提出,西部地區教育衛生事業技術人才缺乏、技術水平低的問題仍較為突出,但中央新增投資目前在這些領域的投入絕大部分以硬體設施建設為主,軟體投入遠遠不夠,在今後的投資中應予著重考慮。
在調研中,調研組成員還發現,目前各地實施的中央新增投資中有關教育、衛生的民生工程項目基本是教學樓、門診樓等主體建築,學生食堂、澡堂、教師週轉房、醫生值班用房等必備的輔助設施卻大多難以配套,這一問題在偏遠鄉鎮尤為突出。為此,他們提出,今後中央新增投資中應對配套設施建設予以統籌考慮,推進學校、醫院的標準化建設。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於今年5月26日啟動的“部分政府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專題調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還分別組織了兩支專題調研組,分赴雲南、貴州與山東、重慶等地實地調研,全面了解中央新增投資中有關教育、衛生等方面民生工程在全國各地的落實情況。
調研組將根據調研中了解到的情況如實撰寫報告,並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重要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部分政府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專題調研”報告形成後,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報告時,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將到會聽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