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黃河9次調水調沙使河口成為野生鳥類"國際機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記者張旭東)黃河第九次調水調沙下泄水流日前在山東全部入海,記者從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調水調沙使黃河河口生態系統得到恢復和改善,成為野生鳥類“國際機場”。

    黃河水利委員會防汛辦公室主任王震宇説,通過向黃河三角洲濕地人工和漫溢補水,濕地水面面積增加。現在該區明水面積達到60%,其中一處面積較大的水域已形成湖區,有多達10萬隻的野鴨棲息,為丹頂鶴、白鸛、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等許多水禽提供了理想棲息地,黃河三角洲地區因此被稱為鳥類“國際機場”。

    據王震宇介紹,1990年,保護區有鳥類187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5種,數量200萬隻。目前記錄有鳥類29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0種、二級49種,數量600萬隻。珍稀瀕危鳥類保護成效顯著,東方白鸛達到350只,丹頂鶴380只,黑嘴鷗1500只,分別佔到全球總數的11.7%,15.2%和18.8%。

    黃河是中國第二條大河,以其佔全國2%的水資源,承擔著全國15%的耕地、12%的人口的供水任務。隨著沿黃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黃河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僅嚴重制約了沿黃城鄉居民生活及工農業生産,而且使河流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河口地區一度濕地面積萎縮,土壤鹽漬化加重,植被面積減少,魚類減少40%,鳥類減少30%。

    從1999年開始,黃河水利委員會對黃河水量實行統一調度,至今共進行了9次調水調沙,並從去年開始對河口三角洲地區實施人工補水,使日益惡化的生態系統得到明顯恢復和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來此棲息。

    據監測,河口地區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量明顯提高。目前,15萬畝恢復區表層土壤屬中度鹽化土,20厘米至70厘米深層土壤屬輕度鹽化土,地表基本已經沒有明顯鹼斑。調水調沙和生態補水還有效地抑制了黃河口新生淡水濕地向鹽鹼地、光板地方向的逆向演替,現在已經形成了以蘆葦為絕對優勢種的水生植物群落,植被質量也有明顯好轉。

 
 
 相關鏈結
· 黃河調水調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 黃河第九次調水調沙結束 合計入海沙量5.75億噸
· 拆除黃河浮橋 保障調水調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